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東展
摘 要:學生在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是思維養成的關鍵時期,雖然這個時期的學習要求沒有那么嚴格,但是作為老師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況也不能掉以輕心,這個階段培養好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是至關重要的,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利用趣味教學方式來抓住學生的興趣,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從課堂導入著手誘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技巧,教師還可以開發數學游戲,通過勞逸結合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
關鍵詞:趣味教學;小學數學;教學實踐
隨著新課改和教學理念的不斷推進,小學數學的教學觀念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從傳統教學過程中僅僅關注學生學習成績轉變到如今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提升。然而在小學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阻礙學生的學習進步。學生對數學缺乏足夠的興趣,學生課堂學習效率不高,學生沒有足夠的自制力來花時間學習。針對這些問題,筆者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驗,談談如何將趣味教學帶入到小學數學的教學實踐中去。
一、趣味導入,誘發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存在好奇心強的特點,對陌生的事物充滿了求知欲,如果能夠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生就會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學習效果也會非常明顯。要想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要多搜集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東西,然后在課堂的教學中將這些東西結合到數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這樣可以有效的抓住學生的眼球,不會因為學習的枯燥而分散學生注意力,也減少了老師過多的強調課堂紀律而花費的精力和時間。
例如,在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這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故事導入的方式,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對于“西游記”充滿興趣,老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個興趣點然后將西游記的故事結合本課教學內容進行課堂導入,如唐僧師徒四人在西天取經取經的過程中,走到了一片荒山野嶺之中,唐僧這個時候饑渴難耐,悟空就出去找吃的,跑了很遠的路才找來六個蘋果。八戒這個時候就很貪吃,看到蘋果自己先忍不住了,悟空這時候制止了他,就想考一下八戒怎么將六個蘋果公平的分給大家,然后把這個問題交給學生,如何幫助八戒公平的分蘋果,學生一定會說出一人先分一個,然后剩下的那兩個每人分一半。然后老師可以告訴學生這樣分完全正確,一人分一半也就是每個人分到這個蘋果的二分之一,這正是我們今天所學的重點知識分數的問題。
二、動手實踐,幫助理解
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能力發育不健全,理解能力不夠全面,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將知識通俗的傳授給學生,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在學習數學的時候勤動手多思考,這樣解決的問題才會更有效果,也能培養學生的手腦協調能力。將自己學到的知識和廣泛的運用于現實生活中。
例如,在學習“分數之間的運算”這一知識點的時候,讓同學們各自取出一張長方形的紙張,然后沿中線將其對折,在中線下面那部分用筆涂出陰影,然后告訴學生陰影部分肯定是長方形的二分之一部分,然后提問學生陰影部分的二分之一會是整個長方形的幾分之幾呢,然后引導學生將陰影部分對折,再將白色部分也對折一下,將整張紙展開會發現陰影部分的二分之一就是整個長方形的四分之一。由此可見,在學習幾何的問題時,適當的引導學生進行動手操作會有效幫助學生理解問題,如果單從教師表達并不一定會使每個學生都能理解相關知識。
三、融入游戲,增強體驗
在小學階段的學生,愛玩是他們的天性,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設計很多和數學相關的游戲來幫助學生學習,讓學生在學中玩,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進來,感受一下集體的溫暖。通過游戲的方式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轉變他們的觀念,學習數學并不是一個枯燥的過程。數學是有很多樂趣的。
例如,在學習倍數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設計與倍數相關的游戲,先從班級里找一些學生出來,然后讓他們按照隊列站好,告訴他們從隊列排頭依次開始報數,報數的學生在遇到七或者七的倍數的時候不能報出來,必須馬上大聲說出這些數字后面的數,如果出現錯誤的學生則要出來給大家表演一個節目。相信通過這個游戲可以很好的活躍課堂氣氛,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生動的體會到倍數的計算,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讓學生在游戲中找到學習這一課的樂趣。在這一活動過程中我建議老師和學生一起參與進去,這樣可以加深師生之間的感情,加強師生互動。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緊隨新課標教學目標,進行合理的教學安排,在教學中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將新穎創新的教學方法運用到教學實踐中,積極引導學生,采用靈活導入的課堂教學,保證學生課堂效率,鼓勵學生積極動手來探索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設計游戲環節,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在教學中還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營造一種民主開放的師生關系。
參考文獻:
[1]王麗艷.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研究[J].才智,2013(23):126.
[2]常葉忠.趣味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