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春梅
摘 要:《港口企業裝卸實務》是現代物流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是融入課程思政的重要載體。為了有效地將課程思政融入港口企業裝卸實務專業課程教學,實現“雙輪驅動”,文章從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安排與思政案例、課程思政實施等幾個方面總結提出可行的做法,并付之實踐教學,旨在提高《港口企業裝卸實務》課程教學育人效果,以期為其他課程思政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港口企業裝卸實務 ; 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實踐
港口企業裝卸實務是我校現代物流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也是物流專業中級班學生進行頂崗實習前的最后一門課,是課程思政教育的重要載體。在全方位立體式的“大思政”教育的格局下,如何在港口企業裝卸實務課程中施行有效的思政教育,進行德育滲透,成為了課程教學中必不可少的話題。目前,對于港口企業裝卸實務課程思政的教學研究尚處在初步探索階段,為在課程一體化教學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的同時,將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更好的培育學生,本文通過挖掘課程本身的資源,精心設計了該課程的教學思政案例,以期為本專業的課程思政教學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課程目標
港口企業裝卸實務的課程目標分為專業目標和德育目標。課程專業目標為:①掌握港口現場操作機械的基本類型,能夠根據貨物類型,正確選用港口裝卸搬運設備使“貨-機”配置合理,實現港口碼頭現場操作的合理化、高效化、綠色化;②掌握港口危險貨物操作要領和應急處置方法,以把港口危險貨物操作安全隱患降到最低,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③會設計適合不同類型貨物的裝卸工藝方案和流程,提高港口裝卸效率,縮短船舶在港停時,從而提高碼頭泊位利用率、水平搬運機械周轉率。課程德育目標:在掌握港口企業裝卸實務專業知識的同時,以港口裝卸作業中成長的“大國工匠”、港口典型安全事故等為引領,使學生了解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良好的工匠品質和職業道德的港口專業技能人才。
2.教學內容的安排與思政案例
針對技工學校學生工匠精神及職業道德素養較為薄弱的環節,在課程的不同章節,結合相關港口大國工匠、港口作業典型案例等,設計思政案例,將專業知識和職業素養充分結合起來,旨在對學生進行工匠精神和奉獻精神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課程思政教學內容主要來源于幾個方面:
2.1港口杰出工匠的案例
在我國港口發展過程中,涌現出一大批能工巧匠,它們有的創新了碼頭裝卸工藝,有的創造了新的港口操作方法,有的發明了裝卸工屬具,例如,包起帆、孔祥瑞、許振超、曹志溪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有意識、有目的地介紹我國港口領域能工巧匠的先進事跡,激發學生的精益求精、潛心鉆研的工匠精神;鼓勵他們畢業后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創新創造,為我國港口的發展刻苦鉆研,頑強拼搏,無私奉獻。
案例一:“抓斗大王”包起帆
以介紹件雜貨裝卸機械、工屬具類型為思政融入點,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了解“抓斗大王”包起帆從一名普通的碼頭工人成長起來的高級工程師,致力于港口裝卸工具的發明創造20多年,開發了新型抓斗系列共140多種,廣泛應用于港口、鐵路、化工、軍工、河道等行業,多次在日內瓦布魯塞爾等國際發明展覽會上獲得金獎和銀獎的故事。讓學生感受老一輩港口人的做一行愛一行的赤子情懷;使學生認識到自主創新要從實際生產出發,為港口行業解決最迫切的生產實際問題,鼓勵學生將個人價值與國家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創新研究不僅要堅忍不拔、知難而進,還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
案例二:世界上最快的集裝箱裝卸紀錄創造者
以介紹集裝箱碼頭裝卸實務為思政融入點,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了解許振超的成長事跡,課前閱讀案例《世界上最快的集裝箱裝卸紀錄創造者》并參加在線討論,來感受我國港口技工高超的裝卸技能,使學生認識到老一輩港口技工的精益求精的工匠品質;使學生認識到港口技工不僅要完成當天港口裝卸量,還要不斷思索、不斷鉆研,追求更快、更安全的技術技能。
2.2港口事故案例
