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翔翔
摘要:目的:分析內科ICU患者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干預效果。方法:將我院內科ICU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間收治的106例患者作為臨床觀察資料,并將其平均分為兩組,每組53例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措施的患者為對照組,針對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實施護理的患者為觀察組,總結內科ICU患者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干預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醫院感染率為13.21%,低于對照組的28.30%;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6.23%,高于對照組。結論:針對內科ICU患者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實施護理干預,可提高護理有效性,提高護理質量,促進患者康復,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ICU;醫院感染;危險因素;護理干預
內科ICU是醫院對內科危重患者實施救治的主要場所,患者的疾病非常嚴重,抵抗力較差,免疫力較低,并且接受的侵入性操作較多,發生醫院感染的風險相對較高。ICU患者如果發生醫院感染,如無法得到及時且有效的控制,將會嚴重影響預后,是威脅患者健康和生命的高危因素。因此,臨床上分析內科ICU患者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并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06例患者中,男性71例,女性35例,年齡區間19歲至70歲,平均(45.8±6.7)歲;患者的基礎疾病類型分別屬于消化系統、呼吸系統、血液系統等。對比兩組患者的年齡以及性別等一般資料,發現其差異不顯著,可在臨床上使用該材料進行對比研究。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措施,即與患者溝通、實施用藥護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等。
觀察組患者針對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實施護理,具體包括:(1)護理人員嚴格按照醫院感染預防標準進行護理操作。護理人員與患者接觸時,要注意按照無菌操作執行,佩戴手套等;在執行操作前按照規范洗手等[1]。(2)加強對患者呼吸道護理。呼吸道感染是內科ICU患者常見醫院感染,護理人員應在護理工作中及時清除人工氣道的分泌物、氣管插管等動作要輕柔;保持起到濕潤,預防痰痂。同時,對于使用呼吸機的患者,應定期對呼吸機管道實施消毒,切除呼吸機感染。(3)加強對ICU病房環境的護理。病房內設備和病床的布局要合理,在不影響護理操作的情況下,保證病房空氣清新、溫度和濕度適合患者休息。還應嚴格限制人員進出ICU病房,避免細菌、病毒等進入病房,這就需要護理人員做好家屬的指導和健康教育工作[2]。(4)提供營養支持。ICU患者免疫力較差,護理人員可以按醫囑通過靜脈和胃腸幫助患者補充營養,改善患者的身體素質,從而預防醫院感染,降低其發生率。
1.3臨床觀察指標
(1)對比患者護理效果,即醫院感染情況,包括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其他部位感染以及感染率。(2)對比患者護理滿意度,包括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以及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3討論
內科ICU患者醫院感染的風險因素:第一,患者本身的因素。患者的疾病普遍為重癥疾病,病情發展快、復雜,并且以中老年患者居多,其身體素質較差、抵抗力偏低,多數患者在進入ICU時已經感染,加大醫院感染風險。第二,環境因素。ICU布局、病房中的清潔度不足等都是引起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尤其以護理人員手部感染的幾率較大,如果護理人員在執行護理操作時洗手流程不合格等,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增加患者感染幾率。第三,實施侵入性護理操作是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3]。ICU患者普遍需要進行氣管切開、持續性導尿、中心靜脈置管等操作,操作時會產生一定創傷,增加感染幾率。
針對以上原因,護理人員在執行護理操作時,通過補充營養的方式提高患者身體素質、提高其免疫力和抵抗力;嚴格按照規范洗手;定期對ICU病房以及相關物品進行消毒處理;嚴格按照無菌操作完成各項侵入性操作。在此基礎上能夠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并且保證護理效果。故此,臨床上應結合內科ICU患者的特點和護理操作特點,分析醫院感染風險因素,而后采取針對性措施解決問題,不斷優化ICU護理,降低感染發生率[4]。
本次臨床分析結果:觀察組患者醫院感染率為13.21%,低于對照組的28.30%;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6.23%,高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內科ICU患者基礎疾病非常嚴重,其治療和護理通常涉及很多的侵入性學操作,增加患者醫院感染風險,為此需要加強護理,針對風險因素實施科學的護理,預防感染,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并且有利于改善護患關系,提高護理滿意度。因此,臨床上要善于總結內科ICU患者醫院感染風險因素,不斷優化護理干預措施,強化其護理效果。
參考文獻:
[1]黃秀清,趙曉華,許健,周純,張其樂.全面干預對預防神經內科ICU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8,28(07):1107-1109.
[2]王永仙,沈紅燕,黃東梅,季麗.血液內科住院患者院內感染情況的分析與干預管理對策[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18):23-24.
[3]姜福卿,毛穎出,張騰元,車健.關于神經內科患者院內感染因素分析及對策[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09):1602-1603.
[4]鐘艷芳,張海燕,邵芳,顧曉紅,馬秋萍.神經內科重癥感染患者臨床分析及護理對策[J].河北醫藥,2015,37(03):479-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