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紹紅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音體美學科的教學也受到了關注,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體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是小學美術教師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小學生由于受到年齡的影響,其心理和思維發展還不完善,此時的學生對于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興趣是其學習的主要動力。小學美術教師可以就這一情況,在開展教學時利用動畫資源、美術工藝制作和書法臨摹練習等方法來吸引學生,從而開展教學。
關鍵詞:動畫資源;繪本;美術工藝制作;小學美術
引言: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其開始追求的不僅是物質的滿足,對于自身的審美能力也希望有所提高。小學美術教學是其開始了解美、發現美、欣賞美的開端,如何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是當代小學美術老師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下面,我們將對這一問題進行探討。
1、利用動畫資源,激發學生探究學習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當學生對于學習的知識產生好奇和興趣時,就會更加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去。眾所周知,小學生喜歡看動畫片,這些動畫片都是聲音、圖像和動畫的有機結合,生動有趣,切合實際,所以吸引小學生熱情觀看。動畫片中的故事大多是童話、寫實、科幻等類型,其中童話類型的動畫片受到學生的普遍喜愛,像《西游記》《哪吒》《熊出沒》等都是學生常看的動畫片,小學美術老師在課前,可以利用多媒體將提前選取的動畫片段進行播放,使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例如,在學習三年級《森林王國》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熊出沒》這部動畫片中的片段,放映給學生觀看,然后引導學生回答問題:“在森林中有哪些小動物呢?你認為什么動物是獸中王呢?兔子有什么特征?松鼠有什么特征呢?”等,使學生帶著問題開始進入到本節課的學習中來,激發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的動力。還可以讓學生對自己喜愛的動物進行繪畫,讓學生養成大膽作畫、大膽制作的作風。發掘學生的創作潛能,培養其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熱愛動物的情感。
2、美術工藝制作,培養學生審美意識
小學美術是一門動手操作性較強的學科,工藝是小學美術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能促進學生眼明手巧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培養學生耐心細致、整潔而有計劃的學習習慣,訓練其使用手工工具的技巧,并懂得工藝美術在日常生活的作用,這對培養學生想象力、創造力、觀察思考能力、設計能力都大有益處。傳統的工藝教學,采用的是教師邊講邊操作,課堂的主體是教師,學生成為學習的觀眾,這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美術學科的特點,創設情意性的美術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在進行《剪紙故事》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播放一段由剪紙制作的影片,然后引入本節課的教學。多媒體中播放提前準備好的剪紙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剪紙的有什么特點,知道單色剪紙中對稱人物剪紙的特點,讓學生可以自己動手操作進行剪紙,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使其認識中國傳統剪紙的藝術特點,讓學生在學習剪紙的過程中,了解中國傳統剪紙,學會欣賞、珍惜、尊重、并有意識的保護我國的傳統民間工藝。
3、書法臨摹練習,養成學生良好性格
在傳統美術教學中,教師會采用臨摹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但往往只限于繪畫作品。其實,單純的“照葫蘆畫瓢”的臨摹方式,對于學生的創作力的培養意義不大。臨摹的最終目的在于讓學生學會觀察、審美,在借鑒他人的基礎上可以找到自己的發揮空間。與美術相關的書法的臨摹練習也是十分有必要進行的,中國文字的特殊性賦予其美感,“方塊字”不論是整體外觀還是內部結構都充滿了美感,筆畫之間、字體結構、轉折微頓,字與字之間的協調都充滿了藝術的美感。小學生年齡小,性格活潑好動。書法的臨摹練習,對其養成良好的性格習慣有著積極意義。臨摹練習需要學生靜下心來,一筆一劃的對著書法作品臨摹,對學生規范書寫有著積極作用。教師在學生臨摹完成后對于作品進行講解,對筆順、筆畫拆分講解,這樣對于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書法有的推動作用。由此可見,書法臨摹練習,在小學美術課堂有著許多優點,小學美術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的教學進度,在美術課中穿插書法臨摹練習。
總之,小學美術教學可利用的美術資源有很多,如何符合課堂教學、符合學生心理和年齡特點的美術教學是每位小學美術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之一,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總結動畫資源、美術工藝制作、書法臨摹等資源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應用,希望可以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可以養成其良好的性格,為其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孫力力. 動畫資源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 小學科學(教師版), 2017(11).
[2]余強. 淺談"嘗試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書法教學中的運用[J]. 課程教育研究, 20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