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衍坤
【內容摘要】《體育課程標準》提倡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通過教師的耐心指導、輔導,使學生通過觀察、實踐、反思、參與和合作等學習方式,以此來達到教學目標,讓學生體驗到體育的樂趣。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去探究,在學生探究的欲望下,加上教師不斷地適時點撥,達到師生、生生之間的和諧配合,在輕松愉悅的教學情境中達到教與學的共鳴。優秀的體育教師要積極營造一種新型的教育教學雙邊活動,使得教師和學生得到和諧而充分的發揮。
【關鍵詞】有效互動 快樂體育 激勵競爭 尊重
《體育課程標準》提倡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通過教師的耐心指導、輔導,使學生通過觀察、實踐、反思、參與和合作等學習方式,以此來達到教學目標,讓學生體驗到體育的樂趣。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情境、教學課時不變的情況下,尋找最佳的教學方法,通過體育課堂教學效率,達到完成教學目標和任務。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去探究,在學生探究的欲望下,加上教師不斷地適時點撥,達到師生、生生之間的和諧配合,在輕松愉悅的教學情境中達到教與學的共鳴。優秀的體育教師要積極營造一種新型的教育教學雙邊活動,使得教師和學生得到和諧而充分的發揮。
一、賞識性評價,提高互動成果
實際的體育教學中,經常會出現教師做完一個示范動作后或讓學生自主練習后,老師請學生做動作示范時,學生極易出現你讓我、我讓你的局面。這是教師要及時調節課堂氣氛,采用賞識性、激勵性評價,讓學生積極參與。如“剛才我看到你的動作既干凈利落,又漂亮到位,給大家示范一下!”“哪個同學愿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給大家表演一下?”等。教師對學生評價時,豐富多彩、富有激勵性的語言能大大調動學生參與的好奇心。對于動作不規范的學生不要進行挖苦、諷刺和模仿,挫傷他們參與的熱情。同樣身體語言也要控制,搖頭、擺手等消極性的動作會讓學生產生挫敗感。要多加鼓勵,善于發現學生的進步。在學生個人練習時,老師要加以指導,給予肯定鼓勵,提高其自信。
二、創設情景,引導學生思考
教師要學生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針對一些感興趣的話題展開,從而更深刻的了解體育內在的思想。教學中不僅僅是注重講授體育知識,還應該積極引導學生結合體育知識對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進行反思、探究,其中蘊含的體育思想、體育的教育功能諸方面。如:在教學隊列隊形一課時,學習的內容單調,學生又不易接受。對于剛上一年級的孩子,幾乎沒有站隊的概念,學習起來難度較大,往往下大力氣。針對這一難點,結合內容我創設了“小猴子參軍”的教學情境。老師講述“小猴子準備到森林部隊參軍,卻不知道該站在哪里?原來森林部隊要分紅、黃、藍、綠軍種,眼看部隊馬上要出發了,小猴子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小猴子該怎么辦?”此時我拿出事先準備的紅、黃、藍、綠的小紅旗,讓孩子們挑選自己喜歡的一種顏色,并且按照顏色進行站隊。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經過“聞一知十”、“迅速站隊”等多種隊列隊形的游戲練習,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和興趣。
三、通過競爭、互評,增加課堂氛圍
在教學中,除教授一些專業的體育技能外,還可以開展一些相關的分組游戲、比賽,以及組內互相評價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適時的結合競賽、游戲等作為教育教學中的“調味劑”,不但可以極大地調動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還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組內互評時,要引導學生多用激勵性語言,這樣有利于促進團隊協作。如在《趣味跳》一課中,我讓同學們分組拿呼啦圈擺圖形,進行組與組的比賽。在練習、比賽過程中,如何能最快、最穩地跳過各種圖形,需要組內學生合作、探究、互相評價指正。但教師應當注意傾聽學生如何評價,禁止使用粗魯的語言,鼓勵學生盡量用激勵性語言。這樣組內學的快的同學會盡力幫助學得慢的同學,從而共同進步,更好地與他組競爭,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全程參與,與學生共同學習
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教師要認真組織學生活動、耐心指導、全程參與,盡最大可能參與指導能力和技術相對薄弱的小組和學生。通過指導,教師可第一時間在活動中發現學生存在的失誤,加以適時輔導、及時糾正,不斷增強其提高技術動作要領。如在教學“跑”一課中,我是這樣設計的:在學校操場,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教師先扮演老鷹,學生扮演小雞,老鷹追小雞跑,對跑得慢的學生可以放慢速度追逐,也可以邊跑邊鼓勵、評價學生,或指導學生怎樣才能跑得快,最重要的是跟學生打成一片,讓他們真正放松,體驗到快樂。
五、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進步,促進互動效果
在體育教學評價過程中,教師不能只看學生的學習效果,更重要的是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進步,還有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尊重每個學生的不同成果。教師應適時把握學生的課堂中的一個個小小的片段,合理的加以運用,不斷增強互動的效果。不得不承認由于學生之間年齡、心理、性格等方面的差異,教師對每個學生提出的具體要求要各不相同,因材施教,從不同的方面去關注他們,愛護他們,開導他們。要善于發現學生細微的進步,從而使有效地師生互動能夠延續下去。
六、組織豐富多樣的課外活動,擴展互動舞臺
課外活動是體育課的延伸,是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一定體現與養成方式。活動要有激情,要更加注重師生共同參與。如學校建立田徑隊、籃球隊、排球、足球、武術等興趣小組,教師要引導學生共同參與、互相學習、競爭、評價,不斷培養他們的特長和興趣,更好地搭建起師生溝通交流的橋梁。可以適當的安排一些競賽,如“小荷杯”排球比賽,“我班最行拔河比賽”,必要時可以和兄弟學校進行交流比賽,激發學生學好體育的自信心;還可以安排學生與本校教師之間進行體育項目交流切磋,極大地增強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感情。以此來激發學習體育的興趣,增強學好體育的信心。
體育教師要充分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探究欲望,加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教學互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這樣學生才能在快樂的體育課堂上學到知識,才能正確引導學生增強體質。
(作者單位:青島膠州市里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