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月安
摘要:目的:探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護理要點及護理效果。方法:納入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6月90例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組,對照組施行基礎服務,護理常規聯合心理干預組施行護理常規聯合心理干預。比較結果。結果:護理常規聯合心理干預組滿意值、心理的評估質量、心功能的評估水平、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量問卷分數方面相較于對照組更好,P<0.05。結論:心力衰竭者實施護理常規聯合心理干預效果好,可改善心理的評估質量、心功能的評估水平。
關鍵詞:心力衰竭患者;心理護理要點;護理效果
心力衰竭有胸悶等表現,嚴重影響軀體功能和心理健康,明顯降低健康水平和患者自理能力、生存質量,經有效護理和治療是促使病情好轉的關鍵和滿足患者需求、改善生活質量關鍵[1]。本研究分析了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護理要點及護理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6月90例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組,護理常規聯合心理干預組男、女例數分別25例和20例。年齡54-79歲,平均(63.24±2.78)歲。對照組男、女例數分別24例和21例。年齡54-79歲,平均(63.01±2.21)歲。兩組一般資料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施行基礎服務,主要是日常用藥、口頭介紹注意事項、皮膚和口腔等的常規服務。護理常規聯合心理干預組施行護理常規聯合心理干預。(1)以溫和的方式和患者交談;(2)耐心傾聽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訴;(3)真誠地與心力衰竭患者溝通,交流時保持對心力衰竭患者說話內容的興趣;(4)尊重患者,站在心力衰竭患者的角度考慮問題,盡最大限度滿足患者需求和體會患者的心情。每次護理半小時[2-3]。(5)心力衰竭患者也需要關注生活方式。生活護理的內容主要包括生活環境和睡眠。良好的環境使患者快樂并促進疾病的恢復。注意患者的睡眠護理,白天避免過長時間睡眠,養成晚上定時睡眠。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滿意值;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量問卷分數(分值越高越好);護理前后心理的評估質量、心功能的評估水平。
1.4統計學方法
SPSS22.0軟件統計,t、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標志。
2結果
2.1兩組滿意值分析
護理常規聯合心理干預組滿意值更高,P<0.05。如表1.
2.2護理前后心理的評估質量、心功能的評估水平分析
護理前兩組心理的評估質量、心功能的評估水平接近,P>0.05;護理后護理常規聯合心理干預組心理的評估質量、心功能的評估水平優于對照組,P<0.05。如表2.
3討論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身心功能低下,加上患病影響,多數患者心理狀態不佳,存在焦慮抑郁情緒,依從性不高,經心理護理可減輕患者心理障礙,使其更好配合臨床治療,感受到來自醫護人員的關懷,提高遵醫行為,改善預后,提高生存質量[4-5]。
本研究中,對照組施行基礎服務,護理常規聯合心理干預組施行護理常規聯合心理干預。結果顯示,護理常規聯合心理干預組滿意值、心理的評估質量、心功能的評估水平、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量問卷分數方面相較于對照組更好,P<0.05。
綜上所述,護理常規聯合心理干預在心力衰竭護理中的效果確切,可改善心理的評估質量、心功能的評估水平。
參考文獻:
[1]蔡青.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緒及心功能影響的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18):138-140.
[2]戴霞玲,馬彩艷.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依從性及SAS、SDS評分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24):148-150+154.
[3]雷春燕.心理護理模式的構建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睡眠障礙患者的影響[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6(09):110-112.
[4]徐雪梅,湯朕.心理護理對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評價[J].轉化醫學電子雜志,2016,3(07):110-111.
[5]于少英.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在擴張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