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杏妹
摘? 要:當今時代全球化水平越來越高,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特別是信息技術可謂是突飛猛進,面對時代環境,高等職業教育必須隨之進行快速發展,并進行不斷的變革。隨著計算機以及互聯網技術的高度普及,推進了教育現代化的進一步發展。“慕課”隨之應運而生,并得到了高等職業教育領域的廣泛認可和推廣,為該領域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全新的發展機遇,隨之而來的還有全新的挑戰。針對當下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現狀、現階段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以及“慕課”這一新型課程模式對于教育教學改革的意義,該文展開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和探討,并提出相應的觀點。
關鍵詞:慕課? 高職院校? 教育教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7(b)-0113-02
1? 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1.1 人才培養方式滯后
當今時代已發展至21世紀,科技水平已高度發達,信息時代是當今時代的另一別稱,雖然如此,然而很多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仍然較為陳舊,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使用陳舊的培養模式對人才進行培養,必然會存在一些問題,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問題會越來越突顯。對于人才的培養,現階段高等職業教育所使用的模式往往能看到傳統的痕跡,不管是專業培養方案、課程教學目標,又或者是教材和教學方法,使人才培養模式過于相近甚至是一致,這并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現如今,社會發展亟需具備團隊合作能力、創新發現能力的高素質人才,而大部分的高職院樣都未重視起這一問題。這就導致學生完成學業踏入社會,必須付出精力去學習和適應時代的發展,以滿足工作需求。
1.2 缺乏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改革
過去教育領域總是十分重視“教”,經過變革和發展,逐漸轉變為對“學”的重視,這是教育領域較具影響的一次變革,教育領域開始秉承“以學生為主體”的核心思想研究改革和發展。除此之外,基于腦科學以及認知科學的發展,又誕生出一門較具創新性的學科,就是學習科學,也就是基于多門學科的研究成果,對人類學習這一行為的復雜機制展開研究,探索“人類是如何進行學習的”,并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傳統教學模式往往會忽略掉學生的發展,也無法實現對學習目標進行系統的指導,學習內容過于單調,同時缺乏系統的學習結果評價機制。對于一個優秀的學校而言,必須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全面關注學生的成長及成才,這才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一方面,使學生于學習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文化及專業知識;另一方面,還須對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進行培養,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將來步入社會成為一個有能力、有擔當的高素質人才。
2? “慕課”背景下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新機遇
2.1 高職院校教學與學習的方式應更加多元
對于大部分高職院校來說,通常所使用的教學方式都是教師講授式的教學,往往由于班額大、教學內容繁多,導致教學效率并不高。然而,通過對“慕課”資源進行分析,大數據結果顯示,“慕課”能夠有效地提教學質效。通過將大數據融入教學過程,教師通過大數據能夠對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做到及時了解,并通過大數據分析,歸納出教與學的規律及特點,使教學內容、環節得到優化,進而提升教學質效。“翻轉課堂”進行了創新式的嘗試:通過“慕課”學生展開自主學習,學習重點多是較為系統的知識內容,通過微視頻以及小步驟測試使知識進行吸引;教師講授式的課堂中,教師向學生提供指導幫助,帶領學生針對某些代表性問題進行討論,使用情境式教學模式,于過程當中對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探究發現能力等進行培養。
2.2 高職院校教師挑戰“慕課”的意識與能力要加強
“慕課”有其特殊的教學作用,但絕不會因此對教師的教學任務進行降低,它始終無法取代教師的地位。“慕課”為教學活動提供了一定的空間,教師必須對這一空間進行充分的把握,這對于教師而言也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其中包含了學分認證功能,實施之后學生自主掌握課程選擇權,不僅如此,校方推出教師教學質量末位淘汰制度,基于此,教師必然會對教學投入更多的精力,使教學水平得到提升,進而使人才培養質量得到有效的強化。“慕課”推出后,對于教師而言,第一,須對教學觀念進行調整,扭轉教師權威性的傳統觀念,“慕課”平臺融入了非常多的名師名校課程,學生能夠于其中得到更好的學習;第二,對角色進行轉變,過去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如今教師是學術的守門人,是導師、促學者、助學者、評學者,向學生提供幫助,使他們于學習中強化學習、合作、創新的能力;第三,對自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進行強化,以適應信息時代的教學需求。
3? “慕課”背景下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
3.1 加強課堂學習的多元化
“慕課”過程中,學生通過電腦對教學視頻進行學習,不清楚的部分通過回放進行再次觀看,借助于小測驗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測,表面來看和面對面聽教師講課好像區別不大,因此,課堂教學應當進行調整和優化。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使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激發,教師可以設置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話題,使學生以此進行討論和交流,使課堂教學更具趣味性,進而使教學質量得到提升。
3.2 高職院校教師應端正教學態度
“慕課”開展后,教師應當保持良好的態度,強化自身的能力。對于教師而言,必然希望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然而其職業生涯最重要的內容應當是為教學工作付諸全力,不斷尋求更科學有效的人才培養方式,強化信息技術水平,以滿足信息化教學的要求。“慕課”必然對教師形成了一定的沖擊,但教師應當端正態度,并時時保持危機感。高校方面,應當實施末位淘汰制度,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評估,并設置起相應的獎懲機制,這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
3.3 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慕課”以及高職院校的課堂教學,對于學生而言,兩者有其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使學生的知識水平及能力得到提升。“慕課”盡管有名師課程,然而卻無法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掌控。面對這樣的情況,高職院校應當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充分的調動,使學生具有自主意識,對知識和力量進行吸收,這一能力培養關乎學生今后的發展,這是一項極其重要的能力。此外,考證問題方面,學生應當擁有正確的認知,證書體現的是自身的能力,只有多具備幾項技能,才能于社會中獲得更好的發展。針對考證問題,校方應當提起高度的重視,強化考試紀律,確保培養出的學生都具有真才實學和良好的品質。
3.4 強化課程建設
針對高職院校生源差異大,及學生的多元化學習需求,對教材進行調整和改革;對課程要素進行補充,應當設置課程學習目標、學習活動、學習測試、作業檢查、學習成果評估、學分設定等。另外,慕課還有一項功能,即開放性課堂共享平臺,實現與其他院校的資源共享,這一功能使學生的學習資源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
4? 結語
高職院校為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所需人才,是重要的人才培養和儲備基地,基于計算機以及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高度普及,高職院校越來越重視教育現代化的發展及變革。面對來自各方面的教育沖擊,高職院校都表現出了積極應對和發展的態度,通過不斷探索和嘗試,尋找適應時代發展的教育之路。面對“慕課”教學模式,高職院校不斷完善自身,進一步對教學模式進行調整,為學生的成長、成才營造出更為適宜的學習條件,探索出更為科學有效的創新性教學模式。競爭是壓力,更是動力,面對壓力和挑戰,高職院校積極應對,科學調整,保障為國家為社會培養輸送更多更優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董玲玲.“慕課”對傳統高等教育的沖擊與應對策略[J].中國成人教育,2013(23):145-146.
[2] 黃川鋒.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職高專院校慕課教學模式的構建[J].衛生職業教育,2017(10):21-22.
[3] 鄭立,周詠梅,尋云杰.慕課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學模式改革初探[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109-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