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新時期幼兒園安全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論述實現家園聯手,共筑幼兒安全屏障提出自己的見解,向幼兒家長普及安全教育理念,注重“體驗式”安全實踐教學活動,創設安全寬松的家園教育環境,充分開發和利用家長教育資源,發揮家園聯手的獨特優勢,做好幼兒安全教育工作。
【關鍵詞】幼兒園 家園聯手 安全教育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8A-0059-02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兒年齡小,身心非常脆弱,缺乏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毋庸置疑,幼兒的茁壯成長離不開安全教育,更離不開家園之間的合作。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和學前教育事業日益受到重視的背景下,幼兒園的教育教學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幼兒園的安全問題依然層出不窮,各類“虐童”“傷童”事件刺痛著人們敏感的神經,凸顯了幼兒自我安全意識的薄弱和幼兒園安全教育的缺失。幼兒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長關系著千家萬戶的幸福,同時也影響著社會和諧發展,幼兒園要與家長密切合作,注重幼兒的安全教育工作,不斷提升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切實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一、新時期幼兒園安全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幼兒安全事故頻發,“安全”二字給廣大幼兒教師和家長敲響了警鐘。根據我國幼兒安全事故案例統計數據發現,摔傷、燙傷、跌落、被卡異物和食物中毒是幼兒安全事故的主要表現形式,嚴重影響著幼兒的安全、健康成長。新時期幼兒園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家長安全教育意識與技能薄弱。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人才競爭日益激烈,“從娃娃抓起”“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在家長們看來,能讀、寫、算才是聰明的孩子,一些家長缺乏幼兒安全教育意識,沒有掌握安全教育技能,甚至部分家長帶著孩子闖紅燈,邊走路邊刷手機等現象屢見不鮮,這就導致幼兒面對危險時表現出懵懂無知、毫無對策的現象,直接阻礙著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
其二,重文化教育、輕安全教育。廣大家長都想為孩子營造一個高質量的教育環境,學前教育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獲得經濟利益是幼兒園開展一切教學活動的宗旨,尤其是一些民辦幼兒園一味迎合家長的教育理念,注重文化課程設置,滿足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虛榮心,缺少完善的幼兒園安全教育制度,導致安全教育工作停留在紙面和形式上,這樣導致幼兒的身心受到傷害。
其三,忽視家長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毋庸置疑,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是整個教育的起點,幼兒安全教育工作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與參與,但在實際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中,家長始終被大部分幼兒教師看作是教育教學活動的配合者,幼兒教師則成為安全教育工作的指導者與實施者。實質上,幼兒家長有著不同的職業、閱歷、愛好和特征,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對幼兒安全教育有著不同的見解,只有加強家園聯系的深度和廣度,才能有效地提升幼兒安全教育的效果。
二、向幼兒家長普及安全教育理念
幼兒園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要加強正確的安全教育理念的宣傳和普及,及時轉變家長落后的育兒觀念,明確幼兒園安全教育目標,逐步樹立幼兒安全教育教學理念,切實改變家長以幼兒掌握知識多少來評價幼兒園教學質量的現象。如幼兒教師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型社交工具向家長們宣傳先進的安全教育理念,召開家長會積極開展家庭教育指導,促使每一位家長理解和掌握安全教育知識,轉變幼兒家長注重智力提升忽視安全技能培養的落后理念,以增強家長自身的安全教育意識與技能。與此同時,家長需要配合學校積極開展安全教育工作,如基本的交通規則、飲食衛生和用水用電安全等,避免幼兒在學習和活動中出現摔傷、燙傷等安全事故,增強孩子們的自我安全防護意識,共同實現幼兒安全教育的目標。
