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永強
【摘 要】 目的:分析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治療四肢骨折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68例,運用隨機數字表法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傳統內固定方法治療,觀察組采用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56%顯著高于對照組81.63%(P<0.05),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以及愈合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四肢骨折患者應用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治療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縮短手術時間和治愈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安全性高,促使患者骨折部位快速愈合,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關鍵詞】 鎖定加壓鋼板;四肢骨折;臨床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68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8-053-02
中圖分類號:R683文獻標識碼:A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我院選擇四肢骨折患者98例,運用隨機數字表法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男23例,女26例,年齡18-58歲,平均年齡(35.83±5.62)歲;受傷時間至入院時間0.3h-3d,平均時間(19.34±0.41)h;尺橈骨骨折10例,股骨骨折7例,肱骨骨折12例,脛骨骨折9例,腓骨骨折11例;骨折原因:車禍傷13例,高空墜落物致傷7例,摔傷16例,重物致傷4例,其他受傷方式9例;其中開放性骨折12例,閉合性骨折37例。觀察組男25例,女24例,年齡20-56歲,平均年齡(35.98±5.32)歲;受傷時間至入院時間0.6h-2.6d,平均時間(18.69±0.53)h;尺橈骨骨折7例,股骨骨折9例,肱骨骨折10例,脛骨骨折10例,腓骨骨折13例;骨折原因:車禍傷13例,高空墜落物致傷7例,摔傷16例,重物致傷4例,其他受傷方式9例;其中開放性骨折15例,閉合性骨折34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骨折原因,骨折部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單純鋼板螺釘
內固定治療,在患者骨折復位后,進行局部骨膜分離,在骨折部位的后方用骨折固定器進行固定,安置鋼板后,鉆孔,擰緊螺釘,術后預防感染及抗骨質疏松等藥物治療。
觀察組采用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方式治療,在手術前使用石膏對患者患肢進行外固定后,進行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在骨折近端或遠端開2~3cm的切口,在骨表面置入鋼板,使用X線調整鋼板的位置,在兩端分別置入1枚螺釘,使用X線機C型臂對骨折復位狀態進行觀察,成功進行復位之后可在兩端各植入單皮質鎖定螺釘2~4枚,對切口處的皮膚進行縫合處理。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小行X2檢驗,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56%顯著高于對照組81.6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情況比較
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以及愈合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臨床上常采用有效的內固定和手術后進行早期的功能鍛煉使患者恢復到無痛的正常生理活動范圍最終達到治療的目的。相比于傳統解剖內固定治療的高不良反應發生率,鎖定加壓鋼板固定治療是一種新型的固定手段,具有較好的療效及較低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這是因為鎖定加壓鋼板鎖定孔的內螺紋與鎖定螺釘尾端的螺紋之間完全吻合,從而使鋼板與鎖定螺釘擰緊后成為一個整體,鎖定螺釘與鋼板可以對骨折塊,尤其是粉碎性骨折塊整體進行牢固的加壓固定,因此觀察組患者在術后出現內固定松動及骨不連的幾率大大降低。同時鎖定加壓鋼板、螺釘及骨可以形成一種內支架式的固定機制,對于骨外膜的損傷更小,螺絲釘的松動發生率更少,因此進一步降低了觀察組患者內固定松動及骨不連的發生率,并降低了其術后感染率。
總之,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治療四肢骨折具有很多優勢,安全可靠,對于患者早日康復以及生活質量的提高均有著重要意義,因此需要重點加強研究。
參考文獻
[1] 丁浩.微創經皮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治療四肢骨折的療效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25):24-25.
[2] 馬勇.鎖定加壓鋼板治療四肢骨折的臨床應用[J].中外醫療,2014,33(09):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