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滿林
摘 要:當前中國老齡化趨勢明顯,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社會也在發生巨大變化。在高校里,離退休工作出現了一些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新情況,本文針對這些新情況,結合在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離退休工作中的實踐,探索離退休工作的改進和完善。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離退休工作;實踐與探索
一、新時代高校離退休人員的特點
隨著社會的進步,物質條件的改善,中國人均壽命得到很大的提高,中國慢慢進入了老齡化社會。民政部2018年8月2日公布的《2017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 2017 年底,全國 60 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4090 萬人,占總人口的 17.3%,其中 65 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5831 萬人,占總人口的 11.4%[1]。清華大學作為一所建校時間較長的大學,離退休教職工的數量(截至到2018年12月)達到近7000人,其中,離休干部147人。以能源與動力工程系為例,共有教職工252人,離退休教職工154人,在職教職工98人,離退休占全部教職工比例61%。離退休教職工中80周歲以上的有74人,占離退休教職工的48%,70周歲到80周歲的有37人,離退休教職工呈現出高齡化的特點。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出現各種疾病的概率也逐步增大,有近十位退休教職工存在行動不便的情況。總體來說,清華離退休人員數量大(圖1),高齡段人數比例高(圖2),是最為顯著的兩個特點。
二、高校離退休工作中的新問題
(一)離退休教職工居住地有分散的趨勢
近年來,學校逐步將校內住宅疏散到校外,我系離退休教職工,部分都搬離了學校,分散在學校周邊或者更遠的地方居住。加上商品房的發展,以往在同一小區集中的情況不復存在,離退休教職工已經完全分散居住。
(二)離退休教職工的需求個性化特點突出
清華大學的教職工,從知名教授到普通工人,身份和生活經歷天差地別,興趣愛好及退休后的關注點也有巨大的不同,想組織單一的活動,把所有人都聚集起來參與,是比較困難的。
(三)空巢老人比例很大
清華大學很大一部分離退休教職工的子女受父輩的影響,很多都出國留學。學成之后,有些就在留學國家定居,這就造成了這部分離退休教職工沒有和子女一起居住,平日的生活或者自理或者由小時工、保姆照顧,空巢老人越來越多。
(四)離退休人員對單位的依賴和離退休工作要轉向社會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
60以上的老年人,由于歷史的原因,很多老同志雖然退休了,但是對工作過幾十年的單位有著非常強的依賴和信任,有事情寧可找單位,而不是聯系子女[2]。這種情況和離退休工作逐步在推向社會的趨勢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
(五)科技的迅猛發展和老年人接受新事物能力減弱之間的矛盾
最近十幾年來,由于科技的飛速發展,信息化技術及大的提高,社會上出現了特別多的新鮮事務:網絡購物,滴滴打車,共享單車,微信社交軟件等新事務層出不窮,年輕人也需要不停的學習,和社會不斷的交互,才能跟緊社會的節奏,不至于和社會脫節。而退休的老年人,學習新事務的興趣減弱,和社會的交往也變得單調起來,對迅猛而來的新事務,不容易很快接受,這就造成了老年人有很多深感不便的情況出現。
退休教職工的社交面變窄之后,面臨而來的就是分辨力在逐年減退。所以常常看到電信詐騙、保健品詐騙,往往行騙的對象是老年人。 在新型的電信網絡詐騙中,受騙的老年人能占到一半以上[3]。
三、能動系在新形勢下的離退休工作對策
針對這些新出現的情況,在清華大學能動系黨委領導下,主動調研,采取多種措施加強離退休工作。
首先,夯實組織基礎,建立離退休工作小組作為執行、協調離退休工作的專門隊伍。由在職人員承擔離退休工作的總協調人,協助組織離退休工作小組、離退休黨支部等開展活動。在各研究所離退休人員中選擇身體健康、又熱心離退休工作的人員,擔任離退休工作小組中研究所一級的離退休工作聯絡人。有了系所兩級成員組成的工作小組,就能緊密聯系全系的離退休教職工,開展各項活動。
其次,針對住所分散的情況,我系建立離退休教職工的微信群,把離退休教職工聚攏在群里,搭建一個網上的溝通交流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大家在這里互相交流各種事情:有的展示自己外出旅游的照片,描述對祖國各地的旅游體會;有的針對時事,闡述自己的見解;也有的互相問好,交流家庭日常瑣事;系離退休工作小組,也在群里及時發布各種離退休教職工關心的通知等信息。這樣的一個平臺,彌補了因為住所分散造成的不便,極大的凝聚了大家,形成一個很好的向心力。
第三,針對不同的人,開展個性化的工作。離退休教職工,年齡分布從五十多到近百歲,身體健康程度、興趣愛好也各不相同。我們深入分析不同人員的需求重點,開展針對性的工作。比如,有退休教職工喜歡文體活動,我們就組織參加學校的各種興趣隊,從經費上也給與支持。我系2018年度,離退休人員累計參加各種文娛、體育活動達到八十多人次。針對患病或者家庭困難的人員,我們開展多種多樣的經濟補助,積極為困難離退休教職工申請涌泉基金、困難黨員群眾補助等等,2018年度,累計為困難離退休教職工申請到7.8萬元經濟補貼,另外發放健康獎勵金9.3萬元。針對退休后仍然熱心發揮余熱的教職工,我們協調系關心下一代工作小組,開展和青年學生結對子,交朋友的工作。針對子女不在身邊的空巢老人,我們經常組織探望,詢問是否需要幫助,盡力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平時對空巢老人給與密切的關注。我們多樣化的工作,覆蓋到所有的離退休老師,參與度達到100%。雖然離退休工作有剝離單位、逐漸推向社會的趨勢,但是我系在實際的工作中,只要離退休教職工有需求,我們仍然盡一切可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深度參與到離退休教職工的各項需求中。
第四,針對離退休教職工社交面變窄的情況,能動系離退休工作小組積極協助離退休黨支部,建立一支以離退休工作小組成員為骨干的志愿者隊伍,常年進行離退休教職工的探望和互助,及時了解思想狀況和日常生活情況,防止其受到針對老年人的詐騙發生。
志愿者探望互助活動,開拓了大家的社交面,也能讓系里及時了解大家的近況,還加深了大家的互相了解,受到離退休教職工的好評,我們準備把這樣一個活動,長期、持續的開展下去。
第五,積極組織有利于離退休教職工身心健康的各種活動。在2018年一年,能動系離退休工作小組組織參與了趣味運動會,參觀北京通州副中心,乒乓球賽,金婚慶典,80周歲祝壽座談會,新春座談會,春游秋游,重陽節座談會,身體健康檢查等等十幾個單元的活動,離退休人員參與率92%,幾乎人人都參與到活動中來。這些活動,有效的凝聚了離退休教職工,形成了對黨支部、對院系的一個很強的向心力。
四、結語
高校離退休工作,既有離退休工作的一般特征,又有高等學校獨有的一些情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總是會持續出現和以前不太相同的特殊情況。這就需要我們從事離退休工作的人員,在實際工作中細心體會,逐步改進,以期能更好的服務于離退休教職工。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7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EB/OL]. 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201808/20180800010446.shtml, 2018-08-02/2019-07-09.
[2] 劉秀成.試論高校基層單位增強離退休幫扶機制的策略[c].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163-169.
[3] 正鑫. 新型電信網絡詐騙花樣多[J]. 植物醫生,2017,(0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