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球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采用各種方法挖掘漢字內涵,促使學生產生想要自主傳承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通過創設生活語境展開聽讀活動,借助國畫體會抽象漢字意境,結合經典展開誦讀活動,展開游戲挖掘漢字內在規律等方式都能促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漢字的樂趣,進而促使學生積極繼承和發展漢字文化。
關鍵詞:漢字內涵;語言文字;小學語文
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漢字的各個組成部件之間都有一定的關系,而且漢字的架構之間也隱藏著事物之間的聯系。然而,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需要識記大量的漢字,有一定的難度,不少學生也會覺得識記漢字十分枯燥乏味,因此提不起興趣。在教學中要嘗試激發學生自主傳承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在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借助漢字文化內涵,組織學生參加到各種不同形式的活動中,讓學生激發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1 強化聽讀,激活生活體驗
小學階段學生學習漢字大多是借助拼音進行識記和正音的,抄寫拼音和漢字讓不少學生感到枯燥。但是實際上漢語是學生的母語,所以學生平常是沐浴在漢語環境下的,若能結合學生的生活場景,促使學生激發生活體驗,組織學生展開聽讀強化的活動,將促使學生進入到識記漢字的語境中,提升識記效果。
在教授二年級下冊第4課《中國美食》的過程中,可嘗試激活學生的生活體驗:“大家是否還記得和家人一起品嘗美食的經歷呢?大家吃過哪些東西,它們的口感是怎樣的呢?你知道這些食物的烹調方法分別是怎樣的嗎?”這便給學生創造了一個結合生活實踐進行交流討論的機會,讓學生能在傾聽中接觸到更多的漢字?!霸谡n文中,我們接觸到了‘涼拌、‘香煎、‘紅燒、‘烤、‘水煮、‘蔥爆、‘燉等不同的烹調手法,和同伴討論一下這些烹調方法的具體操作是怎樣的,然后看一下這些漢字的偏旁,看看它們的偏旁有什么特點?!睂W生注意到提手旁、三點水、火字旁等在漢字中的使用,思考了它們和漢字意思的關系。
在創設生活情境的過程中,要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情況,并根據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組織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在此過程中還要將課文所學習的生字生詞融合到其中,讓學生多聽多說多練,這樣就能促使學生認識到漢字是生活的一部分,學生自然就激發了傳承漢字的情感。
2 借助國畫,體會抽象意境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動作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發展,利用學生的這個特點,可組織學生展開國畫欣賞的活動,讓學生感受抽象的漢字意境。這樣就能將抽象的漢字具象化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促使學生提升學習的興趣。
在指導學生學習一年級上冊第1課《天地人》的時候,可給學生觀看一些國畫圖片,讓學生感受一下“天地人”分別是怎樣的狀態。學生認為:“天給人很高的感覺,往往充滿了云霧。地給人厚重的感覺,而人則往往是依托于地面而站立的。”再鼓勵學生結合漢字進行理解:“看看‘天的上部,是不是給人很高的感覺?‘地為何是土字旁的呢?‘人的字形和人的形象有什么關系嗎?”學生能更好地感受到抽象漢字的具體形象,識記也更高效。
不僅如此,借助國畫還能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進而對學習漢語產生更為濃厚的興趣,學生會更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對漢字的學習中,激發學生的情感。
3 融入經典,感受朗朗聲韻
在傳統教學中有不少經典的蒙學作品,同時還有豐富多彩的古詩詞作品。在教學中可利用這些經典作品朗朗上口的特點,組織學生展開經典誦讀的活動。在誦讀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理解經典作品的內涵,繼承傳統文化,更能逐步發現漢字讀音和字形組合之間的關系,對識記漢字也有一定的作用。
在學習一年級下冊第1課《春夏秋冬》的時候,可將和四季有關的詩歌展示給學生看,輔助學生思考。以“春”為主題,課文中的內容是“春風吹、春草、池草青”等,那么在教學中就要輔助一些和春風、春草有關的詩句?!安恢毴~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展現了春風吹拂的狀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體現了春草萌生的狀態。指導學生誦讀這些詩句能讓學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在結合“春”的字形進行分析,學生能感受到春日溫暖,萬物復蘇的姿態,更好地記憶“春”字。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組織學生展開配樂朗誦的活動。同時還要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說說誦讀經典作品后的感受。教師要尊重學生對作品的個性化理解,并在學生誦讀經典后鼓勵學生說說對文字音形義的理解,這樣學生的感觸會更為深刻。
4 設計游戲,發現內在規律
小學生一般比較活潑好動,因此在教學中還可組織學生參加一些和漢字有關的小游戲,讓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自主發現漢字音形義的規律,并在此基礎上展開批量識記活動。這樣能讓學生的學習漢字的效果得到提升,同時也有助于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在學習二年級上冊第2課《樹之歌》后,學生學到了不少表示樹木的生字生詞,在教學中組織學生展開“拼圖”游戲,將表示樹木的漢字拆解成不同的組成部分之后,分發給學生,當教師報出一個樹的名字后,學生就要從拼圖中找出相應的圖片,然后拼合成漢字。學生在此過程中發現樹木類的漢字大多都有“木字旁”,它們的讀音大多和聲旁有相似性。這樣學生就在游戲中漸漸發現了漢字形聲字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可組織學生自主設計拼圖,嘗試學習帶有草字頭、豎心旁等其他偏旁的漢字。
在學生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教師要適當地進行點撥,促使學生注意到漢字字形和字義之間的關系,促使學生注意到多音字、多義字的存在。這樣學生就會展開主動挖掘的活動,嘗試探究漢字的奧秘。
在小學語文漢字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識記漢字不僅能讓人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溝通,還能從中探索到中華傳統文化。這樣學生就能更深入地挖掘漢字的內涵,并逐步產生想要主動傳承中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參考文獻:
[1] 婁屹蘭.彰顯漢字文化內涵培養熱愛語言文字情感——試教部編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識字課《天地人》的感受[J].小學語文,2016(7):19-20,23.
[2] 陳一丹.彰顯漢字文化內涵,培養熱愛語言文字的情感[J].亞太教育,2018(8):46-47.
[3] 方海紅.體悟:挖掘語言文字承載的情感意義[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11(3):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