


摘要:近年來,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在我國蓬勃興起,擴寬了融資渠道,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供應鏈上下游企業資金短缺的難題。但立足于互聯網的供應鏈金融相比傳統融資模式存在諸多風險,本文以京東金融產品——京保貝為例,分析其主要融資方式,并指出存在的風險,最后提出相應的建議來改善京東供應鏈金融存在的風險。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融資風險;互聯網金融
一、我國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發展現狀
傳統供應鏈金融中,某家企業因業務關系連接著整個供應鏈的上下游,充當了核心企業,金融機構以該企業為核心,采用質押等方式對上下游企業進行融資。但是這種融資方式對核心企業依賴性較高,信貸服務覆蓋范圍較窄,忽視了數量較多亟須資金的中小微企業客戶。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相關法律的出臺以及硬件設施的完善,互聯網供應鏈金融蓬勃興起。
2018年,全國網上零售額為90065億元,比2017年增長23.9%。其中,實務商品網上零售額70198億元,增長25.4%,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8.4%,在質量和服務上更有優勢的B2C模式市場份額達到62.8%,較上年提升4.4個百分點。2018年上半年我國B2C網絡零售市場(包括開放平臺式與自營銷售式,不含品牌電商),天貓依然穩居首位,在市場份額占比為55%,同比增長5%;緊隨其后,京東占25.2%的市場份額,較2017年同期提高了0.8%;而作為“電商黑馬”的拼多多迅速搶占了5.7%的市場份額,排名位居第三;排名第四至八位的電商平臺分別為蘇寧易購(4.5%)、唯品會(4.3%)、國美(DOME)(1.2%)、亞馬遜中國(0.6%)、當當(0.5%)。
以阿里巴巴為首的電商平臺迅速發展,資源和需求逐漸從線下轉移到線上。蓬勃發展的背后,也面臨著矛盾和沖突。在電商平臺中,中小網商企業居多,且以貿易商為主。這些網商經營年限短、沒有固定資產抵押、經營波動性大,相比傳統的中小企業,在傳統融資方式上更不占優勢。一旦中小網商面臨周轉困難、缺乏貨款等問題時,更難取得融資支持。于是,2007年阿里巴巴聯合中國銀行推出“易融通”,開啟了互聯網供應鏈融資的先河,并于三年后,在杭州成立了中國電子商務領域的第一家小額貸款公司——阿里巴巴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金融提供了兩類產品:一是合營貸款,與銀行合作,用銀行資金進行貸款;二是獨立貸款,用自有資金開展融資業務,例如淘寶小貸和阿里小貸。京東商城于2012年正式開始涉足金融業務,最初采用與銀行合作的方式開展供應鏈融資,全年累計融資15億元,并從多家銀行獲得50億元的授信業務。2013年,京東商城取得小額貸款牌照后,放棄與銀行合作開始獨立開展供應鏈金融,并在2013~2019年推出了“京保貝”“易貸”“動產融資”“京東快銀”“京小貸”“企業金采”6種融資產品,通過信用貸款、存貨質押等方式,為供應商提供貸款。
目前,我國開展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不僅僅是B2C類電商模式,一些行業資訊門戶網站通過提供特定行業的信息或者供應商、交易商信息,吸引了一大批同產業鏈內的公司進場。在“互聯網+”時代,物流公司憑借在行業常年來上下游的深厚關系,也涉足供應鏈金融業務中。而傳統龍頭企業在中國經濟轉型及企業互聯網化沖擊下,也開始了升級轉型。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利用觸角廣、分支機構眾多、金融人才聚集等優勢,正在積極構建自有數據平臺,在留住原有客戶的同時,使客戶數據立體化,以期分析客戶的行為數據。
二、互聯網供應鏈金融融資風險分析——以京保貝為例
(一)京東金融融資流程分析
