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英
摘要: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是幫助學生積累語言知識的主要途徑,結合新課標要求,當代教育同樣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這是其邏輯能力、批判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具體體現,與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相吻合。基于此,本文首先闡述了思維品質的培養和作用,其后從多個角度著手,具體分析了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策略,以期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思維品質 ? 閱讀教學 ? 初中英語 ? 教學策略
人們通過語言學習來掌握相應的知識技能,而閱讀則是語言學習和運用的重要途徑之一。就閱讀教學來說,其在英語教學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初中英語的整體教學還存在不少問題,以往的教學方法在思維能力的培養方面還有所欠缺。由此可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不僅要深入了解文本內容,同時也要轉變教學方式,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本文就此展開論述。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意義和作用
初中英語開展閱讀教學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技能,并通過多種教學手段來培養他們的思維品質。而學生經過閱讀學習,既能夠積累知識、增加詞匯量,還可以提高自身的英語運用和表達能力,從而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閱讀學者Goodman認為:閱讀的實質就是心理語言的過程,作者根據自身所編創的語言編碼,使讀者在頭腦中形成獨立的語言含義,體現了閱讀過程中的語言和思維碰撞。通過閱讀,實現了思想至語言、語言至思想的循環轉化過程,有助于讀者達到攝取信息的目的。
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對其今后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 年版)》中提到:英語教學要以培養學生的基本英語能力為主要任務,同時注重他們思維能力的發展。這一要求就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做出了明確規定,初中教師在幫助學生掌握基本英語語言知識的同時,還要鍛煉學生的聽、說、讀、看、寫能力,以此來提高他們的英語運用能力和思維發展能力。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良好的思維品質也能夠為學生其他科目的學習創造有利條件,以此加大初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力度勢在必行。
二、基于學生思維品質培養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一)借助標題推測,培養預測思維
文章的標題是學生把握主題的關鍵所在,這不僅僅是文章內容的聚焦點,同時也具有預測內容、激活背景的作用;學生以標題為依據作出正確,了解文體特點、抓住文章要點,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深層次含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握標題的作用,鼓勵學生大膽預測文章的具體內容,以此來培養他們的預測思維能力。
以Life is full of the unexpected這一單元的教學為例,通過標題可知本單元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有關,能夠有效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實現提出與文章內容相關的問題,如“What do the unexpected events mean?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accidents in your life? ”其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想法進行預測,并將答案寫下來。問題引導能夠有效提高學生閱讀的針對性,在探尋問題答案的過程中,學生結合自身所學知識積極預測,產生了強烈的閱讀期待,帶著問題展開閱讀不僅可以驗證和改進原有的預測,還能夠幫助學生獲取新知,這是鍛煉學生分析、預測和驗證思維的有效途徑之一。
(二)融入教學情境,培養比較思維
比較思維指的是將兩種相同或不同的事物進行對比分析,找出事物之間的異同,觀察事物的本質和特征。閱讀過程中,讀者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閱讀對信息進行加工,進而融入文本信息的語境。同理,教學情境的創設同樣可以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發揮作用,對此教師要為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并為其提供更多的閱讀時間,增強他們與文本內容的互動,通過自身生活與文本內容的對比,掌握其中的關聯,以此來鍛煉學生的比較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這一單元時,結合不同國家在見面禮和用餐禮儀方面的具體內容,教師讓學生找出不同,并將其與自己的生活習慣進行比較。這種遷移性的比較方法可以讓學生領悟到國內外習俗和禮儀差異,進而培養他們尊重文化差異的意識,提高其跨文化交流能力。教學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與文本形成情感與思維的碰撞,這是培養其比較思維的有效途徑。
(三)理清行文脈絡,培養歸納思維
每篇文章的行文脈絡都存在差異,歸納思維能夠幫助學生理清脈絡,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從而把握語篇結構,理解文章內涵。且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學生獲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鍛煉。因此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以文章體裁為切入點,正確引導學生歸納文章框架,清晰的文章結構可以更加全面的展現出文章內容,而學生通過歸納鍛煉,也可以提高自身的歸納思維水平。
以初中《英語》九年級 We a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這一單元的教學為例。文章主要描述了保護環境的幾種措施。對此,教師需要抓住“保護環境的措施方法”這條主線,讓學生先后完成Section A和 Section B兩部分內容的閱讀。兩部分的閱讀內容以對話和短文形式體現,不同的文章形式要運用不同的解題思路,按照正確的解題流程展開閱讀,把握文本主干。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分析和歸納獲取有效信息,在了解了文本框架后,歸納了解文章的本質,同時簡化了復雜問題,提高了自身的歸納概況能力。
(四)巧設課堂提問,培養批判思維
批判思維是指讀者結合自身知識和經驗來判斷事物或觀點的正確性,具體包括分析、推測、評估和反思等環節,要求學生在文本閱讀時大膽的提出質疑,結合自身見解去分析問題,逐步形成獨立的認知。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要進一步增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閱讀教學可以適當增設課堂提問環節,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加深其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有助于準確辨別信息的重要程度,同時預測作者的寫作意圖,形成自主評價。
例如在教師初中英九年級Sad movies make me cry這一單元時,教師需要事先做好課前準備,并有針對性地設置相關問題,如“What are the reasons why the king is unhappy? Through this story,what do you think can make a person happy?”等,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展開閱讀,積極尋找問題的答案,批判思維分析方法指導學生進行比較、推理、判斷和思考,多元分析事物本質,總結得出作者的寫作意圖,有助于加深其對于文本內涵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文章內容涉及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提高英語閱讀的針對性,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思考、分析和判斷能力,還可以調控他們的思維方向,培養其批判性思維。
(五)強化閱讀訓練,培養邏輯思維
由于學生在閱讀后,無論是說或寫都出現了思維混亂的問題,通過反思與實踐,筆者認為要注重深層閱讀任務質量,并在其中融入思維訓練,教師需要在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之上加以引導,幫助學生學會分析文章結構、尋找事實,通過科學合理的邏輯推理,學生按照順序鏈條得出最終的結論。
例如在教授初中英語九年級I remember meeting all of you in Grade 7 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利用圖片、歌曲、視頻、話題以及聯舊引新等方式,迅速集中學生注意力,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快速切入主題。并提出“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you have learned in junior high school?”以此來引導學生形成強烈的閱讀期望,其后圍繞主題,讓學生自主分析文章的段落大意,理清文章脈絡圖,同時關注文章的過渡性句子和過渡性詞語,指導學生學會利用語境和相關詞句來識別段落和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分析能力和邏輯推理思維。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標的持續推進,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需要創新教學方法,打破原有的語言知識講授的固定模式,加大學生思維品質培養的重視力度。對此,教師應樹立閱讀教學新理念,采取一系列措施幫助學生深層次的剖析文章內容,深入挖掘文章內涵,創造性地利用教材,指導學生發散思維,對文章進行全面的思考和評價,發展其思維品質,實現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傅京.聚焦學生思維品質培養的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研究[J].教師教育論壇,2018,(12):54-57.
[2]林靜.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運用提問策略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J].英語教師,2018,(21):65-69.
[3]章策文.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四多原則”[J].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參考),2017,(05):3-6.
[4]張旭.英語閱讀教學如何培養學生思維品質[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17,(01):95.
(作者單位:湖南省地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