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斌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提升,并積極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促進其思維敏捷性提升,加強學生思維深刻性培養力度,幫助學生發散思維,從而能夠在日常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提升數學計算能力。基于此,本文對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思維能力
1 引言
小學是每個人成長的必經階段,也是教師發揮課堂實效的最關鍵階段。數學作為小學的核心課程,教師要抓住趣味性的教學內容,將實質性的數學教材合理的展現在學生眼前,牢牢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我們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利用有效的數學例題,才能激發學生智慧的火花,全方面的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2 數學思維能力的內涵
數學思維指的是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特定的思維,就需要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的時候可以將數字形象化、具體化,從而來形成數字運算。那么數學的思維能力就是在說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的時候可以熟練地運用數學思維,條理清晰,并進行豐富的空間想象,可以對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可以根據已知的知識來推理一些未知的數學問題,并且可以在學習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一種思維能力。想要形成這種思維能力就需要學生具備十分優秀的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良好的邏輯推斷能力,當然還有不可缺少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之所以在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主要基于以下幾點因素:首先,小學階段,數學這門課程是學生必須學習和掌握的基礎課程之一,如果在小學階段沒有打好這門課程的學習能力基礎,就很容易影響學生后續初中、高中的數學科目學習。其次,基于數學科目自身屬性:數學科目自身帶有邏輯性強、綜合性強的特點,其內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且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數學知識的內容更加靈活多變,注重學生對于實際問題的解決。因此,必須培養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具備一定的數學思維能力,來解決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再次,對于小學教師而言:傳統的教學方式方法已經在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背景下,嚴重影響了小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素質的提高。
4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對策
4.1 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其思維敏捷性提升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心,并且樂于動手操作,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依照小學生的心理特征來開展教學,利用實物或色彩鮮明的圖片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夠認真觀察教師所列舉的事物,并獨立自主地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并指導學生通過教學用具來動手操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思維敏捷性的提升。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口算能力的培養,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如“五分鐘小組賽”“一分鐘口算比賽”“看式子寫得數”“不讀式子只說得數”“讀式子說得數”等,達到提升學生口算能力和思維敏捷性的目的。
4.2 強化數學教學的模式,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
在教學“24時計時法”時,由于有的學生已經接觸過類似的知識,教師可以利用一個小故事進行課堂導入,讓數學基礎較好的同學帶領其他同學,從思想上感染學生。例如森林里有小松鼠和小白兔,它們約好了第二天7時整一起玩耍,它們相約在森林的小河邊見面。第二天小松鼠按照約定7時準時到了河邊,但是小白兔直到太陽落山了才來到約定地點。小松鼠氣憤地對小白兔說:“你真不夠朋友,我在河邊等了你一整天。”小白兔小聲地辯解到“對不起啊,小松鼠,我按照我們的約定到河邊了,只不過我以為是晚上7時。”這種有趣的課堂導入故事,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意識到12時計時法有時會出現誤解,阻礙朋友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教師可以就此引出24時計時法,擴展學生的邏輯知識,全方面地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4.3 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聯系起來,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
將數學知識有效的運用到實踐當中也是數學教學最終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起來,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運用與理解,使學生意識到數學學科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實用性以及真實性,而且學生在運用數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能力都能夠得到很大程度的鍛煉,有助于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比如說教師可以在小學數學課堂上舉一些實際生活當中的數學例子來幫助學生對數學知識有一個更好的理解,還可以設置一些日常生活當中的數學問題,引導學生運用邏輯思維來解決,以此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數學知識水平。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提出這樣一道應用題:養雞場分三次把一批雞投放市場,第一次賣出的比總數的1/4多200只,第二次賣出的比總數的1/3少150只,第三次賣出450只。共有多少雞投入到市場?在解決這道題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做一些相應的引導,引導學生用假設的思想方法來解決問題。不僅能夠讓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形象具體,并且還能夠通過解決問題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4.4 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營造良好課堂氣氛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加深,數學教師要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學習態度積極,樂于思考,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利用這一性格特點,給予小學生充分思考和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讓小學數學課堂學習變得輕松、愉快,在這樣的基礎上,建立小學數學課堂的良好學習氛圍。在和諧、輕松、平等的數學課堂氛圍中,奠定了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基礎。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先是指出了現階段我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所反映的問題,由此引申出在小學數學課堂,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并且由此提出了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幾點對策。希望通過本文的簡要分析,對于現階段從事小學數學教育的工作者,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 姜中偉.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J].中華少年,2018(36):189.
[2] 潘明明.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與提高[J].學周刊,2019(03):72-73.
[3] 陳發金.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