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祺鳳
摘要:目的:探討人文關懷與護患溝通在門診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9年1月—2019年5月在我院門診科接受治療的32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主要對象,將這些患者均勻地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有160例患者,其中對于實驗組采取人文關懷和護患溝通的護理方式,對于對照組則采取一般性的護理方式,統計兩組患者的護理糾紛和護理滿意度情況。結果:實驗組護理糾紛產生率(1.25%)顯著小于對照組(12.5%),實驗組護理滿意度(97.5%)顯著優于對照組(78.1%),兩組的數據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人文關懷和護患溝通在門診護理中的應用,有利于準確把握患者的病情,并采取符合患者病情的方式來進行護理,大大提升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人文關懷;護患溝通;門診護理
眾所周知,門診是一個醫院最重要的服務窗口之一,護理質量直接反映著醫院的服務態度,影響著患者對于醫院的整體印象,在實際的門診護理中,護理人員需要積極地與患者進行溝通并給予一些必要的人文關懷,以此來構建和諧融洽的護患關系。人文關懷護患溝通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是基于人文關懷的原則,更加注重人性化、科學化護理措施的實施,有著提升護患溝通效率和提高護理滿意度的良好作用,在樹立醫院形象和加快患者康復方面具有很大的積極意義。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人文關懷與護患溝通在門診護理中的效果,筆者選擇了2019年1月—2019年5月在我院門診科接受治療的32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主要對象,研究過程與結果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月—2019年5月在我院門診科接受治療的32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主要對象,將這些患者均勻地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有160例患者,其中實驗組有男性90例,女性70例,年齡均在15-6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8.37歲;對照組有男性88例,女性72例,年齡均在15—7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9.25歲。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在身體素質、疾病狀況和發病時間等方面均無明顯差別(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對于對照組患者采取一般的護理方式,而實驗組患者則需要在一般護理的基礎上給予人文關懷與護患溝通,具體方案如下:
首先,給予患者足夠的人文關懷。為患者營造良好的就醫環境,門診護理工作者要定期對門診室進行通風,及時去除門診室內的異味,同時要合理地延長光照和紫外線燈的照射時間,這樣可以促使門診室內的微生物含量下降,并科學調整門診室的溫度和濕度,從而為廣大患者營造舒心的就醫環境;其次,加強護患溝通。門診護理人員需要耐心地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準確掌握患者的護理需求,及時發現并疏導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增進患者和醫院的心理距離,促使患者及其家屬更加信任醫院和護理人員,這樣可以讓患者以良好的心態接受治療;最后,護理工作者需要積極地向患者和家屬普及疾病治療的相關知識,引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學會防御疾病,逐步增強自身的抵抗力,同時對于患者擔心的問題,要耐心地進行講解,消除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疑問,從而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配合治療。此外,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來設計有助于康復的食譜,促使患者攝入更多的營養物質,個性化的營養飲食將會增加病人的營養,為患者早日康復創造良好的條件。
3.?觀察指標
在患者在門診就診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記錄兩組患者的護理糾紛發生情況,同時調查兩組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根據兩組護理糾紛發生率和護理滿意度數據,總結兩組患者的護理情況,總結出文關懷與護患溝通在門診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
4.?. 統計學分析
所有研究數據都要利用SPSS20.0統計學分析軟件開展分析,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當P<0.05時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經過調查研究發現,在患者治療過程實驗組患者發生護理糾紛2例,發生率僅為1.25%,而對照組在治療過程中發生護理糾紛20例,發生率達到了12.5%,對照組患者護理糾紛發生率顯著大于實驗組(P<0.05);在護理滿意度方面,實驗組有156名患者指出門診的護理工作很人性化,有利于為患者的身體康復營造良好的條件,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達到了97.5%,對照組中有35名患者認為需要有效提升護理質量,護理模式需要創新和改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78.1%,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的護理糾紛發生率和護理滿意度的對比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三、討論
門診作為醫院與外界聯系的重要紐帶之一,很容易產生護患糾紛和一些安全事件,如何提升門診護理質量,盡可能地提升護理質量是新時期門診護理工作者關注的熱點話題。人文關懷護患溝通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服務方式,在堅持“以患者為中心”護理原則的基礎上,給予患者更加科學、全面和人性化的護理服務,并給予患者一定的關心和關愛,促使患者更加信任醫生和護理人員,增強護理服務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有利于更好地提升護理服務質量。在本次的研究中,針對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則需要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應用人文關懷護患溝通特殊護理模式,最終的研究數據顯示對照組患者護理糾紛發生率顯著大于實驗組(P<0.05),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數據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足以說明人文關懷護患溝通在門診護理工作者有著很大的應用價值。
四、結論
近年來,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現代護理學科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就,“以患者為中心”的人文關懷護理溝通等新型護理模式逐步得到認可和廣泛應用,為門診患者的早日康復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總而言之,人文關懷護患溝通應用于門診護理工作中,護理工作者需要注重為患者營造和諧的就醫環境,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要對患者要有愛心、細心和耐心,以此來降低患者對于就醫治療的焦慮感,增強患者對于治療的信心,有利于提高門診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門診樹立良好的服務形象。
參考文獻:
[1]楊雯靜.人文關懷與護患溝通應用于門診護理工作中的作用分析[J].智慧健康,2019,5(02):91-92+95.
[2]娜迪拉,李紅.人文關懷與護患溝通在門診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49):84.
[3]李亞蘋.人文關懷與護患溝通應用于門診護理工作中的效果[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20):143.
[4]王靜.人文關懷護患溝通在門診護理中的運用[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2(04):13-14.
[5]彭春光,周燕,吳林燕,李麗珍,任招娣.人文關懷與護患溝通在門診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6,16(08):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