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念
摘 要:智慧銀行是指傳統的金融部門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訊技術來達到資金流通、支付、投融資和信息咨詢等服務的一種新的銀行創新業務服務模式。中國的無現金交易金額在2018年同比增長61%,總量突破450億美元,較之于2012年增長了29倍。2018年中國的無現金支付規模占到了世界的65.73%。金融行業是一項信息密集型業務,也是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早期采用者。對智慧銀行發展開展相關研究,將有助于我們加深對智慧銀行的認識,促進我國智慧銀行產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智慧銀行;發展現狀;模式;趨勢
一、智慧銀行發展現狀
近幾年來,得益于互聯網技術、信息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智慧銀行業務呈現爆發式增長的態勢,智慧銀行在公眾的工作和生活中已然無孔不入。我國政府有關部門對智慧銀行的發展高度重視,相繼出臺了10余部法律、法規和指導意見促進、鼓勵和規范智慧銀行的發展。
在過去的十年里,銀行職能被大規模虛擬化。從實物貨幣到電子支付的轉變,以及儲蓄帳簿、股票的替換,和分支服務的在線智能化選擇。中國的無現金交易金額在2018年同比增長61%,總量突破450億美元,較之于2012年增長了29倍。2018年中國的無現金支付規模占到了世界的65.73%,根據阿里金融研究中心的統計,在中國7.21億網民中,有4.39億人正在使用無現金交易,無現金交易次數和規模的爆炸式增長促進了我國智慧銀行業務的快速發展。
筆者通過將傳統金融與智慧銀行業務進行對比,傳統的金融業務有四大不足,歸納總結如下:
1、客戶體驗感差
傳統的金融行業亟待提升行業形象,長期以來,金融行業在社會中的口碑較差、負面新聞較多,金融產品銷售人員綜合素質明顯偏低,坑蒙拐騙現象嚴重,產品紙上談兵多,客戶真實體感少。
2、中間渠道費用較高
傳統的金融產品渠道層級較多,中介費用較高,利潤整體偏低,是普遍現象。究其原因有兩點,一是代理人渠道問題重重,金融產品的銷售往往受制于人。二是渠道爭奪上多方混戰,為了爭奪同一金融產品渠道,銀行、保險、P2P平臺、電商往往捉對廝殺,致渠道亂象凸顯。
3、產品開發模式陳舊
傳統的金融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服務與產品的效益與宣傳嚴重不符,不能做到以客戶為核心,目前18-39歲的人群是智慧銀行消費的主體,金融消費人群呈現出年輕化、收入增長和知識水平較高的特點,而傳統的金融產品對這部分人群的需求關注度還不夠多。
4、資源利用效率低
傳統的金融業務多被金融寡頭所壟斷,中小型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商行等規模和體量不大的金融機構很難在發展傳統金融業務方面再有突破,高壟斷的市場降低了市場資源配置的活性。
智慧銀行有四大優勢:
1、時效性快
智慧銀行具有信息化的特點,通過信息化運作實現了金融業務的虛擬化、數字化與智能化,有助于傳統的金融業務重新煥發活力,提高金融產品的規模經濟效益。
2、經濟性高
有助于幫助金融企業節省經營成本,通過互聯網銷售渠道大幅縮減銷售層級,減少中間代理人的渠道中介費用。
3、交互性強
借助互聯網通信技術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有助于金融企業加強與客戶之間的聯系,增強客戶粘性。
4、靈活性好
有助于進一步推動金融行業的市場化改革,實現在產品開發、推廣、風險控制等方面的諸多創新。
二、智慧銀行的發展模式
(一)智慧銀行產品精細化創新的平安模式
平安集團利用自身平臺(平安商城、平安好車、平安銀行、平安一賬通等)以及數萬家分支機構和數百個領域的合作渠道等進行大數據共享,利用云計算實現金融產品創新及精準定價。
根據社會公共熱點事件,特定客戶,推出具有較強針對性的金融產品,如利用大數據分析退出的個人賬戶理財產品,根據學生社交出行需求推出的學生貸產品,根據二手汽車推出的汽車貸產品,根據購物節推出的消費貸產品等。
