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需要層次理論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功能
作者簡介:李韻琦,哈爾濱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0.332
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近年來,國家對于思政課給予了充分的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在“3.18”講話中強調;“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隨著社會大環境的變化,大學生的心理也發生了變化,而需要層次理論對人的需要進行了全面的研究,從行為方式探尋人類的內心規律,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著切實的指導作用,有助于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標。因此,將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具有深遠的意義。
1943 年馬斯洛在《人類動機理論》一文中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的觀點,人類的需要按照從低到高可以分為五個層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實現需要。各層次之間緊密相連、彼此依賴、相互影響。馬斯洛認為人都隱藏著這五種不同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時期表現出來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首先,生理需要是人們最基礎的需要,是人們行為的最直接動力,生理需要的滿足是其他需要成為新的激勵因素的基礎。其次,安全需要代表的是人們對財產情況和身體狀況的保護,在基本條件得到滿足后人們就會自然而然的尋求這種需要。再次,歸屬與愛的需要包括兩個方面即歸屬的需要和愛的需要,人們都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群體不可或缺的一員,并渴望得到親情、友情和愛情。相對于生理上的需要,感情上的需要更為細膩,會因個人性格、經歷、活動區域、生活習慣等的不同出現差異。然后,尊重需要表達了人們對自我尊重以及他人尊重的需求,是比歸屬與愛更高一個層次的需要。最后,自我實現需要是最高等級的需要,是指充分發揮能力,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的需要。馬斯洛認為自我實現的需要能夠讓人們發揮出自身最大的潛力,成為更好的自己,將其解釋為:“一個人能夠成為什么,他就必須成為什么,他必須忠實于他自己的本性。”
當代高校大學生的需要表現出多種多樣的形式,結合當代大學生的現實需要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方式進行與時俱進的調整,將需要層次理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并進行分析總結是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科學發展的關鍵。
(一)滿足大學生的基本生活需要
十九大以來,黨和政府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給予了很多關注,而高校大多是從理論層面去加大學習相關政策的力度,但對于大學生現實需求這一方面有些忽略,需要層次理論的融入能夠極大地提升高校對大學生的基本生活需要的關注度,具體表現在大學生的飲食、住宿、醫療方面。作為學校可以實行提高飲食質量、保證教室干凈整潔、完善助學體系等政策。后勤管理服務工作的完備有助于促進大學生學業的順利進行。高校還應該對關于學生所產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專業的、及時的疏導,幫助他們化解心理壓力,在思想上對大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引領,對大學生心理健康進行引導,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狀態是學習和生活的前提,只有將最基礎的條件滿足后才能夠促進其他需要的發展。
(二)保障校園安全問題
安全需要相對生理需要來說是比較高級的生活需要,是學生滿足生理需要后所需要的一種保障性需要。目前科技的飛速發展使影響校園安全的因素逐漸增多,具體表現在房屋安全、學生信息安全、飲食安全、人身安全等各個方面。首先,在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中加大力度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增強安全防范意識,使自己擁有保護自己的能力。其次,提高校園安全保障措施,非學校人員要進行系統嚴格的詢問,加大對宿舍和食堂的監管力度,定期對學校的安全設施設備進行檢查,消除安全隱患。只有身處安全和諧的環境,學生才能夠將精力集中用于學習和科研上提高自己的能力。
(三)促進學生的交往與溝通
在大學中學生們來自不同地域,有著不同的家庭環境和教育背景,具備不同經濟狀況和生活習慣,進行溝通和交流是很有必要的,正是通過彼此之間這種交往,大學生才會建立起自己對于學校、老師以及同學的歸屬感。首先,應充分發揮思政課教師的引領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引導大學生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培養大學生們對于學校的歸屬感以及對于周圍人的同理心,樹立群體意識,使整個班集體形成一種互相關心、互相愛護的風氣,增強班級凝聚力。其次,要為大學生搭建人際交往的平臺,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通過鼓勵大學生多參加本身所感興趣的社團以及多元化的活動來增加大學生對于學校的歸屬感,多樣的社會活動能夠使大學生們開拓視野、增長知識、增加與人溝通的機會,在感受集體溫暖的同時,能力的增加所衍生的自信也會成為日后找工作的點睛之筆。
(四)充分尊重學生的內心
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已經趨于成熟,自我意識也不斷提高,期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信任和肯定,得到相應的尊重。思想政治教育者應教導學生懂得自重自愛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在大學生面臨著就業、生活以及情感各個方面的壓力的時候,學校層面應當給予適當的關注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根據大學生的尊重需要,采取適當措施,激發他們的積極性,盡量尊重每一名同學的想法,理解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心理需要。比如尊重每一名同學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關注貧困生的生活狀態,適當發放補助來滿足他們基本的生活需求;對學習情況不理想的同學實行“一對一”幫助政策,同學間的溫暖能讓人感受到集體生活的幸福,增加歸屬感;作為思政課教師要正視差異,同等相待,老師的鼓勵與尊重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創造力和自信心,擁有更強的原動力去發展自己。
(五)促進自我實現
