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初中教學教材也發生了明顯變化,所以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按照教學目標合理轉變,使得全新數學模式得到更為合理應用。初中數學中的函數為教學重點,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為了提高初中生對函數理解能力及數學思維水平,本文便對函數教學問題進行分析,以便提高函數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函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O1-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23-0102-01
隨著科技時代的到來,我國教育為了培養更符合時代要求的學子,在九年義務教育中,初中教育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重要過渡階段,因此,老師應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科學的教育方法,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舉一反三。但是很多老師對此束手無策,使學生在學習中具有一定難度,對此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對二次函數的教學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將生活與教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函數教學中,一次函數是函數教學的基礎,所以若想學好函數知識,需要先進行一次函數的相關教學。而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一次函數也不例外。所以教師在教授一次函數時,應該將知識點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也可以在課堂上創設有趣的生活情境,將生活引入一次函數教學,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還應該講述二元一次方程和相關函數的概念,借助二元一次方程與函數之間的關系以及實際案例進一步講述不等式。如二元一次方程的表達式為kx-y=-b,一次函數的表達式為y=kx+b,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表達式為kx+b>0或kx+b<0,也就是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函數值y為0時x的取值,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就是當函數值y大于0或是函數值y小于0時對應的x的取值.從圖像的角度來看,函數y=x+1的圖像經過一、二、三象限、與x軸交于點(-1,0),與y軸交于點(0,1),函數值y隨著自變量x的增大而增大.函數值y為0時,即x=-1;函數值y大于0時,即x>-1;函數值y小于0時,即x<-1.因此,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可以就其對應函數圖像與x軸的交點橫坐標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也可以就其對應的函數圖像而得出,k>0時,y>0為圖像與x軸交點的右邊部分,y<0為圖像與x軸交點的左邊部分;k<0時,y>0為圖像與x軸交點的左邊部分,y<0為圖像與x軸交點的右邊部分。適當結合圖像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數形結合思想。
二、利用數形結合思想,理解函數相關性質
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提高學生學習,還要提高他們的空間想象能力、運算能力、思維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提出問題的能力.但是由于數學尤其是函數內容過于抽象,不便學生理解,所以為解決這一問題,老師可以采用數形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幫助學生了解二次函數的相關知識,從而降低老師的教學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講授《二次函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數形結合的方式來研究方程與二次函數圖象的關系更易理解。比如教學時先令x+m=0,得x=-m;當x=-m時,y=k.即頂點(0,0)到(-m,k)的移動,從而在直角坐標平面內獲得圖象的移動,這種方法簡稱為“方程——圖象相結合”法。同時老師因為要適當督促學生進行相應的鍛煉,監督他們畫出二次函數草圖,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相關思想,運用圖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達到當學生每次碰到二次函數時都能夠畫出相應草圖,并且是學生知道它們在平面直角坐標中的位置、形狀以及對稱軸等方面的知識。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也可以與所學的一次函數相結合,不斷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使他們溫故而知新。同時老師還應該鼓勵學生之間進行合作,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適當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競爭意識,同時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通過分組,在討論過程中使學生更加方便了解相應的函數知識,同時同學之間的合作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使他們更深入地理解二次函數的知識,學好二次函數。
三、改變函數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在傳統教學中多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不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培養,同時降低學生知識的記憶程度,進而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所以,教師改變教學模式,豐富課堂內容,根據函數性質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參與到探究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函數的應用能力,促進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比如老師可以列出以下問題,已知點A(x1,y1),B(x2,y2),C(x3,y3)是反比例函數y=3/x上的三點,同時滿足x1 綜上所述,老師在進行函數的相關教學時,為提高教學效率,老師首先需要結合現實生活,對相關函數知識進行講解,激發學生興趣;其次,由于函數知識過于抽象,老師可以組織學生相互合作,采用數形結合的教學方式,一邊學生理解函數性質,最后,老師還應該改變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進行多樣化教學,進而提高老師的教學效率,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淑琴.初中數學函數教學策略初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3):125-126. [2]吳紅艷.初中數學二次函數教學策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