針對垂直行業深化發展的趨勢,金融產品積極向延伸產業鏈布局,如平安銀行的消費貸產品將配合平安旅游平臺向境外旅游消費深入發展。
移動終端便捷智能:平安銀行金融理財產品推出微信、APP等多個移動互聯渠道,提供人工遠程柜面咨詢服務。
對細分目標客戶提供更具有針對性的服務:如與“平安好車主”共同為購車用戶提供金融信貸產品服務。
(二)互聯網企業、電商網站以引流或場景嵌入渠道參與智慧銀行
從模式、特點、劣勢、代表機構幾個方面進行對比:
基礎引流,其模式僅為線上引流的渠道,只向用戶提供產品的基礎展示介紹,不直接進行金融產品的銷售;特點是平臺渠道的瀏覽大、潛在用戶多;金融產品更易于用戶橫向比較;劣勢是平臺渠道,功能較為單一,但移動互聯網嵌入式場景平臺的出現使其用戶體驗感較弱的不足更加凸顯。代表機構有:和訊財富、新浪微財富、智享微貸等。
場景嵌入,其模式有可能獲得銀保監局頒發的智慧銀行營業許可證,可直接開展金融產品的銷售,可以發展成為智慧銀行公司;特點是與網絡電商平臺進行場景嵌入式結合,根據場景的需求提供特色化產品;劣勢是能夠滿足客戶的即時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產品,產品的體驗感強,但是深度開發的程度不夠,對產品提供的售后咨詢力度較弱;代表機構有淘寶、京東、去哪兒、攜程、蘇寧。
互聯網企業目前要參與智慧銀行的模式有以下兩種,一種是以自身門戶平臺、綜合信息導航網站為主要引流渠道。第二種是和大型電商平臺合作,通過消費場景嵌入,將客戶引流至自有平臺上,進行金融產品銷售。
(三)專業第三方交易機構的興起
近年來,由于智慧銀行產業的飛速發展,市場上出現了很多專業的第三方智慧銀行產品交易機構,第三方銷售平臺的出現起到了連接客戶和金融企業的橋梁紐帶作用,一方面面向不同的金融產品服務商選定最符合市場需求、風險可控的金融產品上架銷售,另一方面為金融產品服務商和客戶之間進行投訴的處理和矛盾的協調,作為第三方獨立機構監督管理智慧銀行產品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為消費者金融消費撐起過濾網,又能夠幫助金融企業拓寬銷售渠道,改進銷售流程,提升管理效率,促進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三、金融企業的發展趨勢
(一)傳統金融企業和產品
傳統金融企業將進一步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實現產品的自動推送、自動銷售,自助咨詢,自助交易,并提高線上渠道與線下門點渠道的深度融合、加強品控和售后服務質量,提升風控水平。
消費貸、金融理財等傳統的金融產品,將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通過平臺引流或嵌入式植入,實現對金融產品的精準定價和銷售,在未來將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
(二)智慧銀行金融業務和產品
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將出現一批類似蘇寧金融、京東金融、螞蟻金服這樣以依托電商平臺發展起來的智慧銀行企業,并在細分市場形成一定的優勢,為進一步鼓勵和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拉動居民消費,政府有關部門也會鼓勵和支持智慧銀行金融業務快速成長。在將來,面向消費者的互聯網消費貸將成為智慧銀行的主力軍,通過簡單化、碎片化的傳播方式,為消費者購物消費提供資金保障。
參考文獻:
[1]王德軍.智慧銀行企業發展問題研究[J].發展論壇,2019(01):61-63+66.
[2]李璨.智慧銀行產品風險防范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9(07):131-132.
[3]胡銀滟.完善網貸市場機制探討[J].法制博覽,2019(07):232.
[4]姚丹.智慧銀行產品目標群體消費行為研究[J].工商導刊,2018(1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