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杰 蓋曉娜
摘 要 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關鍵,直接影響著培養學生的質量,本文針對現有的應用型本科和中職升本學生一體化教學中,為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多樣性和統一性,提出制定注重基礎,強化工程實踐能力,瞄準科技發展前沿,深化企業合作,改變教學方法,改變教學內容,構建模塊化教學課程新體系。
關鍵詞 實踐技能 課程體系 應用型人才培養 模塊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7.029
Research?on?the?Reform?of?Course?System?to?Strengthen
the?Training?of?Engineering?Practical?Ability
SONG?Meijie,?GAI?Xiaona
(Institute?of?Electronic?Information?and?Automation,?Guilin?University?of?Aerospace?Technology,?Guilin,?Guangxi?541004)
Abstract The?construction?of?professional?curriculum?system?is?the?key?to?cultivate?applied?talents?and?directly?affects?the?quality?of?students.?In?order?to?realize?the?diversity?and?unity?of?applied?talents?cultivation?in?the?integrated?teaching?of?applied?undergraduates?and?upgraded?students?in?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s,?this?paper?proposes?to?lay?stress?on?foundation,?strengthen?engineering?practice?ability,?aim?at?the?frontier?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development,?deepen?enterprise?cooperation?and?change?teaching.?Methods?of?teaching,?change?the?content?of?teaching,?build?a?new?system?of?modular?teaching?curriculum.
Keywords practical?skills;?course?system;?applied?talents?training;?modularization
課程體系中的課程設置,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是人才培養的主要載體,決定著培養學生的質量,課程體系中專業課程的教學承擔著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以及工作能力的培養的主要任務,[1-2]應該緊跟科技前沿及市場需求,是實現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一項關鍵工作。
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取得了較大發展,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不同層次的教育之間已經能夠一體貫通,很多中職生通過一定的考試選拔可以進入本科學習,這是職業教育的一大進步,我校屬于應用型本科院校,但有部分學源是中職升本生,這使我校電子專業一體化教學過程中,為保證人才培養扎實的基礎和課程設置的靈活性,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多樣性和統一性,需要改革課程體系,加大綜合實踐技能的課程比例,加大企業深度合作,提出制定注重基礎,強化工程實踐能力,瞄準科技發展前沿,針對企業用人需求,改變教學方法,改變教學內容,構建模塊化教學課程新體系。
1?以模塊化課程建設為核心,深入開展教學內容改革
以我校電子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為指導,根據課程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將課程分為職業前導課程模塊,專業技術課程模塊,崗位綜合實踐技能模塊?。
(1)基于職業前導的課程模塊:電子行業日新月異,可以說是飛速發展,對于初入大學校園的學生,未來從事怎樣的工作內容還是懵懵懂懂,因此在通識課、專業基礎必修課程的基礎上增加企業培訓課,這部分內容設置在大二之前完成,改革職業規劃和專業導論課程內容,讓學生對所在的行業和專業有個較深入的認識,企業和教師共同制定教學內容,校企雙方共同授課,企業授課可以通過講座的形式,使學生對后續課程學習有個初步的認識,需要具備哪些知識,使學生帶有目的去學習,去選擇自己的專業研究,企業主講校內實施,所以在入學后需要給學生設置一些職業前導課程,讓學生有個初步的職業規劃。
(2)基于專業技術的課程模塊:改革專業技術課程,專業技術課程的學習安排在大三階段,能夠使學生掌握初步的專業技能,為后續的崗位工作提供必要的知識準備,經過前兩年的基礎學習,學生對所在的專業和相關企業有了初步的認識,對自己的學習研究興趣也具有較清晰的認識,這時可以將課程設置多樣性,將每個專業分成幾個模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著力發展特長,這部分課程需要增加企業的前沿和工程案例,結合企業中的工程內容問題,根據每個方向模塊設置實踐課程,由企業教師主講,校內優先選擇具備企業學習經驗或者具有相關項目研究的教師,學生可以直接參與到項目中。
