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夫木衣
摘 要:隨著新課改政策的不斷推進,小學數學教師對學生們的知識學習質量要求也在穩步提升。為了能夠切實增強學生們的知識認知能力,教師應選取切實有效的教學策略,對學生們進行針對性教學,并希望可以借此提升其數學知識理解水平。所以,在教師嚴謹的教學研究后,決定采用高效的作業設計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訓練,希望能夠綜合性提升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們的數學知識學習效率。
關鍵詞:作業設計;小學數學;提升;教學質量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教學期間,教師需要重點幫助學生提升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為了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數學知識認知水平,教師應充分研究當下學生的學習特點,選取合適的角度展制定相應的作業教學內容。故而,教師決定為學生設計差異性的作業內容,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獲得最佳的知識理解。同時,教師結合趣味性的作業內容,意在培養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興趣。此外,通過啟發性的作業設計,希望可以提升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最終,教師將考察性的內容引入作業中,使學生的考試心態得到鍛煉和提升。
一、分析學生差異性,改善學生知識認知
在教師指導學生們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會發現這樣的一個現象。即便教師講解的知識內容相同,但是學生們所收獲的知識理解卻各有不同,也便是通常所說的“知識理解分層現象”。綜合教師長期的教學研究,可以發現學生之間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這便是造成當前學生數學知識學習差異性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當前的學習表現,設計相應的數學作業內容,希望可以使學生們的數學知識理解最大化。為此,教師應當結合學生們的實際學習狀況,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內容,希望可以借此增強學生們的知識理解能力。同時,學生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作業訓練內容,最終有效增強自身的數學知識認知水平。
例如,筆者在教導學生們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的知識內容時,便可采用作業分層設計的原則進行教學指導。因為學生們對于分數知識的理解存在明顯的差異性,所以筆者結合本節的知識內容為學生們設計相關的分層作業,使得不同學力層級的學生都可以獲得最大化的知識理解。對于其中的知識內容,筆者將其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對于學力不足的學生,筆者需為其設計基礎性的作業內容。對于學力一般的學生,筆者為其設計難度較大的問題。而學力較高的學生們,則需要完成相應的生活化問題分析。通過筆者的相應作業分層,可使得不同學力層級的學生,都能夠掌握自己認知能力范圍內的數學知識。
二、設計趣味性作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教學中,教師發現若是教學內容積極有趣,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被很好地調動起來,相應的學習效果也可達到最佳的狀態。所以教師需要分析學生當前的學習興趣點,而后設計與之聯系的課后作業,通過引導學生完成趣味性的作業內容,可以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知識理解能力。所以,教師通過為學生們設計趣味性的作業內容,能夠幫助學生擺脫數學“大量計算”的桎梏,獲得更為新鮮的學習體驗。在教師趣味性的數學作業當中,可以設計知識探究、問題分析、調查統計等多方面的作業內容,幫助學生有效理解數學知識內涵,最終獲得良好的數學學習體驗,切實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筆者在指導學生們學習“方向與位置”的知識時,就可結合趣味性的數學作業內容,對學生們進行相應的教學引導。為了幫助學生們獲得更有趣的知識學習體驗,筆者結合學生們的實際生活現狀,進行相應的教學分析,要求學生們能夠完成自己從家里到學校的線路圖,并采用相應的數學語言進行描述。通過筆者為學生們設計的趣味性課后作業,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們的知識認知水平,并使其在完成作業的時候,體會到學習數學知識帶來的樂趣。所以,筆者為學生們設計趣味性的作業內容,可以有效提升其數學知識學習興趣。
三、編創啟發性任務,提升學生解題水平
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需要教師注重對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培養。所以,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認真研究學生們的學習需求,設計富有啟發性的數學教學任務,以此指導學生們的數學知識學習。通過教師為其設計有較多思維量的知識內容,可以全面提升學生們在學習數學認知水平。因為小學生接觸數學問題,需要解決更多的疑難問題,所以教師幫助其設計啟發性的數學任務,能夠全面提升其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水平,最終有效幫助學生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筆者在指導學生們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知識時,就可為學生們創編相應的作業內容。筆者按照學生們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水平,設計相應的題目,使之和所學內容有一定的關聯性,而后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就是鍛煉其解題能力的過程。學生為了解決筆者設計的數學知識任務,需要聯系自己之前所學的知識內容,并對相關解題思維進行修正,這個過程可以切實提升其對于數學知識的認知水平。通過筆者為學生們設計比較有思維量的數學作業題目,能夠切實提升其數學知識水平,有效改善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
四、整理考察性題目,鍛煉學生考試心態
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最讓其感到擔心的就是數學考試。為了有效增強學生們的考試水平,鍛煉去考試心理狀態。需要教師在日常的課后作業中進行研究,設計相應的考察性題目內容,借此有效鍛煉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因為教師設計的作業內容需要學生們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所以教師需要為其規定相應的截止時間,以此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最終有效提升其知識理解水平。
例如,筆者為學生們設計相關的考試性作業內容時,就可在學生的作業中添加具有相當難度的問題,并將這些題目放在比較靠前的位置,借此可以有效鍛煉學生們的考試策略性。同時,因為筆者為學生們規定了相應的做題時間,使得學生們的解題專注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故而,筆者通過指導學生們完成具有考察性質的作業題目,一來能夠提升其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二來能夠強化其考試過程的專注度,最終切實提升其數學考試的心理穩定性。
綜上所述,教師在指導學生們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設計相關的作業內容,以此有效鍛煉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周麗珊.新課改理念下對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相關探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6):107.
[2]徐曉昆,寧丹.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后作業的布置措施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19):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