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社會時代的進步與發展,使得社會上的分工與以往相比更加細致,這也使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對于人才需求也越來越細化,因此高校在為社會培養所需人才時,則需要根據當前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更加細化以及專業的教學,這對于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高校學生來說也不例外,而空間造型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必須要掌握的相關知識,也是學生在以后設計工作中所必備的知識素養。本文就是對空間造型的訓練方法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空間造型訓練
一、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空間造型訓練的現狀
(一)高校缺乏對學生的空間造型實踐訓練
對于選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高校學生來說,其自身不僅需要具備相關的藝術設計知識,而且還需要具備對空間的感知能力,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設計能力的提升,在設計環境時才能打造出一個好的空間造型。而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若想使得自身具備一定的空間感,并非一朝一夕能夠形成的,這需要高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長期不斷的引導以及訓練,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的學習以及訓練中逐漸積累并形成自身的空間感。因此,學生在開始接觸并學習環境藝術設計的專業知識時,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其進行相應的引導,使得學生能夠對這一專業知識有一個充分的認識與了解,同時也為培養學生的空間感以及進行相應的空間造型訓練奠定基礎。但是就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高校教師在教授學生相關的環境藝術設計知識時,對于理論的教授極為重視,以至于忽視了對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這樣就使得學生在進行空間造型的訓練時出現脫節的情況。另外,教師在引導學生對空間進行初步的感知后,也由于這門專業課程缺乏緊密的銜接性,導致了學生缺乏空間造型的實踐訓練。
(二)學生自身缺乏相應的創新能力
對于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而言,其自身若想具備較高的空間造型能力,就要對與空間相關的知識理論進行深入的學習,同時也要對這些知識進行實踐應用,而最終學生則需要將自身所學習并掌握的知識技能,通過制作的模型展示出來。但是學生在進行實際的作品展示時,可以明顯觀察到,大多數學生所制作出的作品都有模仿他人作品的痕跡,并且缺乏一定的創新,對于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沒有在作品中得到體現,由此可見,多數學生在進行作品創作的過程中,并沒有融入自己的表達觀點,同時也缺乏一定的思考以及創造力,這也是學生自身缺乏相關專業知識而導致的,不僅如此,學生自身的空間造型能力也不足,因此,對于作品的創新能力也不夠。
二、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空間造型有效訓練的方法
(一)通過實踐觀察對空間造型知識理論進行反向證明
所謂的反向證明,就是在當前高校的教育教學中廣受師生歡迎的一種教學方式,即“翻轉課堂”,而這一教學方式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也轉變了傳統的教學順序,以往的課堂教學是由教師先教授學生相應的理論知識,再讓學生將自身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之中,而翻轉課堂教學方式的應用則將這一教學順序顛倒過來,轉變成教師先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空間造型的實踐訓練,并讓學生通過對相關環境藝術設計模型以及相關空間造型設計的經典范例的觀察,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空間造型設計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在鍛煉實踐的過程中進行相應的思考,因此得出相應的知識理論。
高校教師可以將這一教學方式應用到環境藝術設計的教學之中,并且教師在采用這種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時,要注意遵循相應的啟發性教學原則,以此引導并培養學生的空間感,同時也要讓學生對自己的實踐訓練進進行相應的總結,以此加深對環境藝術設計知識的理解。除此之外,高校教師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相關空間造型設計圖片,并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空間造型的構建,使得學生的空間造型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高校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對優秀的空間造型設計的相關方式進行觀察,并積累相應的學習經驗,讓學生在實際且具體的觀察中提升對空間的感知力。還有,若是高校在教學方面有一定條件的話,也可以為學生構建出與環境藝術設計經典范例,比例一致的相關模型,讓學生近距離觀察經典環境設計中的空間設計方式,從而令學生能夠積極的進行空間造型的實踐鍛煉。
(二)對學生的創造力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對于學習環境藝術設計這一專業的學生而言,其自身若想創作出出彩的相關環境藝術作品,就需要具備較高的空間造型設計能力,而學生若想提高自身的空間造型設計能力,還需要具有較高的創造能力,其中越是富有新意且飽含深意的創作作品就越出眾。因此,高校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前,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搜集設計大師創作出的作品,并以此作為學生學習的課堂案例,在環境藝術設計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也讓學生對設計大師的作品有一定的認識與了解,而學生也能夠通過對設計大師作品的觀察學習到相關的空間造型知識。
除此之外,高校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通過模仿設計大師的作品理解空間造型知識,與此同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模仿學習的過程中,在保證原有空間造型的基礎上對自己模仿出的作品融入一些自己的設計想法,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創作想法以及思路進行作品的設計,讓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激發出自身的創新意識,進而形成自己的創造能力。另外,高校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堂之外隨身攜帶可塑橡皮泥,這樣在學生靈感迸發的時候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記錄與實踐,進而讓學生的創造力得到有效的鍛煉。
三、總結
通過上述分析,當前社會對于環境藝術設計人員的要求以及需求都在有所提高,因此,高校在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進行教學時,應該結合社會對人才的各方面需求對學生進行專業的教學,并且還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這一專業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相關的造型設計能力,以此提高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自身的設計能力與水平。
參考文獻:
[1]孫芬.淺議怎樣提高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空間造型能力[J].魅力中國,2011(2):261.
[2]張燦.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空間造型訓練方法[J].現代園藝,2018,358(10):214.
[3]梁俊.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空間思維能力訓練的實踐探索[J].大眾文藝,2012(9).
作者簡介:王霞(1976-12),女,漢族,河南南樂人,碩士,新鄉學院藝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