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培德
【摘要】 ?隨著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教學方法的多樣化發展,當前的教學擁有更多的資源和輔助性條件。如何發揮新時期教育教學的優勢、應用豐富的教學條件構建高效課堂,這是當前教師教學的又一重要課題。本文就高中語文教學中,高效課堂的構建措施展開了論述,提出了集中高效的教學方法和措施,為推進當前的教學成效提升提供了一定的思考和見解。
【關鍵詞】 ?高中語文 高效課堂 構建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4-153-01
一、秉承核心素養理念,優化課堂教學設計
當前,核心素養理念儼然成為當前教師教學的重要指導性理念,成為了當前教師教學的科學指導思想。在核心素養中,基于學科知識內容和學科特點的教學給當前的語文教學提供了導向標。對此,教師在教學中開展對教學內容的設計,應當秉承核心素養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構思和教學設計,讓學生在語言理解、語言應用、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和文化傳承和理解等方面都有所增益。例如,在《荷塘月色》這一篇文章的教學中,按照核心素養構成和本篇文章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如下幾種教學方式優化教學。首先,在新課導入環節,教師挖掘教學資源以幫助學生感知了解與本文相關的更多教學資源。《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曾受毛澤東評價“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通過這一教學評價,教師幫助學生了解感知朱自清,從而培養學生的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幫助學生建立愛國主義精神,在拓展文化認知的同時幫助學生建立對民族、對國家更高層次的精神認知。隨后,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對文章進行初步感知,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總結歸納出每個自然段的內容。這一教學方式,是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訓練的過程,是引導學生從閱讀中對文章建立框架意識的過程,更是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梳理思維認知結構的過程。此過程之后,學生的思維水品必隨之有效提升。再次,為幫助學生感知文章的美感和藝術感,教師可以通過直觀配圖的方式,幫助學生感知文章細節,鑒賞文章的細節魅力,提升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更從中體驗本篇文章所帶來的藝術美感,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此外,為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幫助學生將所學的新知應用到自己的實際寫作中來,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仿寫等方式,增強自己的文字駕馭能力,針對文章中的擬人寫作手法,如“有裊娜地開著的”、“有嬌羞地打著朵兒的”等,引導學生通過類比仿寫的方式幫助學生發散想象力,學會通過以更加生動的方式撰寫文章,從而文字駕馭能力和表達應用能力。通過如上教學過程的優化設計,在整堂課的教學中都讓學生在核心素養教學理念下,幫助學生獲得了高效的認知、能力、思維和素養的全面發展,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穩步提升。
二、注重學生課堂參與,增強課堂教學實效
高效課堂的構建,應當以學生的主動參與作為前提。教師完善的教學設計,都要以學生的充分參與作為前提,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基礎。對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關注學生、注重學生的課堂參與,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逐步增強課堂教學實效。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感知的機會和條件,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增進思維對新知的加工過程,切實幫助學生有效理解、加深印象。例如,在《孔雀東南飛》這一篇文章的教學中,古文教學本身就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教師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參與性便可以通過問題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并通過教師循循善誘和因循利導,幫助學生逐層深入,在問題的探索中幫助學生實現閱讀引人入勝的學習效果。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細節辨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問題并引導:1.為何蘭芝走之前要盛裝打扮,卻又“事事四五通”?2.與焦母拜別時未流淚,但是別姑時確實淚落連珠子,這說明了什么?3.對比仲卿對蘭芝說過的兩段話,意思相似,是否重復?為什么?通過如上三個關鍵問題的分析,教師引導學生經歷對文章的細致把握和分析的過程,從中培養學生的深入分析探索的能力,更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深化對新知學習的參與過程,從而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提升學生的知識和理解能力。
三、重視課堂生成資源,豐富充實課堂教學
生成性教學資源是一種非預設的、但是能夠在課堂教學中點綴課堂、優化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資源。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注重在課前先對教學資源進行挖掘,注重預設教學資源的引入,卻輕視了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生成的教學資源,導致學生的參與感低,并且讓高中語文教學有照本宣科、因循守舊的嫌疑。對此,教師在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當注重課堂教學資源的生成過程,讓學生作為教學資源挖掘生成的主題,從而充實課堂教學。例如,在《阿Q正傳》這一節內容的教學中,文章中的阿Q精神(阿Q精神勝利法)的演繹內涵在如今社會和生活中依然存在。在魯迅先生筆下塑造的阿Q,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其思維和思想是本節學習內容的重點。對此,教師在教學中便可以引導學生理解辨析阿Q精神,并結合實際生活演繹其內涵,拓展延伸學生的認知,有效深化學生的思想,從而讓學生為生成教學資源的主題,成為拓展閱讀和理解視野的主體,以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總結
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有明確的理念指導,更要有學生的充分參與。對此,教師可以通過秉承核心素養教學理念,通過注重學生課堂參與和挖掘生成性教學資源等方式開展教學,從而推進高效課堂的構建,實現教學效率的逐步提升。
[ 參 ?考 ?文 ?獻 ]
[1]韋蓓.淺談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A]..教師教育論壇(第三輯)[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3.
[2]薛靜南.探析高中語文構建主題閱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11):128.
[3]羅雪.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以實現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