每一個港口事故案例背后都是一場悲劇,都牽動著眾多的港口工人的生命財產安全。通過典型港口事故案例的講解,不僅使學生更容易地理解港口現場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項,掌握港口危險貨物的特性和處置方法,也可以弘揚“廢墟上的逆行者”的不顧生命安危,甘于奉獻的精神。例如天津港爆炸事故、上海港港口工人窒息事件、大豐港港口貨物貨損事件等。
案例三:天津港爆炸事故
通過講述天津港爆炸案件的全過程,結合觀看視頻《 3D解析:天津爆炸事故消防員為何犧牲那么多》,宣貫港口經營作業必須遵守相應的國家標準、行業規范,并分析造成上百名消防員死亡的三大原因。通過課堂學習理論知識和觀看相關事故的視頻、報道,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安全的重要性,以培養學生的安全思維意識和對生命的敬畏,在當今社會,需要“廢墟上逆行者”的甘于犧牲的大無畏精神。
2.3思政教學內容還可以來源于學生的實操課
港口企業裝卸實務是一門實操性較強的專業課程,學校配備了物流專業實訓室。一方面在基本的操作中要嚴格規范操作,使學生增強安全意識,強化安全操作技能,培養學生嚴謹踏實、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另外,教師也可以根據實操內容對學生進行分組,要求小組的每一位學生都要積極參與,分工合作,共同討論解決實操中遇到的問題。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
表1是以《港口企業裝卸實務》第1版(孫錚、張明齊主編)教材為例,課程思政教學內容的具體安排,對幾個模塊蘊含的思政案例進行了詳細的設計,體現了港口企業裝卸實務課程本身的知識內容與其中蘊含的思政育人素材。
3.課程思政的實施手段
思政內容按照“網絡課程”的運行方式進行管理,思政內容與專業課內容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具體如下:在云班課平臺創建分組,命名為:港口企業裝卸實務課程思政。在學習專業知識時,將與思政結合緊密的視頻、案例素材等作為資源上傳至該組,學生在課前下載觀看資源,教師根據云班課平臺提供的數據可以清楚地看到學生是否有進行下載觀看學習。在課中,教師通過創造測試、頭腦風暴或調查問卷等形式的活動,通過專業課程為載體,滲透思政內容。教師可通過后臺導出的數據,分別可以看到學生通過觀看資源、參與活動得到的經驗值分數,該分數占期末總成績的10%。
4.教學效果及心得
4.1教學效果
通過對現代物流16級3個班級實踐應用,將思政教育滲透到專業課程課堂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①利用網絡投票問卷調查,學生反映在課程中融入專業思政教育資源,有助于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采用網絡課程平臺進行線上觀看視頻、閱讀文獻,進行討論,線下進行講解的授課方式非常適宜學生的學習方式。②其他任課教師反映較早進行課程思政的班級與其他班級相比,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以及班級整體精神面貌較以往有較大進步。③企業反饋的畢業生滿意度調查顯示,物流16級(中級班)畢業生在吃苦耐勞、工作專注度等方面交以往屆畢業生相比,有明顯改善。
4.2教學心得
在課程思政教育實踐的過程中,為了達到良好的育人效果,筆者總結了幾點教學心得體會:①思政主題要明確。在講述案例時,直接點名思政主題,不要含糊其辭;或以討論、作業形式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否則,可能出現“教師輸出”與“學生接收”信息不對稱。②課程思政不是思政課程,不能單純為了思政而思政。思政內容要與課程的知識點緊密結合,要讓學生逐步感受課程思政的魅力,達到循序漸進、潤物無聲教學效果。③教師要不斷充實自身的育人知識和提高育人能力,不斷豐富思政教育資源。挖掘專業課程思政資源是每一位教師的必修課,思政資源要不斷的更新及動態的調整,以符合學生教育的不斷變化的需求。
5.結語
不斷挖掘專業課程蘊含的豐富的思政教育素材,專業課程教師只要用心、用情,就一定能把“課程思政”的理念吃透、踐行好。另外,我們應根據技校學生對思政教育的個性化需求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使課堂專業教學和思政教育“雙輪驅動”,為學生進入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胡陽,石立瑩,李梅. 醫學微生物學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及評價方法[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3): 476-479.
[2]王政. 專業課教學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J]. 遼寧警專學報, 2007(4):83-85.
[3]楊晶凡, 王利麗, 陳隨清. 課程思政在《中藥商品學》教學中的實踐探討[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8, 10(33):63-65.
[4]音建華, 余志良, 裘娟萍. 在“微生物學”課堂教學中立德樹人[J]. 微生物學通報, 2018(3):66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