自我實現是馬斯洛五種層次需要中的最高一層,也是大學生們的目標所在,只有當人的潛力充分發揮并表現出來時,他才會感到最大的滿足。每一名學生都希望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這就要求高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要注重激發學生的潛能,為大學生創建發展平臺,重視大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將理論付諸實踐。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保證學生們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在吸收黨員時,應優先發展政治方向明確的同學,激勵他們不斷完善自我,發揮模范示范作用,促進自我實現。其次,設立科研創新平臺,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是高校工作的重點,創造良好的校園環境以培養出大學生發現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們獲得學習上的滿足感,促進自我實現。最后,學生們最后都要走入社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盡量激發學生的潛在能力。所以鼓勵并組織學生參加志愿者服務是很有必要的,不同方向的活動能夠使他們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在大環境下,通過潛移默化的作用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學生的素養,使大學生在得到充分的學習之余社交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促進大學生自我價值的實現。
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例如無法充分滿足教育對象個體發展,教學內容有待改進等等。需要層次理念在某一程度上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相通的,都是對人的思想和行為進行教化的工具,但需要層次理論的融入會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人的發展規律,對思政課教學有著很好的啟示作用。
(一)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促進大學生個體發展
在當今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網絡化的趨勢下高等教育改革也在不斷深化,這種環境導致當代大學生大多認為自己是獨立的個體,急于尋求外界對自我的關注。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導學生價值觀的重要一步,所以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當前形勢下采取小班教學的方式對大學生的各個需求進行正確的引導,對這種情感給予充分的重視,避免學生們心理問題的產生。小班授課可以使每一名學生都有和老師接觸的機會,在教師的指導下,達到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有利于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課后情況,相比于大班的同步化教學,降低班級規模可以因材施教,對學生給予的更高的關注度能夠提升學生們學習思政課的熱情,在保留學生個別差異的同時促進個性發展。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是從人的需要出發探索人的激勵和研究人的工具,在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上更為重視大學生的個體發展,相較于強調思想政治教育在促進社會發展方面的社會功能而言,從不同的人的社會需求出發,加強對人的各種需要的滿足,才能使學生們得到更好地發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二)創新教學形式,激發大學生學習興趣
人的需要總是處于不斷變化當中,在各個時期和人生階段對各種需要的要求程度是不一樣的,在不同時期生長的人所需求的東西也是不同的。在2019年各個高校迎來了第一批00后大學生,身為網絡的原住民,他們的思維較之前的幾代學生而言,又有很大變化,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要與時俱進,吸收新時代辦學模式。在互聯網時代,高校可以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構建一個省級乃至全國的思想政治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在沿襲舊的課堂式思政課教學方法的同時推動教學大賽等新型模式,積極探索多種形式教學,激發大學生興趣,堅持以學生為本,同時教育者對學生提出合理化建議和支持,真正從“需要”的視角去激發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識,使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三)重視家庭的教育作用,實現學校和家庭聯動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學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大學生各個層次需要的獲得需要得到家庭和學校雙方的支持。當兩者之間形成良性的合作模式時才能有效促進大學生追求自我實現,才能更好實現我們的教育目標。但在現實的教育過程中,家庭的參與度較少,家庭是學生歸屬和愛需要的重要來源,是學生教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在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家長也應以積極的態度與學校和自己的孩子進行溝通,承擔起應當承擔的責任,重視學生的內心需要,為學生樹立起正確健康的人生觀,幫助大學生更好的學習和健康發展,使教學效果更上一層樓。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面對全體社會成員的活動,但社會中的個體成員又是具有獨立人格的特殊性存在,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與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進行融合,滿足學生各層次的正當需要,切實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推動自我價值實現,從而能夠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促進思政教育的發展,加快中國夢的實現進程。
參考文獻:
[1]王立新.需要層次理論視域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討[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8(3):75-76.
[2]張瑞敏.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D].山東農業大學,2016.
[3]姜濤.基于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的中職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13):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