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徐
摘 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專注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較小效果。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導致小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很容易走神,分散其注意力,嚴重影響了學生的發展。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實施有效策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保證小學數學課堂質量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注意力;策略分析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于某種事物的能力。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主要表現為學生注意力的廣度、穩定性、注意力的分配和注意力的轉移。受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及外界因素的干擾,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往往存在著小學生注意力過于分散,甚至轉移的現象,使學生無法長時間關注教師的課堂教學,影響了正常的課堂教學,不利于學生知識的學習,影響了學生的發展。“教師應該合理地把控教學過程,在教學過程中細致地把控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上采用靈活的方式將注意力渙散的學生拉入課堂中,通過互動、提問、小組討論的方式來積極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選擇性注意力,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積極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1]
一、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年齡較小,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會發現這樣的現象,某個同學有一個小動作,比如咳嗽了一下,很多學生的注意力就會被吸引過去;或者教室之外有什么聲音,學生都會不自覺的進行注意力的轉移。出現這些現象的重要原因在于教師的課堂教學不能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缺乏對課堂學習的興趣,尤其是對于數學這門枯燥的學科而言,抽象的計算占據很大的部分,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下降。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堅決實施情景化教學,創設生動形象的教學環境,利用具體的教學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運用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征的情景實現知識的傳授,使學生樂于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如教師在教學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時、分、秒》這一節內容時,由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各種鐘表都有一定的認識,甚至是經常使用,但學生很少進行過比較全面的分析,對鐘表的認識還不全面、不深刻。因此,在教學本節課內容時,教師將鐘表的實物帶進教室,分發給學生,由于有了實物的刺激,學生很容易進入到學習中來,從而使他們保持了長久的注意力,實現了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二、積極引入多媒體教學,提升學生的注意力
傳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缺乏對多媒體的使用。課堂教學的導入,教學重難點知識的解決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師的講授,對習題的反復練習來實現教學目標[2]。這就容易造成學生缺乏對教師單一講授的持久專注力,枯燥、單一的教學形式和簡單的教學工具很難適應小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特征,無法充分調動學生對課堂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注意力的轉移。因此,積極引入現代教育技術、充分發揮多媒體生動、形象、直觀的特點,以及聲音、圖片、視頻的綜合優勢,輔助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可以最大限度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實現教學重難點知識的突破,實現有效教學。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千克和克》的內容時,教師在導入環節播放了一段本班學生小明在周末與媽媽逛超市的視頻,并將重點停留在超市的購物清單上:6個蘋果重1千克;一盒餅干重110克;一桶豆油重5千克;一盒牙膏是30克,火腿腸一根45克,小明的體重是31千克。一袋茶葉450克,一袋大米是10千克。同時教師出示問題:同學們,通過觀察購物清單,你有什么發現嗎?學生很快發現了共同點,指出了本節課要引出的教學內容,對千克與克的認識。通過運用視頻導入的方式,將學生的日常生活運用到教學中來,由于學生都有這樣的親身經歷,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為后續的高效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實施角色扮演,使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強調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學習過程,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同伴互助,交流提高,從而建構自己的理論體系,并將所學知識內化,真正掌握所學知識。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教師對師生關系的錯誤認識,導致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錯位,將學生認為是單純接受知識的個體,缺乏對學生主觀性的認識,忽視了學生的思想性特征。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使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尊重,能更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以一種更加主動的態度參與到學習中來,從而帶動和提升班級整體的參與熱情,實現有效教學。在教學蘇教版一年級下冊《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內容時,筆者嘗試將學生帶入圖書館,引導學生進行分組,分別扮演圖書管理員與圖書借閱者的角色,以100本書為限,學生在借閱圖書的過程中不自覺的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同時深刻的體會到本節課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有利于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科的持久興趣和長久關注力。
四、健全評價機制,激發學生活力
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及時有效的評價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反思教學的不足,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要積極引入評價機制,使學生能時刻跟隨教師的思路進行有效的學習[3]。在實施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回答作出肯定性或否定性、啟發性的評價,要培養教師的課堂觀察能力,及時發現課堂上學生分神的現象,積極引導;同時,在新課程理念下的指導下,要積極建立學習小組,通過小組的評價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始終保持一個良好的聽課狀態,對課堂產生持久的專注,從而實現學生的有效學習和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及時關注學生的聽講狀態,通過各種形式和各種途徑提升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及時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建立有效的學生評價機制,并進行綜合考評,促進學生積極有效的學習,從而促進自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文頌.小學數學課堂如何培養學生的選擇性注意力[J].科普童話,2018(05):33
[2]謝建偉.論如何提高小學數學學習興趣[J].課程教育研究,2017.10(38):153-154
[3]趙冬霞.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思維注意力的方法[J].考試周刊,2017(0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