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
摘 要:閱讀是語言輸入的一項重要活動,對提高外語學習者的語言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新單詞,鞏固語法,了解目標國家的社會和文化特征,而且幫助學生利用掌握的詞匯提高語言輸出能力,按照外語寫作模式,更好地適應跨文化交際等。本文對小語種法語專業教學的改革思路進行了探討,根據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對今后的法語教學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高校教學;小語種;法語專業;閱讀模式;初探
一、研究背景
我校法語專業本科教學開始于2009年,其目標是要培養法語應用型人才,即使用法語在一般性的外事活動中進行溝通交流。因此,打造學生良好的語言應用能力一直是專業努力的目標。而閱讀作為一項重要的語言輸入活動,對外語學習者語言能力的提升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既能夠幫助學生認識生詞,鞏固句法,了解對象國社會和文化特點,也有助于學生語言輸出能力的提升,掌握詞語的使用,遵循外語寫作模式,更好地進行跨文化交際等。但同其他大多數高校相同,我校法語專業的泛讀課程課時數十分有限,每周僅2課時,很難在短暫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安排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另外,學生在學習中的一些特點,如自覺性不夠高,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等,也對教學效果產生影響。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學生對于泛讀課程也有著一定的認識和期待,他們能夠認識到閱讀對語言學習的重要作用,并且希望能夠學習到一些閱讀技巧,并能夠讀到自己感興趣的文章,最終提升閱讀能力。考慮到上述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嘗試引入混合式學習模式對課程進行改革。
混合式學習模式由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E-Learning學習模式演變而來。人們在認識到線上教學的局限性后,開始將線上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以發揮二者的優勢,從而形成了混合式學習。如今,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互聯網原住民”的成長,這種更符合當代學生認知特點且更高效的教學方法給各國教育界帶來了一次改革浪潮,其作用日益凸顯。
二、改革思路和措施
(一)改革思路
我們此次改革的目的主要是解決上述提到的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一方面,擴充教學時間,為學生提供閱讀技巧知識的講授和閱讀文章的指導,另一方面,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我們認為,上述兩個目標的實現都可以通過混合式學習模式實現。
借助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習模式,教師可以打破原本課堂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根據教學內容、參與主體與教學方法的不同,將教學活動劃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其中課前和課后階段為線上教學,課中階段為線下教學。線上教學主要利用互聯網和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擴充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而線下教學中則要充分發揮師生實時互動的有利條件,對線上學習的效果進行考察,對學習中的疑難點進行解答。在新的教學模式中,我們主要使用練習教學法,通過課上和課下的一系列練習,把線上和線下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充分發揮線上和線下教學的優勢,提升學習效率。
(二)改革措施
改革后的課程分為三個版塊,即閱讀技巧版塊、主題閱讀版塊和課外閱讀版塊。在閱讀技巧版塊中,教師將講解法語文章的寫作特點以及常用的閱讀技巧。講解采用傳統的講授方法,并配以一系列相關練習題,以考察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主題閱讀版塊中,教師在課程教材的每個單元主題中選取一篇有代表性的文章進行講解和閱讀技巧練習,并安排一篇同樣主題的擴展文章閱讀,學生需完成閱讀,并在此基礎上以小組形式進行介紹。課外閱讀版塊中以符合學生語言水平的小說閱讀為主,并配以一系列閱讀理解練習題。
從教學內容角度來看,改革前的教學重點在于文章中語言知識點的講解,而改革后的課程中我們加入了閱讀技巧的講解,從理論上幫助學生認識法語文章的特點和閱讀方法;加入了課外小說閱讀,通過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吸引學生更多地進行閱讀;加入了教材文章的擴展閱讀材料,讓學生在課文內容之外更全面地了解相關主題信息,并能夠在此基礎上針對其中的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從教學工具角度來看,改革后我們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變化,運用了多樣的線上教學手段,將學生作為主體、耗費較多時間的教學活動,如閱讀技巧理論學習、文本閱讀和信息查詢等從課中階段轉移到課前進行,并通過網絡信息環境,遠程安排和指導學生進行課前和課后階段的線上學習。如安排線上微課講解閱讀技巧課程,學生可以隨時、反復觀看,從而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內容。組織學生使用微信中的小程序參與課外小說閱讀每日打卡活動,把大篇幅的小說分解成每日較少的閱讀量,積少成多,擴大閱讀量。教師可以以此督促學生每日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指導學生觀看多媒體形式的主題擴展閱讀材料,提升閱讀興趣,并使用網絡查詢相關信息,準備口語表達練習,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
從考核方式角度來看,改革后我們摒棄了單獨依賴終結性考試的考核辦法,加大了過程性考核的比例,對三個模塊中的各項練習都進行評價和統計。這些練習不僅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檢驗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我們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認識到閱讀對于法語語言學習的重要性,鼓勵學生更多地進行主動閱讀。由于教學過程中使用了較多的線上教學工具,因此我們也利用這些工具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記錄。如對微課視頻的觀看次數和時長,對打卡閱讀及練習完成時長和正確率,對論壇發帖和參與討論等情況都可以進行統計,并形成學生的學習行為數據庫,在一定程度上較為客觀地反映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情況,納入考核體系。上述數據能夠讓我們持續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及學習效果,教師可以根據情況介入和干預,盡可能保證學生在整學期期間保持較高的參與度。畢竟,閱讀能力和語言應用能力的提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長期的鍛煉才能有所提高。
三、改革效果及存在的問題
(一)改革效果
根據學生的反饋以及專四考試成績的對比,我們認為此次教學改革取得了值得肯定的結果。大多數學生對于法語閱讀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的教學模式持歡迎和認可的態度(61.9%)。通過此次的教學改革實踐,學生的閱讀量有了明顯增長,閱讀能力(71.4%)和詞匯量(69.8%)都得到了提高。參與教學改革教學的學生在二年級參加法語專業四級考試中,閱讀單項的平均分與全國平均分差距較前一年縮小了0.53分,超過全國平均分的人數也比前一年多了12人。但不可否認,教學改革無法做到盡善盡美,我們此次的研究仍舊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后續繼續進行研究和改善。
(二)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學生參與教學改革的感受進行調研以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觀察發現,在本次教學改革中,學生學習能力和語言水平的差異性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盡管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此次教學改革給予認可,課程的教學效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們也看到,部分語言水平較低的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的確遇到了一些困難。另外,在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一些學生也反映希望能更多地讀到自己喜歡的題材。因此,我們認為,在現有的課程教學模式下,如何盡可能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適應學生不同的語言水平,有待在今后的教學中繼續完善。
另外,各個模塊的內容和練習設計還需要進一步優化。如針對課外小說閱讀,可以加入背景信息介紹,或在每日閱讀理解打卡練習的基礎上完成小說閱讀報告的撰寫,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寫作能力和思考能力。閱讀技巧的微課內容和配套練習也需要擴充。總之,混合式學習模式只是教學模式上的改革,是外在的形式,而其中的教學內容還待后續的打磨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楊慧,馬建.獨立學院轉型時期小語種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7(2):73-76.
[2] 歐穎.云南省高校東南亞、南亞語種人才培養的瓶頸與突破[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6(1):5-7.
[3] 高萌,田燕,李磊,等.TBL教學模式在藥劑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5(21):87-89.
[4] 海娜,彭雁萍,婁萌,等.基于項目學習的英語語言學自主學習探討[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5(1):87-90.
[5] 李立,杜潔敏.大學英語分科教學背景下學術英語PBL教學模式研究[J].外語教學,2014(5):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