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歷史既是一門有趣的學科,也是一門讓人終身受益的學科。通過歷史教學,不僅可讓學生掌握正確學習歷史的方法,也能使學生積累一定的歷史知識,更能讓學生了解中國歷史重要的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由此可見,歷史教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當前我國歷史教學卻存在效率低下的現(xiàn)象,不僅直接影響了學生歷史知識的掌握與積累,也大大地降低了學生的歷史成績。而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歷史教學中存在諸多丞待解決的問題。因此,下文從多個角度深入分析了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應對歷史教學問題的有效措施。旨在為歷史教師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從而提高歷史教學效率。
關鍵詞:歷史教學;問題;有效措施
一、歷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課堂氣氛沉悶
現(xiàn)階段,在我國歷史教學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其中較為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課堂氣氛過于沉悶。如果這一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和改善的話,不僅容易使學生對歷史學習產(chǎn)生厭惡和抵觸心理,也會直接影響歷史教學的質(zhì)量與效率。(因課堂氣氛沉悶會降低學生的參與度,而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是決定課堂教學質(zhì)量與效率高低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課堂氣氛沉悶會直接影響歷史教學質(zhì)量與效率。)造成歷史課堂氣氛沉悶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師生之間缺少互動。第二、采用的教學方法老舊、單一。目前,部分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依舊采用的是滿堂灌教學方法或者填鴨式教學方法。而滿堂灌教學方法和填鴨式教學方法則極易使課堂氣氛沉悶。因滿堂灌教學方法和填鴨式教學方法通常是教師主導課堂,學生被動聽課,導致學生在課堂中很少有機會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意見,致使課堂氣氛沉悶。
(2)歷史教師忽略了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建立
師生關系指的是教師與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通常包括了彼此相互對待的態(tài)度、彼此所處的地位與作用等。同時,師生關系既是一種特殊的人際關系與社會關系,也是教師與學生為實現(xiàn)教育目標,以各自獨特的身份和地位通過教與學的直接交流活動形成的多層次、多性質(zhì)的關系體系。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建立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具有以下益處:第一、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使學生快樂的學習,更快的進步。第二、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學生主動與教師溝通,改變對教師角色的認識,并做到正確對待教師的批評與表揚、從教師的角度看問題、禮貌對待教師等。第三、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調(diào)動教師與學生雙方的創(chuàng)造性與積極性,有助于生動活潑、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形成。
但目前部分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均出現(xiàn)過忽略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建立的現(xiàn)象,而這一現(xiàn)象不僅會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使學生對教師對教師產(chǎn)生生疏感與畏懼感,不利于教學內(nèi)容的順利開展;也會嚴重影響歷史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zhì)量。而造成歷史教師在課堂中忽略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建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如今,由于社會對教師更高的要求,導致教師自身工作任務的繁重。而繁重的工作任務使的教師沒有空余的時間去建立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樣久而久之,教師就忽略了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建立。第二、在應試教育體制影響下,學校教育強調(diào)升學率,導致“升學指標”成了教師教學的主要任務。而教師為了能夠更快地完成“升學指標”常常會忽略了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建立。
二、應對歷史教學問題的措施
(1)活躍課堂氣氛
活躍的課堂氣氛不僅能夠營造一種具有感染力的教學情境,也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更能為教師順利進行歷史教學創(chuàng)造積極的條件。而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想要活躍課堂氣氛,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創(chuàng)設懸念引發(fā)課堂氣氛。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創(chuàng)設一些帶有懸念式的、帶有挑戰(zhàn)意味的情境,能夠有效活躍課堂氣氛。第二、運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如小組合作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方法、游戲教學方法等。
(2)建立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
歷史課堂教學是一種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是師生之間通過活動進行情感、能力、興趣的心理交流。所以,歷史教師想要讓學生喜愛上歷史,主動學習歷史、探究歷史,并以此提高學生的歷史成績以及歷史課堂教學效率,前提條件就是需要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建立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同時,古人也曾說過:“親其師而信其道,而信其道才能好其道乃至行其道。”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才能取信于學生,在學生面前享有較高威信的同時,使學生對其產(chǎn)生信賴感、親近感,并樂于接受教育。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見,在歷史教學中建立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那么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如何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呢?以下提出幾點建議,僅供參考。第一、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因歷史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所以,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轉變傳統(tǒng)、老舊的教學觀念,運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教學方法,以此建立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第二、正確對待學生所犯的錯誤。春秋末期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散文家、軍事家左丘明撰寫的《左傳?宣公?宣公二年》曾記載:“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學生犯錯是難免的。而對于犯錯誤的學生,作為教師千萬不要歧視他們,要正確對待他們所犯的錯誤,給他們改正的機會。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改正錯誤,也有利于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建立。第三、關愛學生。俗話說的好:“感人心者,莫過于情,暖人心者,莫過于愛。”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有讓學生體會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愛,才能拉近自己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當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被拉近,學生才會主動親近教師,從而有助于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建立。
參考文獻:
[1]劉作濤.歷史教學中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黑河教育,2012(07):48.
[2]李愛篤.審視與優(yōu)化:歷史課堂教學策略再省思——“探索新時代歷史教育——核心素養(yǎng)與教學改革”全國學術研討會聽課隨想[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8(17):37-40.
[3]康蓓蓓. 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A]. 《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5年8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北京恒盛博雅國際文化交流中心,2015:1.
[4]李吉英. 如何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淺談[A]. 《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Study journal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teaching).2012年5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Study journal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teaching):北京恒盛博雅國際文化交流中心,2012:2.
作者簡介:
張培俊,出生年月:1996年10,11日,性別:男,民族:漢族,籍貫(精確到市):廣東省汕頭市,學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歷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