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民 昝永博 張春紅
【摘要】 目的 探討脛前減張切口聯合鎖定加壓鋼板(LCP)對老年脛腓骨遠端骨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95例老年脛腓骨遠端骨折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47例)和治療組(48例)。對照組采用LCP內固定治療;治療組采用脛前減張切口聯合LCP內固定治療, 比較兩組臨床相關指標、療效和并發癥。結果 治療組愈合時間(3.92±1.43)個月低于對照組的(5.65±1.36)個月;治療組的并發癥發生率12.50%低于對照組29.79%;治療組足踝外科醫師協會(AOFAS)評分的優良率為93.75%高于對照組78.72%,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脛前減張切口聯合LCP內固定治療老年脛腓骨遠端骨折療效顯著, 有利于骨折愈合, 減少術后不良反應。
【關鍵詞】 脛腓骨遠端骨折;脛前減張切口;鎖定加壓鋼板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3.040
老年脛腓骨遠端骨折是一種復雜且常見的不穩定性骨折。外固定架治療易出現針道感染、支架松動或骨折畸形愈合等并發癥。脛前切口內固定治療術后常伴發皮膚壞死、傷口感染及骨外露等[1]。LCP技術允許骨折部位微動, 促進早起骨痂形成并維持局部血管和間接骨愈合[2]。因此為提高老年脛腓骨遠端骨折患者的治療效果, 本研究采用脛前減張切口聯合LCP內固定的方式治療老年脛腓骨遠端骨折, 療效顯著,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9月~2014年7月收治的95例老年脛腓骨遠端骨折患者, 均符合骨科常用診斷分類方法和功能結果評定標準, 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隨機分為對照組(47例)和治療組(48例)。對照組中男23例, 女24例;年齡55~76歲, 平均年齡(63.2±5.1)歲;治療組中男25例, 女23例;年齡54~75歲, 平均年齡(64.5±4.8)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方面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脛前切口聯合LCP治療:患者仰臥位, 全身麻醉后, 切口始于踝關節脛骨前內側近端, 終于骨膜, 切口3~6 cm, 以骨膜剝離器向脛骨近端進行剝離, 將LCP鋼板從切口插入至近端, 調整LCP的位置至脛骨中央帶。在C形臂X線機透視下閉合復位骨折端, 分別于加壓鋼板的遠近端固定LCP螺釘, 其中脛骨近端固定3枚、遠端固定4枚螺釘, 固定完成后再次透視確認, 逐層縫合, 并放置引流條。
1. 2. 2 治療組 采用脛前減張切口聯合LCP內固定治療:患者仰臥位, 全身麻醉后, 切口始于內踝尖, 終于脛前近端, 于切口中段按照弧形方向延伸2~4 cm, 切開皮膚和淺筋膜, 然后逐層向內剝至深筋膜, 露出患者脛骨骨折部位, 給予有效的復位和固定, 逐層縫合切口并放置引流條。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等臨床相關指標;參照AOFAS評分標準患者術后踝關節功能進行評分:優:90~100分;良:75~89分;可:60~74分;差:60分, 統計兩組臨床療效;記錄術后相關不良反應。優良率=(優+良)/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相關臨床指標比較 對照組手術時間(77.32±8.36)min, 術中出血量(99.13±8.59)ml, 治療組手術時間(75.28±8.76)min,
術中出血量(95.43±8.61)ml,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愈合時間(3.92±1.43)個月低于對照組的(5.65±1.36)個月,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AOFAS評分比較 術后對照組AOFAS評分優30例, 良7例, 可7例, 差3例, 優良率為78.72%;治療組AOFAS評分優38例, 良7例, 可2例, 差1例, 優良率為93.75%。治療組AOFAS評分優良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3 兩組術后并發癥比較 對照組患者術后切口感染5例, 骨折延遲愈合4例, 皮緣壞死3例, 骨折畸形愈合2例;治療組術后切口感染2例, 骨折延遲愈合2例, 皮緣壞死1例, 骨折畸形愈合1例。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29.79%高于治療組的12.5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由于脛腓骨解剖結構特殊, 常易發生骨折。脛前減張切口聯合LCP內固定治療經局部推移皮瓣, 可顯著減少骨的完整性破壞。選擇正確的手術入路方式和內固定方法對于骨折愈合、減少術后并發癥至關重要。LCP可與骨板間保持一定空隙, 保護骨膜完整性, 且不影響骨膜處血流供應, 破壞軟組織血運, 最大程度地減少術后骨折移位。此外, LCP對機體軟組織損傷小, 降低了術后皮膚壞死和傷口感染的發生率。脛前減張切口入路要求對脛骨內側面有效暴露, 顯著降低皮緣壞死, 骨折端血流供應狀態理想, 促進骨折愈合[3]。本試驗結果顯示, 兩組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比較(P>0.05), 治療組愈合時間、AOFAS評分、并發癥發生率優于對照組(P<0.05), 與劉永祥[4]、楊堅等[5]報道相似。
綜上所述, 脛前減張切口聯合LCP對老年脛腓骨遠端骨折的臨床療效顯著, 增強了固定的穩定性, 明顯改善踝關節功能, 且減少了術后相關并發癥的發生, 值得臨床上推廣用于老年脛腓骨遠端骨折的治療。
參考文獻
[1] 夏衛明. 脛前減張切口結合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治療老年性脛腓骨遠端骨折. 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5, 25(12): 1126-1129.
[2] 陳勇吉. 脛前減張切口結合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治療老年性脛腓骨遠端骨折的療效觀察.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 2015, 29(4): 128-129.
[3] 劉瑞東, 楊柳青. 雙側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脛腓骨遠端骨折45例. 中醫藥臨床雜志, 2013, 25(7): 633-634.
[4] 劉永祥. 老年脛腓骨遠端骨折采用脛前減張切口聯合鎖定加壓鋼板治療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5, 6(27): 34-35.
[5] 楊堅, 穆亮, 王維山, 等. 脛前減張切口結合鎖定加壓鋼板治療老年脛腓骨遠端骨折的臨床療效.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5, 35(5): 1298-1299.
[收稿日期:2016-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