京東擁有供應商在其平臺上采購、銷售等大量的財務數據以及之前與銀行合作開展應收賬款融資的數據,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對數據池內數據進行整合分析,這樣就建成了平臺最初的授信和風控系統。京東根據數據將供貨商分為5個等級,對前3個等級開展融資服務?!熬┍X悺痹试S與京東合作超過3個月的供應商申請額度不等的貸款。京保貝融資分為信用融資、應收賬款融資和訂單融資三種。
1.信用貸款
京東作為電商企業,通過多年來的運營,已經積累了大量的供應商的采購、財務、銷售等數據,經過分析處理后系統會自動生成貸款額度、貸款審批、風險控制、放款均是在線完成,僅需要3分鐘。
2.應收賬款融資
供應商同下游企業供貨時,一般會存在著賬期,過去缺乏資金時,只能選擇從銀行貸款。而京東的供貨商向京東提供較多的貨物,尤其是重要節假日,如果出現周轉不開,可以將貨物放人京東指定的倉庫后,由此產生的應收賬款就可以向“京保貝”提出融資申請,京東金融根據應收賬款額、貨物價值,提供一定比例的貸款給供應商。
3.訂單融資
當京東的供應商產生了大額訂單時,也可以使用訂單作為質押品進行融資。供應商在線申請“京保貝”后,京東金融通過京東傳輸的訂單數據,根據供應商的信用狀況,按一定比例發放貸款。當采購方將貨款支付給京東后,京東扣除本息和后,將剩余部分轉回給供應商。
(二)京東金融融資面臨的風險分析
1.信用風險
京東金融對供應商銷售額、回款速度等進行大數據分析,決定是否提供授信,方便快捷,但是京東金融作為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中重要環節,服務的客戶范圍比較廣,位置比較分散,而且授信通常是網上授信,不需要進行實地考察,而且審批過程自動化,審核速度快,所以容易產生信息不對稱,進而導致信用風險。例如京東金融融資產品——“京保貝”,可以通過平臺上的財務、銷售額等數據進行放貸審核,一般三分鐘到賬,如果供應商弄虛作假或將貸款資金挪作他用而非貿易領域,這在審核過程中很難發現。需要進行授信的多數是一些中小型供應商,本身管理水平較低,容易出現資金鏈斷裂,導致還款能力下降,極有可能出現違約現象。
2.操作風險
互聯網業務具有虛擬性,而且存在著很多監管的灰色地帶。京東金融對于申請供應鏈金融的供應商提供的應收賬款合同、存貨單、銷售額等文件、數據缺乏有效的驗證,一旦非法供應商弄虛作假,會對供應鏈金融上的所有參與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2019年,諾亞財富旗下的歌斐資產管理的一只私募基金出現問題,該基金融資方承興國際控股實際控制人涉嫌金融詐騙。該基金所依托的底層資產是基于承興國際與某家公司之間的應收賬款形成的供應鏈融資,承興國際為融資方,京東是底層債權還款人。然后承興國際提供的應收賬款相關業務合同屬于偽造。真實貿易背景是供應鏈金融的關鍵要素,只有通過掌握了商流、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四流合一才能確保交易的真實性,這對京東金融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3.環境風險
京東金融中以自有資金進行授信的融資服務采用的是信用評分型,通過網絡平臺進行信息處理是融資數據挖掘和模型參數設置的重要一環。首先,京東金融技術人員會定期通過測試與內測進行參數調整,保證違約率在可控范圍內。但是市場有可能瞬息萬變,例如金融危機、自然災害、國家法律政策變化,如果來不及進行調整,就會導致違約風險集中爆發。其次,如果京東金融融資平臺遭到黑客攻擊、出現故障、甚至癱瘓,最終給京東金融融資平臺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最后,同行競爭的激烈程度勢必也成為影響京東金融發展的重要因素,例如規模較大的阿里巴巴金融、敦煌網、螞蟻金融等都有各自獨特的優勢,也壟斷了一定的市場和客戶。
4.流動性風險
作為互聯網供應鏈金融運行的基礎,電商企業依靠自有資金、銀行合作、投資者資金以及申請銀行牌照吸收存款來為整個生態圈提供融資支持。早期京東商城與中國銀行合作開展“應收賬款融資計劃”,為供應商提供融資支持。2013年京東獨立開展供應鏈融資業務,相繼推出“京保貝”“京小貸”“動產融資”等融資產品。其中“京保貝”融資完全來自京東自有資金,單次融資額度較大,最高可達上千萬,如果融資對象眾多、融資頻率高,將需要大量的資金。根據我國相關政策規定,對小貸公司從銀行融入資金的余額,不能超過資本凈額的50%,除了浙江、重慶等少部分地區政策有松動外,大部分地區都執行此類標準。即使是京東金融這樣的大公司,也同樣面臨著資金不足的困擾。
