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我國的英語教學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英語教學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長時間以來,我國的英語教學注重學生的應試能力,而忽略學生的英語聽說應用能力。本文主要提出在高職院校英語聽力教學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法。
關鍵詞:英語;聽力教學;問題;解決方法
英語聽力是一個綜合的語言應用能力。它涉及到學生的語音、詞匯量、 語法結構以及對語篇的理解能力等諸多方面,因此,聽力作為一種語言輸入,就會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我們找出限制學生聽力的一些因素,并提出一些合理的解決策略,用以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
一、當前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語音問題。語音不僅是語言的基本要素,更是語言賴以存在的基礎。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嚴重忽視語音教學,造成學生的發音不標準,且不認真糾正,直接導致學生讀單詞有困難,不會讀或者讀不準,影響單詞的記憶和積累。詞匯量不夠的話,學生的閱讀就會出現障礙。此外,學生的語音不好就無法迅速的將單詞的語音和語義聯系起來,從而給聽力造成很大的困難。
(2)心理問題。對于高職高專的學生來說,英語基礎尤為薄弱。語音差,不會讀單詞,詞匯量小,老師講的聽不懂,對英語學習完全沒有興趣,這是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英語的現狀。我國的英語教學偏重應試,學生很少花費時間練習聽力,因此,學生缺乏足夠的聽力練習時間。另外,在英語聽力材料中會包含一些文化信息,學生對英語國家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思維方式等不了解,也會影響聽力效果,以上因素直接導致學生英語聽力非常差,害怕聽力。
(3)教師問題。當前我國英語聽力教學模式比較呆板,教師播放錄音——學生聽錄音寫答案——教師核對答案——教師講解答案,整個過程還是以教師為主導,填鴨式教學。在英語聽力教學中,多數教師以考試為目的,訓練學生的應試能力,而缺乏對學生做任何引導,學生缺乏對聽力材料的背景知識有所了解,單詞量又差,對語篇的理解自然不到位,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只是一遍又一遍的播放聽力材料,學生一遍又一遍的聽,教與學都毫無目的,沒有互動,因此學生無法產生學習興趣,教學效果自然不好。
(4)教材與時間問題。教材是教學得以開展的重要依據,對教學活動的開展起著關鍵的作用。好的聽力教材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但目前高職院校采用的教材沒有統一的標準,有的偏簡單,學生沒有學習興趣;有的難度較大,學生聽起來困難重重;且這些教材內容較為陳舊,沒有與時俱進。另外,高職高專院校英語聽力課程十分有限,學生課外很少積極主動練習聽力,因此,僅僅依靠課堂上有限的聽力時間是很難提高聽力的。
二、提高聽力教學效果的解決策略
(1)從基礎做起 重視語音教學。語音不僅是語言的基本要素,也是語言賴以存在的基礎。因此,語音教學應該是整個英語教學的起點,且應該一直貫穿始終,因為語音是否標準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聽力水平。語音教學不僅包括我們熟知的音標和拼讀、也包含重音,語調以及語流等。在現實教學中,英語教師通常比較重視音標和拼讀,容易忽視其它幾項。因此,英語教師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尤其是加強語音知識,強化語音練習,并不斷糾音和正調,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幫助學生提高語音水平。
(2)了解英語國家文化背景 增強學生自信心。在做聽力練習之前,應該針對聽力練習設置的題目或者語篇給以學生充足的時間預習,把練習中出現的生詞或復雜句子標注出來,教師可以對復雜句子進行解析,這樣就會降低聽力難度,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傾向性的講解一些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風土人情、以及中西方文化中存在的差異。預留作業,讓學生自己尋找感興趣的話題,比如說中西方的稱謂差異、飲食差異、教育差異、節日差異等等,通過自主查閱資料,以PPT的形式展現給其他學生。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邀請外教老師進入課堂,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提問,更加深入的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提高學生的文化內涵的同時,更增加了學習英語的興趣,樹立自信心。
(3)提高師資水平。好的教育自然離不開優秀的師資隊伍,英語教師自身不斷學習自我提高的同時,學校更應該為教師提供廣闊的平臺和機會出國深造,畢竟中國的英語教師自身存在口音問題。要深入的了解一個新的文化,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融入這個文化,學習這個文化的語言,只有這樣,中國的英語老師才可以真正的體驗這種文化,而不是從書上或者影視作品中學習到。另外,如果學校條件允許,可以聘請外籍教師擔任英語聽說教師,他們的發音更加標準,也更加地道,良好的語言環境可以讓學生的發音得到及時糾正和改善。
(4)充分利用網絡資源 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首先,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聽力教學也應該借助豐富的網絡資源,與時俱進。網上有不同等級的聽力和音頻資源,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水平,選擇適當的聽力材料。運用多媒體教學,不僅可以利用且能及時更新聽力資源,更有利于師生之間的互動,打破傳統的僵硬的聽力教學方式。其次,鼓勵學生使用手機APP軟件,比如每日英語聽力、英語流利說、以及百詞斬等等,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主選擇聽力資源,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及時練習聽力。第三,教師可以分配一下配音任務和話劇表演等任務。筆者在自己所教的班級預留了配音任務,下載英語趣配音,每次課前三名學生播放自己在課下準備的配音資料,用以加入平時成績,在此過程中,筆者發現學生的模仿能力特別強,只要是學生精心準備的配音材料,語音語調和語速,都和原版材料非常接近,學生積極性非常高昂且進步明顯。在期末的時候,筆者又組織了全校性的英語配音比賽,效果驚艷,學生們的自信心也得到提高。
總而言之,在英語聽力教學過程中,問題很多,要想上好一節聽力課,需要英語教師做好大量的準備工作,比如選擇合適的聽力材料,吸引人的導入方式,多樣化的做題方法等等,但是最重要的是能夠激發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練習發音,擴大詞匯量,增加聽力練習時間,只有教師和學生一起努力,才能讓聽力課堂大放異彩,取得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魏春梅.英語教學法改革與實踐探究[M].中國書籍出版社, 2014.
[2]孫兵.英語聽力教學的特殊性[J].科教文匯,2016(05).
作者簡介:
雙利娟(1983.8-),女,河南新鄉人,碩士研究生,副高,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