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如元
摘 要: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方法有限,課堂教學氛圍枯燥,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無法從根本上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本文通過論述注意力對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的高效教學作用,探究教學課堂上能夠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方法。本文筆者從新課導入、利用直觀教具、調控課堂節奏、保持積極情感、創新語言風格把握提問時機、遵循認知規律等方面詳細論述了小學數學課堂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方法,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保持學生注意力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注意力;吸引學生注意力
注意是指個體心理活動在一定時間內有選擇地指向并集中于某一特定對象的心理現象。課堂教學是整個教育教學這一系列工程中最重要的“部件”,課堂又是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的陣地,是一種目的性和意識性都很強的教育活動。上課時學生專心地聽著教師講課,仔細地觀察教師手里的教具,聚精會神地思考著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的注意力就會高度集中和指向教師的教學內容,對教學內容留下深刻而清楚的印象。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做到這一點,有的學生人是坐在教室里,但卻是“身在曹營心在漢”。40分鐘過后,這部分學生對教師的講授內容基本不會留下什么印象。那么,教師在課堂上怎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呢?
一、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提高學生數學課堂注意力的關鍵
興趣是在需要的基礎上而產生的,通過人的實踐活動形成和發展的。當一個人有某種需要時,才能對相關事物引起注意,并產生興趣。心理學認為:學習興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興趣是指一個人趨向于認識,掌握某種事物,力求參與某項活動,并帶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學生對數學學科興趣的強弱決定了學生數學課堂上注意力的集中程度。
二、直觀演示、集中注意
有些知識能運用直觀教具的盡量采用直觀演示,并且多讓學生親手摸摸、做做,讓學生親身感受。因為學生最大的特點是好奇心強、好動,直觀操作能給學生吸引力,這樣各種抽象的數學知識也就自然易學能懂,使之印象深刻。如,教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時,筆者組織學生拿出小棒動手操作,先拿出28根小棒放在左邊,再拿6根放在右邊,問學生共有幾根小棒?學生回答34根,然后問你是怎樣得到34根的?學生有的說是數出來的;有的說從6根里拿出2根和8根放在一起,左邊是30根,30加4得34根;有的說先把8根和6根合起來是14根,20根加14根得34根。教師然后歸納出: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先算幾加幾得十幾,再算幾十加十幾得幾十幾。通過直觀操作,學生印象深刻,“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自然而然顯現在學生頭腦當中,學生也就更加注意課堂了。
三、保持積極情感,喚起學生注意力
巴甫洛夫的實驗證明了情感對大腦皮層有效工作的巨大作用:積極的情感增進它的作用;消極的情感則阻礙、壓抑它的工作。高爾基曾經說過:“誰最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边@就告訴作為教師的我們必須熱愛學生,必須與學生有情感的溝通。教師與學生之間想要有深入而親切的交流,就必須以互相尊重為前提,因為只有教師尊重學生,才能贏得學生對自己的尊重和信任。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親近學生,“蹲”下來與學生交流溝通、拉拉家常,和學生做互動游戲,征詢學生的意見,尊重學生的情感、看法、自尊心等。
在課堂上,教師具有飽滿的熱情、積極的工作態度,就會產生強烈的感染力,鼓舞學生的情緒,喚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四、以游戲比賽的形式激勵學生思維,避免枯燥機械的練習
游戲是小學生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將游戲引入課堂,能將枯燥的練習轉變為學生樂于接受的生動有趣的挑戰項目。根據小學生愛玩、好勝心強的特點,將運用新知識鞏固練習并設計不同的競技場,把比賽融入游戲,讓他們在這些表現舞臺上盡情施展自己閃光的一面。
長期以來,人們創造了多種多樣的游戲、競賽教學形式,其中比較適合小學數學教學的如:富于思考啟發性的“猜謎”;富有情趣的“小貓釣魚”“摘蘋果”“幫白兔收蘿卜”;極富創新的“自由改變火車的前進方向”。這些游戲一一展示在學生面前,學生們都喜形于色,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要參加,并自覺地遵守游戲規則,努力爭取正確、迅速地完成游戲中的學習任務,提高學習效率,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競爭意識。
上學期的教學中,筆者幾乎每節課都有進行小組比賽,哪個小組一星期累計下來得到最多紅花的可以獲得獎品。一學期下來發現這種教學手段不但有利于控制課堂紀律,而且還提高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因為每個學生都不想成為拖小組后腿的人,每個學生都想為自己的小組獲得加分,對保持學生的注意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其實游戲教學可以適當地應用于教學各個環節中,但是在運用游戲教學時,一定要注意:游戲內容與教學內容必須保持一致性;游戲形式堅持創新性、思維性;游戲過程要有嚴格的組織性。
當然,學生的注意力還依賴于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的身體狀況等,但只要教師根據中學生注意為發展的特點,深入調查研究,設法消除引起注意分散的原因,巧妙地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藝術,持之以恒地對有意注意加以培養,學生就能形成良好的注意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