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國
摘 要: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軟實力,更是一個企業長久發展的硬杠杠,不但能夠凝聚人心,使企業持續發展,更能夠為企業實現百年基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沒有文化的企業會變得松、散、軟,好的企業文化可以凝聚人心、凝聚團隊、凝聚力量,為在企業的員工樹“魂”,為整個社會樹立良好形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關鍵詞:企業文化;價值觀;傳統文化;形勢教育
企業文化也應該在新時期順應時代發展,緊緊圍繞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結合企業在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所創造具有本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形態。在文化觀念、價值觀念、企業精神、道德規范、行為準則、歷史傳統、企業制度、文化環境、企業產品等方面緊緊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去努力奮斗。
一、新時代企業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主要價值觀,能夠將各種內部力量統一于共同的指導思想和經營哲學下,匯聚到一個共同的方向,具有導向功能。例如,如勝利油田打造的“從創業走向創新,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文化精神,充分發揮了企業文化的導向作用,使企業職工自覺把企業目標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有力地促進了經濟建設的發展。
2、企業文化形成的文化觀念,能夠減少企業內部的摩擦和消耗,形成良好人際關系,具有凝聚功能。例如,勝利工程公司渤海鉆井總公司在鉆井生產過程中總結提煉的家文化,將家庭觀念引入隊伍管理,形成了心齊氣順家和的良好氛圍,讓職工以隊為家,把隊伍發展比作家庭的發展,更好地將職工群眾的心連在一起、勁使在一處。
3、企業文化營造的文化環境,可以增強職工的榮譽感和責任感,使職工自覺維護企業的聲譽。例如,在上世紀60年代石油大會戰中逐步培育形成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已經成為石油人為之自豪的精神力量。
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理論和實踐問題,倍受管理專家企業家的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在實踐中求發展,已經成為企業精神文明重要組成部分。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新時代如何更好地建設企業文化
1、企業文化建設不能偏離黨的領導。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企業文化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要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黨領導人民在進行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正是有了這一強大精神力量的凝聚和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才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奮勇前進;也正是有了這一強大精神力量的支撐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更加充分地展現出旺盛生命力。因此一個企業的發展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必須將黨的建設融入到企業發展中去,用先進的思想和文化去引領企業文化建設,帶領全體干部員工在新時代展現先作為、實現新創造、構建新環境、實現新跨越。
2、企業文化建設要汲取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華民族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偉大的民族,就在于我們有5000多年的文明歷史,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不僅為自身提供了豐厚滋養,而且為人類作出了卓越貢獻。要把企業文化植根于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以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為養料,吸取文化內核,將豐富的、具有規律性的管理思想代入現代企業管理中來,突顯企業的中國特色。從古典四大名著《紅樓夢》中我們可以從王熙鳳那里雪管理。從儒家思想里我們可以學到“重民、愛人”的思想。從道家學說里我們可以學到“無為而治”。以管理制度為核心是法家學的根本思想。同時,我們也要吸取企業內部不同觀點,大膽拓展新的文化內涵,但決不能讓錯誤的東西、腐朽的東西、落后的東西滋生蔓延,營造風清氣正的文化生態。
3、確立以人為本的方針政策,堅持為職工服務。必須牢固樹立宗旨意識,為職工服務,始終把職工利益擺在最高地位,讓企業文化惠及全體職工。企業文化建設宗旨是樹立企業精神,提高職工素質,建設企業精神文明。以人為本建設企業文化是企業利于不敗之地的根本保證。企業管理歸根到底是對人的管理。人是企業之魂,不論什么制度,工廠的財富都是直接由工人來創造財富的。因此建立以人為本的氛圍就成為當今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4、強化形勢任務思想政治教育,發揮黨、政、工、團的協同作用。建設企業文化離不開思想政治工作,要對職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增強主人翁責任感,維持對員工的精神激勵,提高其工作的主觀能動性。黨、政、工、團組織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各自肩負著重要作用和任務,及各司其職,又協同配合,共同為企業文化作出努力。
5、強化形勢任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企業文化把人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把人作為企業發展和振興的動力,這正是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范疇。從企業文化的構成來看,企業精神的培育也好,企業價值觀的形成也好,以及其他內容的構筑完成其核心是關心人,尊重人,理解人,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遵循的原則,因此建設企業文化離不開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者要以思想政治教育入手,以企業文化建設為依托,把企業改造成具有現代企業氣息的新型經濟體,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把培育企業精神作為首要任務,要對職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增強主人翁責任感,維持對員工的精神激勵,提高其工作的主觀能動性。
6、要完善企業文化建設的政策,要改變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的等、靠、要。即:等市場好轉,靠上級優惠,要政策傾斜。必須完善企業文化建設的政策法規,用政策法規的約束力量保證企業文化建設的順利進行。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管理行為,是企業自身的責任,企業管理者應該看到這一點,努力克服官僚主義意識,提高管理和經營意識,從企業的大局來看待企業文化建設,在企業決策中積極制定各項有利于企業文化建設和發展的物質和政策保障制度,促進企業文化的形成。
7、發揮黨、政、工、團的協同作用。黨、政、工、團組織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各自肩負著重要作用和任務,及各司其職,又協同配合,共同為企業文化作出努力。毋庸質疑,黨政組織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對企業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企業精神的培育,企業建設方面等都具有直接責任。群眾組織在企業文化中則具有特殊的推動作用,如工會組織可以加強教育引導,努力培育職工的主人翁責任感,幫助職工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為社會和企業的整體利益而忘我勞動,艱苦奮斗,為企業多做貢獻??梢砸婪ňS護職工的民主權利,組織職工民主管理企業,參加企業決策和管理,監督企業各級干部,行使自己當家做主人的權利,可以組織職工開展合理化建議,做好先進模范的評選和表彰工作,可以組織職工開展健康有益,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可以保障職工的生活福利,共青團組織則應擔負起塑造未來企業文化的重任,發揮企業中的導向作用,提高青年工人的整體素質水平,充當企業文化建設的生力軍,應該加強對新職工和青年職工的培訓和教育,使他們感受到企業文化熏陶,應該積極弘揚企業精神,宣傳現有企業文化,如組織演講,征文比賽,選樹先進典型,推廣先進經驗等。
三、結束語
新時代、新征程,新時代的企業文化要具有新時代的特征,緊緊圍繞新時代部署要求,積極探索、勇于實踐,為實現企業文化發展與時代對標、與先進生產力對標而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黨的十九大輔導讀本
[2]勝利油田企業文化手冊(20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