三、加快我國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發展及風險防范的建議
(一)完善立法工作
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在我國發展的時間并不長,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出臺落后于其發展現狀。我國現已出臺了眾籌融資法規、互聯網銀行法規、互聯網保險法規等專門監管法規,但是遠遠不夠。針對電商平臺開展供應鏈金融,應確定監管主體,進一步對電商企業進行監管,同時出臺細則規范電商金融企業行為,例如:不準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不得使用客戶資金發放貸款;定期披露電商金融企業不良貸款比例;計提準備金等。對不同規模的電商企業實行差別化管理,逐步完善電商金融相關法律。
(二)建立完善的信用體系
京東客戶中很大部分是中小企業,因其自身客觀問題,就不能保證進入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企業具有較好的企業資質,提供的質押商品符合要求,能夠按時還款等。電商金融企業應嚴格審核供應商資信,建立基于供應商財務狀況、經營狀況、還貸能力、不良信用記錄等信息的全方位、多維度的信用評價體系,實行有進有出的淘汰機制,同時將現有的信用體系納入中央銀行征信平臺,實現監管機構、金融機構、電商金融企業信息共享與互換。
(三)加強各類技術的應用
互聯網供應鏈金融正是依托強大的數據收集、處理、挖掘,并能提供信息安全技術,所以才能在傳統金融中脫穎而出,得到市場認可和極大的發展。因此,不斷提高平臺技術和能力才是提供安全、高效供應鏈金融服務的關鍵。首先,加大硬件設施的投入,優化融資服務平臺的數據存取速度。其次,引進高技術人才,加大數據挖掘的準確性。電商金融企業通常都擁有海量的數據,關鍵在于數據的利用上,因此人才保障是基礎。最后.加強數據安全。電商金融企業數據的安全決定著融資的安全。一方面,要保證獲取企業的各項數據準確性,防止虛假數據導致授信的高風險;另一方面,電商金融企業要防止惡意網絡攻擊、網絡故障,造成系統癱瘓和損失。
(四)拓寬電商金融企業的融資渠道
通過對電商金融企業發展歷史和融資產品,可以看到電商金融企業除了和銀行合作,更多的是依靠自有資金。資金缺乏制約著電商金融企業的做大做強,因此,電商金融企業應加大同銀行的合作,鼓勵銀行資本進入電商金融平臺,實現信息共享、風險共擔。此外,鼓勵電商金融企業將貸款進行資產證券化,彌補資金短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李榮等.電商供應鏈網絡融資風險研究——基于阿里金融與京東金融的對比分析[J].金融論壇,2018(1);30-34.
[2]曹尚.互聯網金融帶來傳統金融的挑戰和機遇[J].中國集體經濟,2017(4).
[3]周海燕,張淵博等.論阿里小貨及其風險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5(22):51-53.
[4]林風.線上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評估研究[D].廣州:暨南大學,2016.
[5]段文華.電商平臺下基于核心企業的供應鏈融資研究[D].吉林財經大學,2016.
[6]何瑛,陳洋.京東供應鏈融資模式及影響因素分析[J]-P4務與會計,2016(17),20-22
[7]花倩.電商供應鏈金融運作模式的案例分析——以京東為例[J].經營管理者,2017(19).
作者簡介:
汪星星,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湖北武漢。
校級項目: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2019年院級科學研究項目《我國互聯網供應鏈金融融資風險及其防范研究》。項目編號:2019K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