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
摘 要:在教育的不斷發展下,越來越多新興的教學模式開始出現在教師的教學中,小組合作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種。小組合作模式主要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文化知識的學習,使學生能夠集思廣益,找出最佳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除此之外,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還能夠培養自身的合作意識。數學是小學生需要學習的一門基礎學科。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有必要將小組合作模式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使課堂教學效果能夠更好。
關鍵詞:小組合作;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剛剛系統性地接觸數學知識,此時的學生還沒有固定的數學學習習慣,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比較有興趣。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有必要緊緊抓住學生這一時期,探究多樣、新興、科學的教學方法,讓自己的教學能夠具有效率性。經實踐檢驗,將小組合作模式融入到教師的教學中,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好,學生能夠接受到高質量的教學。基于此,本文將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小組合作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一、合理地劃分小組,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小組合作
筆者認為,小學數學教師在實施小組合作教學策略前,應該注重小組的合理劃分,為小組合作教學策略的實施奠定良好的基礎。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就十分注重小組的劃分。如,筆者會仔細地探究所教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課堂表現情況、作業完成情況等多個方面,根據這些方面,將班級上的學生分成優等、中等、有潛力這三個層次。在劃分好層次后,筆者便根據層次對學生進行小組的劃分,使得每個小組都包含這三個層次的學生,保證小組與小組之間學習水平相同,小組成員之間學習水平差異大。當然,這些小組內的成員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筆者會每三個月重新考量學生的學習水平,重新進行小組的劃分,從而為小組合作的實施奠定較為堅實的基礎。
總之,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注重小組的劃分,讓小組合作教學策略能夠發揮出最大的作用,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效果能夠更好。
二、利用微課,提升小組合作教學效率
當下,科技的發展使得教育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微課是科技發展的產物,它改變了教育形式,使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體。小學數學教師在實施小組合作教學策略時,可以巧妙的應用微課,提升自己的教學效率。
如,在教授“多邊形的面積”這一節內容時,筆者便巧妙地利用微課,實施了小組合作教學策略。在備課階段,筆者仔細地探究了本節所涉及的數學知識,利用網絡上尋找了一些資源,根據數學知識,設計了一個微視頻。在具體的教學中,筆者首先會向學生展示筆者所設計的微視頻,雖然微視頻的時長短,但是包含著本節所涉及的所有數學知識且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所以學生能夠認真的進行微視頻的觀看。在學生觀看完微視頻后,筆者便會讓學生根據微視頻上的內容,進行小組合作式的自主學習,使學生進行一定的小組交流,讓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本節所涉及的重難點數學知識。因為微視頻的觀看,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積極地與小組內其他成員交流,使得課堂變的十分活躍。在學生進行完小組合作后,筆者便會檢查學生的合作結果。經檢查,筆者發現通過微課,學生能夠更好的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總之,在本次教學實踐中,小學數學教師巧妙地利用微課,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式的自主學習,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教師要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進行有效的指導
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并不是放任學生不管,讓學生進行自由地小組合作。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充當引導者的角色,給予學生一定的引導,使學生能夠更好的進行小組合作,保證學生的小組合作效果。
筆者在實施小組合作教學策略時,就會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如,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前,筆者會向學生布置系統性的任務,讓學生能夠了解小組合作學習的具體方向,使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更有針對性。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過程中,筆者監督學生,防止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與數學知識無關的內容,讓學生能夠規范自己的行為。當然,筆者還會輪流參與學生的小組交流中,了解學生的交流情況,及時地解答學生向筆者提問的問題,使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夠更為順暢。在學生進行完小組合作后,筆者會對學生的合作結果進行一定的評價,使學生能夠改正自己在合作的過程中所探究的錯誤的結果,讓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夠更為有效。總之,小學生處在發展階段,缺乏一定的自主學習意識。小學數學教師在實施小組合作教學策略時,應該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綜上,新課程改革下,人們對數學教師的教學有了新的要求,小學數學教師有必要深入探究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注重數學教學思想和教學策略的革新,將小組合作模式有效地融入到教學中,使學生能夠接受到高質量的數學教學,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志敏.情景、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實踐探索[J].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05).
[2]譚光明.合作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