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美松
摘 要:中職旅游專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應根據專業需要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注重口語交際范例選擇,注重搭建口語交際舞臺,強化口語交際技能實踐,還要建立科學的口語交際評價方案,取得理想的教學成效,培養出真正適應社會需求的職業人才。
關鍵詞:中職學校;旅游專業;語文教學;口語交際
口語表達,是現代導游員必備的一種能力。導游員引導游客參觀游覽,進行解說,解答游客各種各樣的問題,都需要較強的口頭表達能力,否則就無法勝任導游工作。那么,對于中職旅游專業的學生來說,語文教師該如何充分利用好語文課口語交際教學這個平臺,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呢?筆者在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口語交際范例選擇
口語教學中應該教什么,或者說在浩如煙海的口語交際材料中,我們應該選擇一些什么樣的材料供學生學習,這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因為典型范例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所以通過對典型范例的感知理解,來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這是口語交際教學應走好的第一步。
淺顯易懂的口語、生動準確的導游詞、靈活又有針對性的語言表達是一個導游員所應具備的基本的素質。針對這些要求,我們首先應利用課堂教學這一平臺,讓學生領悟口語交際知識和技能技巧。比如在《林黛玉進賈府》一文中,當賈母問黛玉念了什么書,黛玉回答:“只剛念了《四書》。”而黛玉問姊妹們念了什么書時,賈母說:“讀的什么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過是個睜眼的瞎子罷了!”此時黛玉方知說錯了話,所以后來寶玉問她念了什么書時,黛玉便改口:“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同樣的問題,不同的回答,正是因為林黛玉看到了賈母的反應。我們導游員也是如此,要看游客知識修養程度、所處的心理狀態和當時的反映考慮說什么樣的話合適,哪些該說,說到什么程度;哪些不該說。在口語交際的過程中,還要講究交際的技巧、策略的使用,《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中鄒忌借閨中小事委婉而諷的方法就很值得我們借鑒。在導游交際的過程中,導游員常常要應對、說服游客,這就需要學會不同的語言技巧和表達方式,以取得最佳交際效果。其次結合旅游專業的特點,以實用性和職業性為原則,教師可自行選擇和設計貼近專業的例文,以補充和深化課程中口語交際的相關教學內容和要求。如通過具體導游案例的補充,告訴學生應遵循靈活性和針對性的原則,根據具體情況采取應對的方式,“或直言相告或婉言否定或借言發揮或反言駁斥或妙言回避”,進而“藝術化地駕控語言”。
二、注重搭建口語交際舞臺
口語交際能力不是通過感知就能獲得的,而是要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培養。具體的交際情境包括交際的對象、交際的意圖、交際的環境等因素。在交際過程中要考慮特定的交際場合,考慮交際對象的社會地位、身份、知識修養以及所處的心理狀態等情況,然后決定該說什么話,不該說什么話,怎樣隨機應變。也就是說口語交際中對語言信息的感受力,對對方語言的分析、歸納、推理、評價的能力,靈活的思維能力、應變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只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才能得到培養和提高。因此,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能否創設一個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認知水平、專業需求相似的交際情境,就成為口語交際教學能否取得效果的根本。比如全班學生模擬組成一個旅游團,一個學生扮演導游,其他學生扮演游客,在“十一”期間游覽王屋山。在纜車排隊時,一排就是好長時間,游客們怨氣沖天。面對游客們各種各樣的要求、意見、牢騷、責難,導游員應該怎樣來應對。讓學生身臨其境進行語言練習,真正培養了學生的旅游語言技能。
三、強化口語交際技能實踐
培養旅游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語文教師應為學生創設有來有往、針鋒相對的交際形式,在生生、師生的雙向甚至多向的互動中真正提高他們的口語技能。除了在創設的“旅游情境”中進行應對交談外,還可以充分利用課本資源。如學習《雷雨》時,可以安排這樣的辯論“周樸園愛不愛魯侍萍?”,在愛與不愛的激情辯論中,學生的多方面語言技能得到了培養。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中,可以安排一個或幾個學生充當導游,領著我們按黛玉的行蹤游賈府,其他同學作為游客,不斷提出問題。這樣學生既懂得了導游詞的寫法,又培養了應對能力,還對文章有了深刻的了解,一舉數得。
語文課中的互動實踐能培養學生的口語技能,但是學生以后的就業方向是導游員,要在導游和游客之間實現良性互動,單靠嘴上的技巧是遠遠不夠的。聲音、表情、身體姿態等非語言因素在傳遞信息、與人交流的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我們還要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交際場合和交際目的,借助清晰柔和而又充滿熱情的聲音、從容不迫的語速語調、和諧的節奏、友善動人的面部表情、有效的目光交流、真誠的微笑、端莊穩健的儀態等非語言因素,有效地感染游客,調動游客的情緒,從而和游客形成和諧的感情共鳴,達到理想的交際效果。
四、建立口語交際評價方案
建立科學的評價方案,是落實口語交際教學的保證。評價旅游專業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應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交流的方式、合作意識等各方面的因素。評價必須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讓學生承擔有意義的交際任務,以反映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當然,評價要注意梯度。按照能力逐層遞進的原則,從簡易到復雜。
評價的方式應采用定性、定量相結合。評價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可以是評語的形式也可以是等第的形式,當然更可以按評價要素量化計分,得分按比例計入語文總分中。無論哪種形式,都將作為評定學生語文素養的一個重要指標。當然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做出判斷必須是全程跟蹤,不能僅憑一次測試,應通過平時觀察、課堂表現、測訓等多種形式,從而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做出一個中肯的評價。
為了培養學生善于交際的口語才能,為了塑造學生的交際形象,語文教師除了應努力重建適合職業需求的教學模式外,還應充分吸收語用學、言語交際學、通用口才學、心理學等相關學科理論精華,博采國外口語交際教學之長處。這樣,口語交際教學才能真正取得成效,才能培養出真正適應社會需求的職業人才。
參考文獻:
[1]潘涌.直面世界: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新概念[J].教育科學研究,2004(9).
[2]韓荔華.實用導游語言技巧[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