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合提.吐尼牙孜
摘 要:發展群眾文化是建設我國先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舉措。科技促進文化創新,文化豐富科普內容。在科技文化高速發展的新形勢下,科技館扮演了重要角色,充分發揮科技館的重要作用,對于更好地實施科學文化普及,促進群眾文化發展,從而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科普活動;群眾文化;作用與意義
文化是一個國家生命力的體現,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衡量標準。群眾文化作為我國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在我國文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國家對文化建設越來越看重,如何搞好群眾文化建設也受到了社會的高度關注。
一、群眾文化和科技的關系
科技館是向公眾普及科學和技術知識、傳播科學的思想和方法、倡導科學精神,增強公眾求知、探索和創造的能力以及參與科學技術進步意識的重要科技教育場所。群眾文化是人民群眾以自身為活動主體,以娛樂為主要內容,以滿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為目的的文化活動。在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情況下,群眾文化是建設和諧社會,活躍人民群眾健康向上的文娛生活,提高全民文化質的重要手段。科技發展不斷開拓群眾文化新領域;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同時也為群眾文化的繁榮提供物質基礎;要求人們具有較高的知識水平,刺激群眾文化,強化教育功能,為業務培訓和終身教育開辟途徑;為人民享受文化生活提供時間和空間;使群眾文化的形式和內容不斷更新;為群眾文化的發展提供社會認識基礎。
二、夯實科技館常設科普基礎建設,適應群眾文化需求
多年以來,社會公眾將科技館看作是科學普及的主陣地,承擔著向社會公眾尤其是青少年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任務。而科技館的常設展廳,也發揮著這種作用,其主要以參與、體驗、互動性的展品及輔助性展示手段,對公眾進行科普教育,期間也舉辦一些科普教育活動,進一步豐富著科普教育手段。科技館的展品反映和展示了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的更替與迅猛發展,在展示手段上運用了聲、光、電以及計算機虛擬仿真技術、現代影像技術等,通過豐富的感官感受和互動參與趣味性,使人們在輕松愉快的休閑氛圍中實現對科學知識的汲取和補充。隨著社會的發展,公眾對科普文化需求發生著變化,一方面科學知識無窮無盡并且日新月異,其更新淘汰的速度越來越快;另一方面不同公眾對科學知識的需求是非常多元化、個性化的,公眾遇到的有關科技問題常常又都是具體社會、生活環境中的問題;再者公眾在繁忙緊張的工作、生活之余也很難統一接受某種并不實用的科普。這對科技館常設展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需要根據公眾需求的變化,對展廳、展品進行功能上的重新定位,保持展區、展品的持續改造及更新,維持公眾的新鮮感。我們不妨將科技館的科普教育功能加以拓展,將科技館建成為一個文化乃至休閑的場所,把科技館工作作為一個文化事業來做,讓公眾到科技館參觀,不帶任何學習的任務,在科技館期間,沒有學習的壓力,身心始終處于放松的狀態。我認為這樣更能讓公眾在科技館里體驗、享受科學的樂趣,科技館的教育功能也會更大化,也有利于常設展廳功能的發揮。
三、發揮科技館臨時展覽的時效性,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緊追社會熱點,發揮臨展的時效性,舉辦精彩多樣的展覽,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臨展是科技館常設展覽的重要補充,具有針對性強和吸引社會關注科技館的特點。臨展的開發以其緊密聯系當前形勢、詳解緊急突發事件、貼近百姓生活,聚焦社會公眾關注的焦點和關注問題、闡述科技發展、解讀科技前沿普遍受到觀眾贊譽,在豐富科技館展教內容與手段的同時,對充分展現科技館社會教育功能,發揮科技教育職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科技館要立足資源、尋求特色,才能打造自己的特色科普展覽文化品牌,每個地域都有自己別具一格的風格與特色,在立足現有資源的基礎上,要尋求特色,培養并發展潛在資源,以資源特色相結合的方式,打造獨屬自己的特色品牌。加強臨展的開發對科技館實現社會教育功能,促進科普資源發展,向公眾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宣傳科學技術成就等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科技館要依托臨展活動,不斷提高活動的質量和檔次,創新活動內容,逐步把最新科技、最新動態、最新發展形勢傳送給群眾。
四、科普活動在群眾文化中的作用與意義
科普活動是群眾文化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開展各類科普活動,可以讓群眾了解科學知識和技術,促使他們善于利用科學知識來改變生活,豐富文化內容。科學教育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是與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伴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科技館在群眾文化中的作用也日益凸顯出來,為群眾文化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1.有利于群眾文化活動載體的創新。科普活動內容相對廣泛,包括數學、自然科學、物理科學、化學科學等,通過科普活動,可以展示當下最新的科技手段,從而讓群眾深入接觸和體驗,為群眾文化活動提供新的方法。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建立在一定載體基礎上,可以說群眾文化活動載體直接影響到了群眾文化活動效果。而科技館中的科普設施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借助這些設施,可以將抽象的科學技術直觀地展示出來,激發群眾在科技方面的學習興趣,提升群眾的科學知識水平。
2.科普活動可以增加群眾文化活動內容。科普活動作為一種文化活動,開展科普活動可以增加群眾文化活動內容,提升群眾對科技知識的認知程度。以往,群眾文化活動主要以娛樂活動為主要內容,伴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人們對群眾文化活動內容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在人們知識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內容也越來越迫切。科普活動主要是圍繞科技知識而展開的活動,科技館定期展開各種專題講座或者展品講解,可以提高群眾的參與興趣,讓群眾在展品講解的過程中了解科技,從而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內容。同時,科技館也可舉辦一些科普劇和科學實驗,以此來吸引群眾,讓群眾在看科普劇、做科學實驗的過程中掌握科學知識,提高科技文化素養,并促使他們利用這些科學知識來改善日常生活。
3.科普活動能夠推動群眾文化發展。發展群眾文化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而要想有效發展群眾文化,科普活動有著積極的作用。科普活動以開發公眾智力和提高素質為使命,利用專門的普及載體和靈活多樣的手段,向社會公眾傳播科學知識、科學思想以及科學方法的傳播活動。對于群眾而言,他們所開展的文化活動是建立在一定知識基礎上的,而學習科學知識,有利于群眾創設更好、更多的文化活動,進而滿足自身精神層面的需求。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利用科技館對公眾免費開放的優勢,向公眾提供科技服務,滿足公眾的科技文化需求。例如,在國家法定節假日期間,科技館應開放科技服務,為群眾文化發展提供支持。另外,從服務需求方面來講,科技館應根據不同年齡段、不同學歷群眾,設置相應的科普活動,從而確保各個階段的群眾都能得到良好的科普文化服務。另外,借助科普大篷車,可以有效解決基層地區科技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將科學知識、科學技術傳播到基層落后地區,為基層落后地區的群眾提供科學實踐機會,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發展觀,引導他們積極宣傳科學精神、學習科學精神,進而推動基層群眾文化的更好發展。
科技館作為群眾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堅持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養,不斷嘗試組織開展貼近群眾文化生活的科普活動。通過組織開展群眾性、社會性、經常性的科普活動,不僅成為公眾適應現代社會科技發展,提升生活質量的需求;更是提升公眾科學素養,發展創新文化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李瑞.試論群眾文化建設中科技館功能作用的發揮[J].大眾文藝,2017(04):21.
[2]毛逵.發揮科技館科普教育功能創新開展群眾文化活動[J].科技視界,2017(23):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