三、注重開展“體驗式”安全實踐教學活動
毋庸置疑,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是幼兒園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標,如何將安全防范理論知識轉變為實際自我保護能力,是安全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幼兒園教師要注重開展“體驗式”安全教育實踐活動,促使幼兒在活動中提升自我保護能力。幼兒教師可以組織“消防逃生我最棒”親子安全教育活動,將家長和幼兒分為三組,每組分別進行消防逃生演練活動。教師在教室內鳴笛即表示發生火災事故,家長和孩子們接收到火災信號后,要快速、有序地撤離現場,一組幼兒和家長進行消防逃生演練活動時,另外兩組幼兒和家長要注意觀察和學習,豐富自身的消防逃生經驗,并記錄其他組在消防逃生演練中的缺點,在反復的練習和強化中,潛移默化地增強孩子們的自我保護能力。此外,幼兒天生愛模仿,家長和教師的一舉一動直接影響著孩子們的言行,幼兒教師和家長要做到以身作則,如過馬路時,做到不闖紅燈、遵守交通規則;走路時不玩手機、不分心;外出時不亂吃東西、不喝生水等,不斷提升孩子們的自我保護能力,為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成長筑立安全屏障。
四、創設安全寬松的家園教育環境
安全寬松的家園教育環境,是保障幼兒安全健康成長的前提條件,家庭和幼兒園是重要的活動場所,也是意外事故的高發區,幼兒教師和廣大家長務必重視安全家園環境的創設,切實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如幼兒園盡可能地消除日常學習與生活隱患,在幼兒活動場地鋪設塑膠材料,樓梯和廁所做好防滑措施,幼兒常用的學習用具如桌椅等,需要磨去尖角,在電器插座上粘貼動漫小惡魔的畫像,將插口裝扮成小惡魔的獠牙,以此創設安全寬松的家園教育環境。同時,幼兒的情感安全也是安全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教師和家長需要營造一個讓幼兒有安全感且充滿愛的家園環境,注重觀察幼兒的情緒變化,如盡可能采用暖色調布置環境,播放舒緩愉悅的音樂緩解幼兒焦慮的情緒等。此外,幼兒園還需要建立和完善幼兒園安全教育制度,切實保障幼兒園安全教育工作得到有效落實,科學評價幼兒園安全教育工作的效果,為后期改善安全教育工作提供良好建議,提升幼兒安全教育家園合作的效果。
五、充分開發和利用家長教育資源
《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提出:“幼兒園應主動與幼兒家庭配合,幫助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向家長宣傳科學保育、教育幼兒的知識,共同擔負教育幼兒的任務。”在開展幼兒園安全教育工作時,歐美等發達國家通常采取親子活動或游戲的方式,促使幼兒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并逐步提升孩子的自我保護技能,注重幼兒安全教育策略的宣傳與指導,引導家長采取正確的方式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這樣便會收獲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首先,幼兒教師需要樹立開發和利用家長教育資源的意識,針對家長教育資源進行全面深入地了解,有條件的班級則可以引導家長輪流擔任安全指導員,如消防員家長負責火災自救安全教育工作,帶領孩子們了解消防用品、模擬火災自救演練;警察家長可以教育孩子在遇到危險、壞人時如何自救;廚師家長則可以給孩子們講解食品衛生安全事項,怎么看食品的保質期,怎樣實現健康飲食等;醫生家長可以向孩子們普及受傷后如何處理,如何在運動中避免損傷等。由于家長從事著不同的職業,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大大增強了幼兒園安全教育工作的全面性。
總而言之,家園聯手是“一加一大于二”的幼兒園安全教育手段,家長和幼兒園兩個影響幼兒安全問題的主要因素相互配合,將會大大提升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何斯琪.幼兒安全教育家園合作存在的問題及其策略[J].教育現代化,2019(6)
[2]劉芳燕.構建“家園互動”幼兒安全教育課程的思考[J].學周刊,2017(13)
[3]孟繁容.幼兒家庭安全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7
[4]劉琳.基于家園合作的幼兒安全教育策略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15)
[5]辛琦媛.幼兒園大班安全教育問題及對策研究[D].吉林師范大學,2016
作者簡介:曾梅(1985— ),女,廣西平樂人,中小學二級教師,大學本科學歷,教育學學士,研究方向:幼兒的全面發展。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