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岸龍
摘? 要:SPOC的廣泛運用為我國高校教師改變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提供了良好的資源。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受到了大量高校教師的歡迎,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研究也層出不窮。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與傳統教育教學相差很大,其涉及的要素更加廣泛,將各個要素進行有效整合,充分發揮各要素的優勢是混合式教學模式開展的良好基礎。該研究充分挖掘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中所涉及的要素,詳細分析各要素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優勢,期望能夠為提高混合式教學質量提供參考和啟示。
關鍵詞:SPOC? 混合式教學? 角色定位?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7(b)-0147-02
2012年,MOOC在美國產生,三大平臺Coursera、Udacity、Edx猶如MOOC的動力火車,使得MOOC逐漸在全世界拓展傳播開來。其將頂尖大學的優質資源向全世界的學習者開放,在促進知識傳播,優質資源共享的過程中也存在MOOC學習者完成率低下、個性化輔導困難等問題。為了解決此類問題,SPOC應運而生,其將課程資源用于小眾的學習群體,注重對學習過程的導引,因此廣泛受到高校教師的歡迎。在多年教學模式的探討中,我國高校教師逐漸探索出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1? 基于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述評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開始逐漸成為主流的在線教育模式。SPOC將MOOC中課件、視頻、資料、測驗、作業等教學資源和討論、評價等在線教學交互功能應用到小規模的注冊學生團體的在線課程中,同時,開展傳統的校園課堂教學,是一種結合了在線學習和線下面對面學習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目前,隨著我國MOOC數量不斷增加,大部分高校均在鼓勵教師進行MOOC制作,在這個過程中也鼓勵教師們利用優質的MOOC資源在校內開展SPOC教學。許多教師已經發表了相關研究成果。例如清華大學張歡瑞、楊芳老師設計了基于《生活英語聽說》課程的校內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此次教學成為我國校內教學改革的一次典型案例。
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勢集中表現為:首先,SPOC可以運用名師名校的課程資源,將該課程或該領域最先進的內容引入課堂中,借鑒名師的授課方式來進行教學,這些都為學校教師提升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其次,增加課堂的深度,學生在SPOC中學習的知識,能夠解脫出更多的線下課程時間來進行深入探討、實踐,從教師的角度而言能夠提升課堂的深度,對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課程質量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最后,學生具有更多的獲得感。學生在SPOC中學習的知識,在課堂中參與討論交流,相較傳統教師講授課堂來講能夠有更多的參與課堂當中、參與教學實踐的機會,如此學生便會對于學習的內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具有更多的獲得感。
2? 基于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中的角色定位
2.1 線上課程授課教師——系統知識的提供者
線上課程的授課教師是SPOC課程內容的提供者,包括課程的視頻內容、講義、參考資料、習題測試等。在課程制作過程中,線上課程教師已經將該課程相關的知識進行了系統梳理,從而將其以最適合的方式加以呈現。甚至在課程內容需要更新的過程中加以補充、完善。因此,在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第一步即是由線上課程教師完成的。線上課程教師雖然能夠客觀地呈現知識,但是其對學習者的起點水平并不了解,也難以對學習者進行個性化的教學,更難以對學習者進行除知識之外的品德教育。
2.2 線上課程提供廠商——網絡課程的維護者
為了解決點對點共享SPOC課程資源的困難,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許多平臺,例如智慧樹、學堂在線、超星爾雅等平臺來對高校MOOC進行匯總,進而將MOOC進行合理加工,使其走進其他高校的課堂教學之中。他們既連接線上課程內容提供者也連接使用SPOC的學校,這便為后續知識更新、內容增刪等提供了良好的基礎。這個過程線上課程提供廠商所起的作用是保持SPOC課程內容的持續更新迭代,保持課程內容完整,提供線上學習支持與服務,完成對學生SPOC學習部分的相關教學管理、教務及考務相關工作,為學生學習提供平臺及平臺使用相關技術支持,確保學生線上學習部分能夠順利完成并計入校內教學考核。
2.3 線下課程授課教師——知識引導、品德培養的栽培者
在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過程中,線下課程教師的角色是無可替代的,因為線下教師是完全能夠了解真正學習者的真實情況以及學校對于相關人才培養的相關培養方案。線下課程教師完成的主要工作應當包括學習者起點水平的測評,學習者線上線下學習計劃的制訂,學習者評價要素的相關確定。他們是學生學習的長期陪伴者,也能夠為學生學習提供其最需要的支持與服務。此外,線下課程教師最主要的職責應當是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研討、問題解決及實踐的機會,并注重在這個過程的引導以及糾正。注重學生思維的培養,關注學生實踐過程的指導及實踐能力的提升。此外,對學生的品德教育,人生觀、價值觀的良好塑造也應當由線下課程授課教師完成。
2.4 學習者——最終受益者
學習者是基于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核心,因為學習者是參與全過程的角色,也是此模式的最終受益對象,同時也是該教學模式采用的核心。以學生為主體在這個過程中被體現,線上課程配合線上課程的支持與服務,配合線下課程配合線下教師提供的學習支持及服務,這兩方面成為學習者發展的兩個翅膀,共同促進學習者更加良好地發展。學習者應該在這個復雜的過程中找尋屬于自己的高效學習方法,結合理論積極參與實踐。
3? 結論與討論
該研究在分析目前我國MOOC及SPOC發展現狀的基礎上,闡述其優缺點,解析了基于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中各個參與主體的主要職責,并強調各個主體應當在履行各自職責基礎上多多溝通交流,共同探尋以學習者為主體,以線上課堂和線下課堂為兩翼的“一體兩翼”的教學模式,期望能夠為我國高校開展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提供參考及啟發。此外該研究也存在很多不足,有待于形成多視角下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模型,這樣會更加直觀、更加具有指導性,對于使用者而言比較容易操作。
參考文獻
[1] 曾翠,尹恩山.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服務模型與運作模式研究——以廣東財經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論壇,2018,38(11):148-154,178.
[2] 楊國斌,包權.殘疾學習者遠程學習支持服務體系探析——以國家開放大學殘疾人教育內蒙古學院為例[J].中國遠程教育,2017(8):72-78,80.
[3] 李秀晗,朱啟華.直播技術在高校混合式教學中的新應用——基于香港大學同步混合教學模式的行動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9,29(2):80-86.
[4] 張歡瑞,楊芳,張文霞.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設計與實踐——以“基礎英語聽說”課程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8,28(12):62-67.
[5] 王晶心,原帥,趙國棟.混合式教學對大學生學習成效的影響——基于國內一流大學MOOC應用效果的實證研究[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8(5):39-47.
[6] 韓淼.基于慕課和雨課堂的高校思政課混合式教學——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慕課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8,28(7):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