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
【摘 要】 當今的國際社會,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趨勢發生了諸多變化,本文詳細闡述了新形勢下國際經貿的全新發展趨勢,并對我國如何應對這種發展趨勢提出了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 新形勢 國際經濟與貿易 趨勢分析
一、國際經濟與貿易趨勢分析的意義
(一)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在逐步推進,國際經濟市場上各方的聯系都在變得日益緊密。而目前,無論是我國領導人提出的一帶一路,還是備受國際社會關注的中美貿易紛爭,都在刺激著國際經濟貿易活動中各方的神經,提醒著貿易各方在加強國際貿易合作的同時,需要高度重視如何盡可能地避免貿易紛爭的問題。只有充分意識到國際經濟貿易中存在的風險,并采取多種措施規避風險,才能減少在國際經濟市場中可能發生的損失,最大程度地保護本國以及本國企業的利益,最終實現促進本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目標。
(二)本國經濟制度發展要求。在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前,經濟市場采用的模式是計劃經濟,這無疑與國際社會的貿易模式存在較大差異。實行改革開放就是對我國的經濟模式進行改革創新,使之能夠與國際社會接軌,使我國能更好地融入國際經濟貿易的市場。因而,有必要對國際經濟貿易趨勢進行分析,促使我國經濟政策更為完善,相關的經濟制度也更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
(三)國際經濟貿易與競爭要求。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影響著每一個國家,每一家企業。在當今的國際形勢下,任何一家企業面臨的都不僅僅是來自于國內競爭對手的壓力,還有來自國際市場上的壓力。企業如果不能適時地進行創新發展,迎接它的結局必然是倒閉。而目前,我國有很多企業發展較慢,實力相對較弱,如何幫助這些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就需要依賴于對當下國際經濟貿易形勢進行分析,只有通過對國際市場的把握,才能制定出合理、高效的發展戰略,進而實現企業的生存乃至促進企業的發展。
二、新時期國際經濟貿易發展趨勢
(一)國際經濟與貿易更加多元化。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給國際經濟市場帶來了諸多變化。首先在于,由于互聯網的加持,傳統國際貿易進入了新階段。其次在于,由于網絡平臺的出現,電子商務成為當下經濟發展的熱點,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國際經濟貿易走向了一個新的階段。與傳統貿易相比,電子商務在宣傳、定價、物流、交易等多個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給交易雙方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同時,對于國際經濟市場來說,貿易形式也變得更為多樣化,而這無疑也給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必須靈敏地捕捉到市場的需求變化,才能更好地滿足市場的要求。
(二)國際經濟與貿易自由度提升。在傳統的國際經濟貿易模式下,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定的技術壁壘,這對于國際市場的自由貿易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尤其是大數據在國際經濟市場中的實際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這種貿易壁壘。伴隨著一帶一路、亞太峰會等多邊貿易組織的出現,使得國際經濟市場的貿易活動更為豐富,進而極大地促進了貿易自由化。
(三)國際經濟與貿易科技因素突出。在傳統的國際經濟貿易中,我國依賴于勞動密集型產業,雖然在一定時間內獲取了相對豐厚的利益,但是長遠來看,單純依靠勞動密集型產業是無法實現長遠發展的。尤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掌握高精尖技術的國家與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擁有了絕對話語權,頻繁制造貿易沖突,無限壓榨產業下游企業利益,這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講無疑是巨大的壓力與挑戰。因此,為了謀求在國際經濟市場中的長遠發展,各國都需要高度重視自身的科技發展,將科技切實地與產業相結合,才能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中勝出,而不是一味處于被動的狀態。
(四)國際經濟與貿易格局更加規范。國際經濟市場的發展,對國際市場的規范化管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只有交易各方都嚴格遵守國際貿易的相關規范,才能保持國際貿易市場的穩定、有序,才能使得相關貿易活動能夠順利開展。在以往的國際經濟社會中,相關規范大多是由發達國家主導建立的,而隨著發展中國家經濟實力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國際市場活動中,這些國家根據自身的情況也積極地在國際社會上發聲,進而實現對國際貿易規范的不斷完善。
(五)區域經濟合作快速發展。在傳統的國際經濟貿易中,普遍由經濟發展較好的發達國家占據主導權和話語權,決定著國際經濟貿易活動的走向和發展。伴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推進,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參與到國際經濟活動中來,但這并沒有影響到大國在國際經濟市場中的地位,反而是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發展中國家通過區域經濟實現自身的發展與進步,發達國際利用區域經濟鞏固自身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獲得更多收益。
(六)國際貿易框架更加高級。隨著國際經濟市場的不斷發展變化,相應的,我國經濟模式也在隨之調整,尤其體現在產業升級方面。目前,國內各大企業都應高度重視相關產業知識、人才方面的儲備和積累,積極地向發達國家相關企業學習,借鑒其優秀經驗,以謀求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實現企業的創新與發展。與此同時,我國企業不僅積極實現技術水平方面的創新與發展,還在積極發展相關的服務業,實現整體產業結構的升級與優化。