(3)基于崗位工程技術的課程模塊:改革畢業設計和崗位綜合訓練課程內容,這部分課程設置在大學最后一個階段,需要一年的時間,此階段學生除具備崗位技能,專業技能之外,還需要增加工程實踐能力,通過項目法教學來完成,項目的選擇需要來自企業的實際項目,建立企業和校內教師雙師形式,課程由企業和校內老師協商設定設計內容,企業老師為主導,校內教師督促學生制定相應的工作計劃,工作進程,通過設計工程項目解決方案,或者通過軟件仿真或硬件制作,最終解決工程實際問題。通過改變該類課程使學生掌握實際問題的需求分析能力、設計方案能力、工程實施能力、最終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和團隊協作的能力。使學生更早接觸更加深入的了解行業企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進行職業規劃的能力,縮短畢業到上崗的銜接時間。
2?多方協同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改革
實踐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根本,為保證校內學習和企業項目實踐教學的質量,做好教學銜接,[1][3]我們還需要多方協調合作,近幾年根據應用型本科教學目標對實驗教學進行了系列改革,減少了驗證性實驗,增加設計性實驗,但針對中職生和高層次的應用本科兩個層次間實踐教學一體化研究欠缺,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實驗教學中發現學生動手能力懸殊,中職升本的學生動手能力偏強,而應用型本科生源的學生動手能力較弱,?實踐過程中發現有的同學只是在觀察別人操作,實驗內容不夠熟悉,實驗儀器的使用不夠熟練,學生的基礎薄弱,還是不能更好的執行設計,很多同學給定參考方案后也是照搬,甚至驗證性的實驗也不能夠完成,整個實驗過程收獲甚微,所以要改變現狀需要多方改進。
(1)建立注重實踐能力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相適應的考核形式。考核標準的設計決定了學生積極性,需要教師多方法多方位的進行考核,在考核方法上引入評比機制,通過小組內自評,小組間評比,教學模式成績也要結合現有的考試制度,學生得成績可以由考試成績和平時組織教學過程中得成績兩部分構成,學生最后的成績由期末考試和學習過程中的每個項目學習成績構成,后期可以根據學習效果來適當調整成績構成比例。
(2)改進實驗資源,將實驗內容和企業實際緊密相連,密切關注科技發展前沿和新技術行業動態,增加企業實習時間外,還需在實驗組織環節上進行改進,對實驗平臺進行相應的改進,將一些生產實際用到的新技術引入到實踐教學中,就要結合實驗中心以有的設備,引進一些新的實驗設備資源,同時加大建設仿真實驗平臺,編寫相應的實驗課件,通過仿真讓學生能夠有一個直觀的認識,改變以往實驗過程中老師示范操作占用很多時間,甚至需要分組演示,有限的時間導致實驗效果不好,當引進仿真實驗平臺后,學生可以自己操作仿真和設計,針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能夠通過軟件分析和實際操作更好的理解原理,兩者結合分析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實驗中,在實驗內容設計上進行修改增加企業項目相關度,保證學生在學習完該門課程后對后續的學習具有知識遷移的能力。
3?結束語
通過與電子相關企業深入融合,通過校企雙方共建職業前導課程模塊,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崗位綜合實踐技能模塊,建設教學實踐平臺,更新考核機制,多方協同開展教學,以電子行業的人才需求為導向,建立一個“專業理論與實踐能力融合、?專業基礎與科技前沿并重、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學習研究方向、多方因素協同教學”?專業課程新體系。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高水平和個性發展需求,解決人才培養與企業社會需求脫節的普遍問題,[4,5]實現專業學習與企業需求的合理銜接。
參考文獻
[1] 楊武軍,郭娟.面向“卓越工程師”培養的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C].教學管理與課程建設學術會議,2012.
[2] 李祖林,姚勝興,陸秀令,et?al.面向卓越工程師培養的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與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5(17):127-128.
[3] 劉景艷,張偉.面向卓越電氣工程師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研究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4(33):110-111.
[4] 高莉.基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校企合作培養模式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7(24):86-86.
[5] 鄭曉玲.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質量.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