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丹
摘 要:國外留學生是高校校園中一個特殊的群體,在設計留學生體育教育時,應圍繞弘揚中華文化主線,兼顧留學生的個體需要和學校的主、客觀條件,改革創新體育課教學方法,用目標、情感、榜樣等興趣工具,激發留學生的參與熱情,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關鍵詞:高職教育;體育課;興趣
推進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高職體育教育必須形式創新和賦予更豐富內容,但國外留學生的體育教學從實際情況來講,效果不顯,究其原因是缺乏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直接的學習動力。古人語: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興趣定義指一個人力求認識掌握某種事物,并經常參與該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感覺傾向、認知傾向、行為傾向)。因此,我們必須對外國留學生體育教育現狀進行分析研究,從其個人參加體育活動的態度、體育鍛煉目的、運動方式選擇等數據資料入手進行全面分析,找到學生興趣點,調整優化留學生體育課程體系。
國外高職留學生一般來說都是仰慕中華文化的,他們的文化需求帶有鮮明的指向性特征使,體育課如果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一個方式大有價值。留學生身體已進入青春期,其心理和機體代謝功能已成年,他們有顯性的求知欲,有快速適應外部環境變化的能力,但是同時高職類型的留學生也有自控度不高、好勝、行為能力強于語言能力等特點。我們應根據留學生的性格特征重新設計課堂教學,表現出趣味性,并嵌入中華文化因子,用以調動留學生參與熱情,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來提高教學質量,貫徹學生素質教育精神。
1 設計好體育興趣課程導入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關鍵。精彩的課程導入不僅能迅速地提高留學生的注意力水平,而且留學生也會從樂趣開始,為下一步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奠基。所以老師應根據留學生的心理、生理、知識特點,精心設計體育導入課,每次開始就帶入中華文化元素,讓學生興趣盎然,激發其學習欲望。如用傳統名人名言、典故、中國體育明星勵志故事、音樂節奏欣賞、體育幽默等作為導入材料,應用大眾傳媒的方式等。興趣是源于需要的。需要有精神方面需要和物質方面需要,興趣是基于精神需要的(如對激勵認同、科學文化知識等)。留學生若認識到體育鍛煉的價值,他就會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從事體育活動,并從中獲得樂趣并強化參與。體育的興趣導入課程設計的目的就在于此。
2 激發熱烈的體育鍛煉興趣氛圍
巧妙設計、營造出寬松的體育鍛煉環境和開心愉悅的積極參與氛圍,能夠促發留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更順利地進入角色。留學生有跨文化背景,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比如課程開始準備時,在專項體育訓練之前,用準備放松運動的游戲、抖音、快閃的短視頻運動如鬼步舞練習等,充分活躍課堂的氣氛,讓留學生產生自信,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參與了進來,學生出現“嗨”的感覺就是把興趣提高起來了。
3 營造參與式的體育課堂團隊關系
課堂團隊關系的好壞對課程進行的順利與否有直接影響,課堂群體心理關系是課堂心理氣氛的重要基礎。課堂師生關系是課堂團隊關系中起主導作用的。通過集體唱班歌、配合打節奏等方式培養融洽的團隊氛圍,塑造和諧、自然、友善的認同感,師生會以舒暢、愉快的態度參與教和學,這種輕松愉快的體育教學心理氣氛是留學生喜聞樂見的,容易激發他們的鍛煉興趣。課堂人際出現狀況,表現出緊張、敵視或疏遠,必然導致課堂氛圍沉悶,造成消極甚至對抗的氣氛。所以教師開始教學前,首先須自我調整,用正能量擺脫各種負面的情緒,牢牢把握課堂節奏,扮演好指導角色。師生關系同時也直接影響著課堂里其他的人際關系和團隊認同度,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師生關系達到和諧平等、信息反饋暢通,師生個人感情深厚,都易產生共鳴效應,就能促成良好的課堂氣氛,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4 科學運用興趣工具激勵學生
4.1 情感激勵
人是感情的動物,留學生異地他鄉,更在乎人的尊重,相對中國學生,他們更需要認同感。留學生的能力素質不一致,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有文化沖突應該是常態。遭遇這種狀況,教師首先不要著急,應持寬容之心處理,這是為師之道,也是化解矛盾、維系融洽師生關系的基礎。其次,體育教師對留學生學生教育不應用粗暴的肢體語言,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引導式教誨。若采取激烈的、對抗式的教育辦法必然激化矛盾,破壞和諧氣氛,嚴重影響體育訓練的順暢進行,同時也降低了教師的權威形象。成為留學生崇拜的鍛煉達人,是體育教育教學成功的開始。
4.2 榜樣激勵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部分留學生適應性差導致行為失衡失控,但榜樣式激勵有效遏制外國留學生的懶散行為。榜樣式激勵首先表現為教師率先垂范的引領作用上。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能放任自流、懶懶散散,教師嚴于律己,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能有令不行、有禁不止,“Follow Me”教學讓學生模仿老師。教師身正為范,其表率行為,具有很強的感召力,通過教育教學的行為養成,培養起體育鍛煉的興趣。其次,讓留學生選出體育代表,帶領大家,用非正式群體的影響力推進體育教學。
4.3 目標激勵
目標是學生自我激勵、規范行為的最大動力,在體育鍛煉教學過程中,對于表現欲望強烈的學生或者能力突出的學生,體育教師應該及時進行恰如其分地評價和鼓勵,賞不逾時。跨文化的留學生,最怕受到教師的挖苦和冷遇。必須學會用正確的做法:表揚為主,該表揚的就馬上給予認同、公開表揚,同時引導確立更高的要求,鼓勵其向邁向更高的目標,灌輸奧運“更高更強”精神,鼓勵學生不怕苦和不服輸的體育精神。特別是對犯錯的留學生批評要適度,多用表情等肢體語言示意遺憾和批評,引導他們反思其動機和行為,不打擊多理解,與他共同商量確立合適的目標并幫助其實現。
5 努力提高體育教師綜合素質
體育教師是教育雙邊活動的設計者、主導者,而教學活動影響因素喝多,教師的綜合能力左右著課堂氣氛,直接影響著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體育是參與式的自我活動,所以必須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教師要提高綜合素養、教學充分設計、人際溝通能力強,掌握中華文明“融”的特點并藝術施教。
參考文獻:
[1] 楊孝永[1]吳毅.體育教育“多維立體”教學模式的思考[J].運動.2011(10):96-97.
[2] 劉奕.論高職學生體育興趣的特點與培養[J].2011.12.
[3] 張志軍.淺談中職體育課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2011.5.
[4] 王步標,鄧樹勛.運動生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 張永龍.高校公共體育引入體育影視教學模式的探討[J].商丘師范學院學[1]報.2013.29(3):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