(七)現代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知識化。當今社會,經濟社會的發展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識儲備基礎之上的,只有擁有完備的知識體系,并且能夠隨著科技的進步不斷進行創新,才能實現經濟的持續發展。更為重要的是,經濟的發展需要與自然環境保持一定的和諧關系,因此如何妥善地處理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關系,也需要國際社會重點關注,而這也反映了現代國際經貿知識化的發展趨勢。
(八)中國正逐漸成為經濟貿易的“新寵”。雖然伴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國家參與到國際經濟與貿易活動中來,但是國際經濟社會仍然是以歐美為核心和主導的,由于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導致這種形勢很難在短時間內發生根本性扭轉。然而,就是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下,中國憑借著強大的經濟發展動力和勢頭,在國際經濟市場中嶄露頭角,并逐漸成為一股重要的力量,在國際經濟活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三、新形勢下我國應對國際經濟及貿易發展的策略
(一)制定實效性及針對性較高的轉型發展戰略。在新形勢下,為了維護我國在國際經濟市場中的地位,需要重新規劃我國對外經濟的發展戰略,幫助我國企業實現自身實力與競爭力的大幅度提升,從而可以保證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而實現這一系列目標,首要的就是要求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戰略具備一定的實效性與針對性。例如針對部分外貿企業,國家能出臺相關政策給予經濟與政策方面的支持,幫助企業實現更優更快地發展。
(二)科學調整產業結構,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進程。傳統的經濟貿易中,我國主要的經濟增長點在于勞動密集型產業,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國際經濟市場需求的改變,依賴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已經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更無法實現在國際市場中的長遠發展。基于此,需要加速高精尖產業的發展,逐步減少單純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進行相關產業結構的調整,重視科技發展與產業的結合,從而實現我國經濟實力質的提高。
(三)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在國際社會中,各個國家各個地區的法律規范都不甚相同,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國際經濟市場秩序的穩定尤為重要,只有各國都能夠遵循國際經濟市場的秩序,國際貿易活動才能順利開展。在具體制定國際經濟市場規范的過程中,還應充分考慮到各方的實際情況和利益關系。我國作為當下國際經濟社會中非常重要的經濟體,也應該積極參與到國際經濟社會相關規范的制定工作中來,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為創造更為和諧的國際貿易環境做出自己的貢獻。
(四)積極引進復合型人才。隨著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為了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得以生存、謀求發展,就需要足夠多的優秀人才作為支撐,沒有人才儲備的國家或者企業,是無法在當下的國際環境中實現長遠發展的,勢必會遭到淘汰。因此,我國想要在經濟方面取得長遠發展,進而在國際社會中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就需要加強對于相關人才的重視和培養,采用多種、高效的手段積極引進人才,廣泛借鑒人才培養經驗,努力打造專業過硬的隊伍,使其成為企業、乃至國家發展的制勝法寶。
(五)打造中國品牌。在國際經濟貿易的新形勢下,企業需要積極思考自身的營銷策略,加快品牌建設的步伐,這是當前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在國際經濟市場中,企業想要實現長遠發展,必須注重品牌效應,這是維系客戶、拓展市場的高效手段。對于國家來講,也是一樣的,我國也需要注重對于國家品牌的建設,提升相關的知名度,從而實現更高的經濟效益,進一步提升我國的經濟實力與國際影響力。可以說,企業的品牌效應對于企業自身來講至關重要,影響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同樣對于進入國際經濟市場的企業,企業的品牌效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重視對于品牌的建設,可以有效地推動企業的創新與發展,幫助企業實現長遠的發展。
四、結語
為了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對當下國際經濟貿易形勢展開分析是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的。當下國際社會,國際經濟貿易有了諸多不同以往的發展趨勢,諸如知識化、科技化、自由化、規范化等等。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我國想要在國際經濟社會中獲得更好的發展、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就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積極適應當今國際經濟社會的發展趨勢,無論是發展戰略、產業結構,還是相應的法律法規、人才儲備,都是需要加以重視的節點。只有全面把握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趨勢,才能更好地實現自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樹聰.國際經濟貿易的未來發展趨勢及我國對外貿易的戰略選擇[J].現代經濟信息,2018,(24):15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