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論述以信息技術為載體,優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策略,將信息技術貫穿教學的每個環節,在課堂導入環節激發興趣,單詞教學呈現趣味性,在閱讀體驗中讓學生如臨其境,拓展練習生動有趣,實現教學的最優化。
【關鍵詞】信息技術 初中 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8A-0114-02
新課程改革為英語教學提出新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不斷創新教學手段、教學環節,實現英語教學的最優化。信息技術的發展則為初中英語教學帶來無限的生機和資源,優化英語教學環節,充分調動初中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課堂主人翁的地位。目前,信息技術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運用,主要表現在交互式電子白板、多媒體、交互式投影機、網絡社交APP(如“抖音”)等,如何實現以信息技術為載體優化初中英語教學過程,是當前廣大英語教師要思考的問題。
一、課堂導入,激發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環節是課堂教學的關鍵,傳統教學大多采用直接導入的方式,而利用信息技術則可以實現多種方式的導入,如創設情境導入、圖片導入、音樂導入以及視頻導入等?!靶畔⒓夹g可集合聲音、圖像、文字、視頻為一體,依據教學需要靈活地為學生播放相應一種或多種信息展示形式”[1],這些導入方式需要信息技術作為支撐,能夠有效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對于接下來的學習充滿期待。
外研版英語九年級上冊Module 9《Heroes》的主題是“英雄”,是初中生比較熟悉和感興趣的主題。為了點燃初中生學習的激情,教師利用網絡社交APP,如“抖音”等,制作東西方神話中的英雄圖片,并利用軟件特效展示出來,讓初中生在熟悉的形象和事物中獲得感知。教師也可以利用一些流行歌曲進行導入,既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歌曲《勛章》的內容十分切合“英雄”這個主題,教師用這首流行歌曲導入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點燃了課堂。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導入,比傳統教學導入有著更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單詞教學,呈現趣味
單詞是句子的“骨骼”,是英語教學的基礎部分。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單詞教學最常見的形式就是教師領讀、反復誦讀,導致單詞學習枯燥、乏味,而信息技術可以充分利用相關工具,將復雜的單詞進行分解,逐一剖析其音標、讀音以及含義,促使單詞教學呈現趣味性。如教師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幕遮”功能,實現單詞的猜想教學;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讓初中生印象更加深刻;利用“抖音”APP增加單詞教學環節的活力。此外,教師也可以出示圖片與對應單詞,采取聯想的方法加深學生的印象。
外研版英語九年級上冊Module 8《Public holidays》的教學主題是中國與西方國家一些著名的節日,單詞則是對節日的表達。為了讓學生對于單詞教學充滿興趣,教師可以在教學單詞的時候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幕遮”功能,出示節日的英文表達,而將中文表達遮蓋起來,引導學生猜測這些節日的含義,讓學生體驗“刮刮樂”的樂趣。當然,教師也可以通過動畫視頻的形式優化單詞教學環節,將單詞擬人化,或是模擬實物進行自我介紹,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師還可以巧妙運用多媒體,精心創設英語單詞學習情境,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把英語單詞用聲音、圖像、動畫及影像的方式呈現出來,創設真實豐富和立體化的英文單詞,或者通過歌曲、英語故事、看圖說話、猜謎語等方式,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在有聲有色的真實語言場景中烘托出無聲的單詞,幫助學生持久記憶,起到“寓教于樂”的作用,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三、閱讀體驗,如臨其境
閱讀教學不僅培養初中生的閱讀技巧,還能提高初中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增強學生的閱讀體驗,充分發揮多媒體PPT的功能,通過展示圖片、播放視頻等展現閱讀的直觀性,讓學生更好地了解閱讀內容。對于初中英語教學工作來說,將信息技術和學生的學習能力相結合是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方式之一。信息技術不僅可以實現英語教學的多媒體化、情景化和個性化,教師還可以利用已有的信息技術獲得網絡資源。[2]如在了解閱讀大體內容的時候,設置問題通過課件展示出來,讓學生帶著問題有條不紊地閱讀文本。
外研版英語九年級上冊Module 11《Photos》的教學主題是“照片”,其閱讀內容為《Results of photo competition》。為了讓學生掌握閱讀的大體內容,筆者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表格,讓學生根據閱讀材料中的照片及照片內容填充表格,讓學生感知閱讀。為了讓學生將閱讀串聯起來,筆者還讓學生自行操作交互式電子白板,分組合作以競賽的方式填充表格內容。信息技術與閱讀教學的整合使閱讀內容問題化,學生圍繞相關問題進行自我探究或集體討論。學生從網絡資源中獲取素材,自我改造重組或創造教學內容,通過網絡展示學習的收獲,這樣得到的不只是具體答案,其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也得到了培養,提高學生的整體閱讀素質。
四、拓展練習,生動有趣
對于知識的鞏固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傳統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僅僅布置書面作業和書面練習,促使學生利用閑暇時間完成任務,這樣的方式十分枯燥,單一的練習往往使學生失去耐心。而信息技術則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調動最多的資源,實現作業設計的趣味性,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設計合理的作業練習,實現分層訓練。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網絡搜集流行的表情包,設計有趣的作業。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抖音”APP讓學生拍攝創作小視頻?!禡useums》的教學主題是博物館,教學目標是讓初中生認識到博物館的一些標識。為了讓初中生鞏固對這些圖標的認識,教師可以將聲音特效與學生的行為聯系在一起,如利用大量的資源儲存,播放圖示代表的聲音,讓一名學生在聲音播放完畢之后做出相應動作,其他學生猜測這個動作的含義。如在播放“No parking”這個圖示,教師可以播放汽車發動的聲音,一名學生展示交通手勢,給出相應的信號讓其他學生猜測。拓展練習是及時檢測教師教學情況和學生學習情況的有效方法,也是師生良好互動的平臺。而信息技術可以使拓展練習的類型多樣化、方式多樣化,可以根據教學目標設計引新練習、嘗試練習、鞏固練習和強化練習,還可以全面有效地反饋練習結果,讓教師捕捉反饋信息并及時調整教學行為,求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信息技術為當前初中英語教學注入活力,“不同于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信息技術所展示的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形象,通過大屏幕所產生的刺激,能夠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并且這種印象能夠在腦海中保持更長的時間”。[3]信息技術不斷成為教學過程創新的工具,深入到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應密切關注新型信息技術,實現信息技術的創新使用,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打造活力英語課堂。
【參考文獻】
[1]梁忠英.借助信息技術 優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7(31)
[2]鞠正龍.借助信息技術載體優化初中英語教學之探索[J].中學生英語,2018(6)
[3]王炳根.借助信息技術載體優化初中英語教學之探索[J].新課程(下),2018(6)
注: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信息技術環境下初中開展混合式教學的實踐研究”(立項編號:2017B002)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陳秋平(1989— ),女,廣西南寧人,大學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多次在城區級、市級賽課中獲獎,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學。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