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豫航
摘 要: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給社會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改變,同時也對高校課程設置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互聯網使用的全面覆蓋使傳統的國際貿易出現了新的變化,依托互聯網進行的貿易可稱為跨境電子商務,我國的網絡用戶非常龐大,作為現在的大學生,網絡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大學生是網絡運用最多的群體之一,這對于校園電子商務開展有了充足的條件。大學生是高校電子商務的主要消費群體,他們接受能力強,重新思維活躍,素質高,觀念新,求知欲旺盛是未來電子商務的主力軍這對于構建高校電子商務和我國電子商務有著重大意義。
關鍵詞: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高校
1.跨境電商的現狀
就目前來說,國內對于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研究還很少,跨境電子商務在高校中還沒有建立起成熟的培養體系。現階段下,跨境電子商務在教學上還是存在理論知識與實際需要相脫節的現象,實踐教學環節較少,且針對性不強,信息化手段落后導致跨境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培養進入困局。個別學校對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投入較滯后,導致的結果就是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質量不高,企業急需用人,而高校卻培養不出能符合企業要求的人才,出現教育投入和教育產出的矛盾。
2.高校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
現在之所以高校電子商務的發展緩慢是由于缺少電子商務這方面的相關經驗。這就更能說明建立高校電子商務的必要性和對于整個市場的重要性。盡管在大學校園里發展電子商務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高校電子商務在實際的運營過程中還受到缺少長遠規劃和市場空間的制約,因為究竟一所大學里面的用戶有限,即使大學生消費再高,消費量還是很有限的。市場空間太小,因而收益不大。另外一些知名電子商務網站也沖擊著這一市場。更何況校園里還充斥著很多商家,因此競爭非常激烈。所以假如能夠進行遠規劃與幾家或者幾十家高校合作,統一網站品牌經營,開創校園連鎖、校園網絡聯合的高質高效服務,那么就能進一步的拓展校園市場的空間,經營的范圍也會有所拓展。
3.高校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
對于我校培養跨境電商人才主要目的是實現與行業的對接,將企業用人標準作為導向,在區域經濟發展的環境下為其輸送專業人才,結合專業特點全面擴張人才培養規模,展開實踐與操作,加強建設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適合當地經濟發展的特點并且符合本校人才培養的目標; 積極鼓勵教師進入企業展開定崗培訓,全面實現“雙師型”教師的發展目標。學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體,對于崗位對接、人才培養以及專業特色等都十分重視。學校開了跨境電子商務班級,讓學生充分了解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做到學以致用,找到與專業對口的工作。
(1)高校需要積極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將高校、企業在資源方面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注重電子商務、外貿高端人才的培養,以適應社會的需要; 加快人才隊伍建設。將實踐能力與理論實現有機結合,為社會培養復合型人才,一方面可以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則能夠滿足企業發展需求。此外,需要使學生盡快適應工作崗位,縮短成長周期,學校培訓培養與企業進行緊密聯系,規避盲目人才培養。
(2)完善專業人才結構有利于凸顯出行業特征。當前各個行業部門對于人才質量、企業人才需求的標準并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一些跨境電子商務企業都是根據近年來的情況招聘和聘用人員的。專業人員在這一行業中應同時具備能力、知識和素質這三方面的要求。因此,課程內容與高校課程設置的銜接有利于應用型大學深入開展專業校企共建,與企業實現理論學習與商業實踐的零距離聯系。高校應考慮地方經濟發展的方向與行業發展的特點來選擇合作的企業,突出專業優勢,逐步探索,實現特色專業,實現培訓和就業的統一。
(3)指導學生如何在電商中擇業。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不管選擇什么行業,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有這個愛好,才有做好這份工作的基礎,才有做下去的動力。淘寶有很多人都做,但是他們不一定熱愛淘寶,不一定做的長遠,選擇職業不能盲目,相信自己能找到自己最合適的。 選擇就業方向也要研究一下電商市場,分析一下市場的就業壓力,看哪一行比較合適而且有良好的收入。這關系到自己以后的發展方向和收入狀況。在結合社會需求的情況下,認清當前的就業形勢,把握好個人追求。刻苦學習使自身知識水平提高,注重能力的培養。勇于推銷自己,扎實工作,敢于創新指導學生如何在電商中創業
中外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的研究
1.美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
美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與中國高校電子商務教育側重本科不同,美國高校大多在研究生階段設置電子商務課程,起初是開設MBA選修課程,后來又增設MBA的電子商務必修課程。1998年,卡耐基梅隆大學由工業管理研究院和計算機學院聯合創建了電子商務學院,并于1999年全球首設電子商務碩士。此后,美國一些大學集中計算機和管理類的師資力量,相繼開設電子商務課程或在其他課程中增加電子商務內容,并逐漸形成偏向系統管理的培養方向。在課程設置上,美國各大高校各具特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其Haas商學院開設基于供應鏈管理的電子商務課程;麻省理工的斯隆管理學院開設電子商務營銷課程,并輔以課堂討論、項目研究、帶薪實習和課余實踐;斯坦福大學則要求學生在因特網營銷課程中學習如何制定在線商務模式,并利用所學設計因特網服務或產品;以案例教學著稱的哈佛大學也已經制作研究了思科、亞馬遜、戴爾等的電子商務案例。
2.英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
英國高校電子商務教育既注重本科階段的培養,也注重研究生階段的深造,同時也注重突出自己的傳統優勢:如英國布拉福特大學的密碼學研究一直處于全英前沿,故該校電子商務專業就圍繞這個優勢來建;赫爾頓那和格洛斯特學院的管理類學科頗具特色,該校就設置了40個不同方向的電子商務專業;利物浦大學則分別在管理學院和工業工程學院開設了兩種方向不同的電子商務專業,盡管不同的院系會開設方向不同的電子商務專,但在校內會設置課程協調員或者研究中心, 為教學方向不同的教學和科研人員提供合作與交流的平臺。在電子商務研究領域, 英國大學也不甘落后。卡地夫大學電子商務創新研究中心(eCIC)是歐洲第一個從事電子商務領域研究的機構,利用研究成果,幫助企業更好地認識和應用電子交易,支持政府部門的電子商務應用,并努力提高下一代的電子商務意識。eCIC以雄厚的研發實力為基礎,為電子商務的順利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環境支持。
3.中外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比較
通過對中外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方式的比較,結合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實際情況, 認為,我國開展電子商務教育應該從實際需求出發,以應用為核心,兼顧基礎理論的學習和操作技能的訓練,充分發揮教師與學生的創造才能,培養出各種層次的人才。電子商務是一門新興學科,理論體系并不完善,商業技術和模式層出不窮,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建立一套成熟完善的理論體系來指導教學與實踐。因此子商務教育需要打破封閉式的教學模式,實行開放式的校企結合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此外,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討論,尋找解決方案,提高發現、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使得學生在走向社會后具有極強的競爭優勢,對企業成功實施電子商務也能提供穩固保障。
總結
高校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很多人往往只看到了它在市場發展中的困難性,而沒有看到其中所蘊含的機遇和挑戰。目前有很多的創業團體開始看到這一塊的商業潛質,從高校這一領域開始著手,逐步進軍整個電子商務市場。
參考文獻:
[1]古培紅:電子商務的人才培養———以跨境電子商務為例。《未來與發展》2012年12期
[2]劉寶輝:美國電子商務發展概貌,《中國農學會教育專業委員會四屆三次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2011年
[3]李楓林 劉 滔 徐 靜:中外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的比較研究,《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3年08期
通訊作者:熊麗,武漢東湖學院外語學院,副教授.
項目來源:2018年湖北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 編號:2018ADC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