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通信技術的發展,我們已經全面進入信息化社會,信息化技術與教育的融合越來越深入,高校英語教學也不例外,互聯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相繼產生了微課、翻轉課堂、慕課等各種新的教學模式。同時,互聯網資源和互聯網學習的建設也為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提供了巨大幫助?!洞髮W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明確提出,大學英語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實現學生個性化和自主化學習的統一。然而,現實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互聯網+”背景下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還存在諸多問題,亟須引起我們的重視。本文對此進行了探討,以期有所借鑒價值。
【關鍵詞】互聯網;大學英語;自主學習
【作者簡介】王鳳玲(1964.05-),男,漢族,吉林琿春人,咸陽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學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在互聯網時代,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不斷成熟,推動了相關行業的跨越式發展,外語在社會經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社會對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提高。2015年,李克強總理首次提出了“互聯網+”的理念,倡導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從而激發傳統行業的活力,探索更為有效的發展模式?!盎ヂ摼W+”理念與英語教育的結合是一次重大的變革,有著深遠的影響。
一、“互聯網+”對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的影響
互聯網時代,教育的信息化和現代化步伐不斷加快,高校英語教學也不例外?;ヂ摼W對高校英語教學帶來的影響是全方位的。
首先,互聯網為英語自主學習提供了條件。傳統的高校英語教學主要是大班授課、集體授課,這種教學模式有利于教師掌控教學進度和節奏,有助于完成教學計劃和教學任務。然而,大學生在英語基礎、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這種集體的授課模式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有的學生感覺跟不上進度,學習起來十分吃力,于是喪失了學習積極性;有的學生則感覺太簡單,思想松懈,降低了學習效率。而在互聯網時代,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高校英語教學突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學生可以借助電腦和手機等終端,隨時隨地進行英語學習;網絡學習、移動學習等新的學習模式開始普及,滿足了學生個性化和差異化的英語學習需要,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其次,互聯網為英語自主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在傳統的高校英語教學中,教師的教學主要依靠教材進行,教師掌握了英語知識的傳播權和話語權,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而在互聯網時代,互聯網上有著海量的英語學習資源,包括國外的優質教學資源,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閱讀和下載。另外,借助發達的信息技術,中國各大高校之間也實現了英語學習資源的共享,不僅豐富了學習資源,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便利,而且也極大地促進了教學的公平和均衡發展。
最后,互聯網為學生英語自主學習提供了新模式。傳統的高校英語教學中,教師黑板板書的教學模式大行其道,教師通過講解和板書來傳授英語知識,學生被動的聽講和接受,學生很難得到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整個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率低下。而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不斷融合催生了各種新穎的教學模式,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模式開始廣泛地應用于英語課堂,這些教學模式充分發揮了互聯網的優勢,給大學英語教學輸入了新鮮的血液。
二、“互聯網+”大學英語自主學習存在的問題
1.教育理念的制約。在互聯網思維下,高校英語教學發生了巨大變化,英語教學的主體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教師的角色和地位發生了重大改變,學生成為英語教學的主體,自主性學習成為英語學習未來發展趨勢。然而,部分教師對這種角色的改變出現不適應,有的教師受傳統教學思維的束縛,不愿意放權,在教學過程中依然習慣掌控課堂,讓學生成為英語學習的被動接受者,導致自主學習大打折扣;有的教師則徹底放手,把學習主動權和自主權完全交給學生,成為英語課堂的旁觀者,導致很多學生自主學習效率差,造成教學資源的極大浪費。
2.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差。在長期的灌輸式教育影響下,我們的學生習慣接受式學習和被動式學習模式,他們習慣在教師的安排下學習,不愿意成為學習的主動者和掌控者,對自主學習抱有一定的抵觸情緒;有的學生有一定的自主學習意識,但他們普遍缺乏自主學習能力,不知道如何制定學習計劃和學習策略,面對海量的英語學習資源不知道從何下手;有的大學生自主控制能力差,在沒有外界壓力僅憑個人自覺的情況下,難以激發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他們所謂的利用互聯網進行英語學習,經常會變成玩游戲、聊天等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導致自主學習大打折扣。
3.自主學習監控缺位。從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情況來看,監控缺位是普遍存在的問題。有的教師認為大學生是成年人,學習是自己的事情,不需要進行干預和監控?;蛘邇H僅在學期初進行適當監控,后來就不了了之。有的教師能夠按照教學安排進行干預和監控,但監控方式比較單一,主要是在英語網絡教學平臺上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查看和點評,這里的學習情況主要包括學生的網絡學習時間、學習成績和測試情況等,這種評價方式只能片面了解學生的語言知識掌握水平,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動機等了解甚少,無法全面了解和評價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不僅會直接影響學生網上自主學習的效果和效率,還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進行網上自主學習的持久性和積極性。
三、“互聯網+”背景提高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對策
1.轉變教育理念,明確教師角色。首先,教師的角色轉變并不意味教師成為旁觀者。一方面,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了海量的教學資源,學生可以在網絡上檢索英語單詞,閱讀英語文章,翻譯英語文獻等,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同時,海量的網絡英語學習資源也讓學生不知所措,很多學生不知道如何從大量的資源中篩選出適合自己的資料。而且網絡上很多資源中充斥著各種錯誤,甚至一些英語資料宣傳錯誤的、腐朽的價值觀,給大學生的英語學習和價值觀的養成帶來巨大的影響。為此,需要英語教師加強引導和教育,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資源的檢索和甄別能力,提高學習資料的準確性和權威性。同時,有條件的高校英語專業要組織英語教師,開發本專業的英語學習資源庫,資源庫中不僅包括國外的優質教學資源,還包括本校的英語公開課、精品課以及一些英語講課比賽視頻等,讓學生在資源庫中進行自主學習和下載,這樣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而且也大大節約了時間,學生的英語技能得到明顯提高。
2.以“學生為中心”設計課堂活動。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需要教師的引導。首先,教師要讓學生了解自主學習的意義和重要性。作為一種語言和技能,英語學習是伴隨我們終身的,僅僅依靠學校安排的教學課時和課堂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大學生是無法掌握英語技能的。而自主學習、終身學習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通過教師的介紹,讓學生認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產生自主學習的強烈愿望和動機,才能真正提高自主學習的成效。其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各種新的教學模式不斷涌現。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逐漸被引入到大學英語教學中來,這些新的教學模式為自主學習提供了很好的載體。
3.加強自主學習的監控。加強監控是提高自主學習效果的保障。高校要建立系統的、科學的多元監控體系,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監督、評價與控制,監控系統的參與者除了教師和學生之外,還要包括教務處、督導辦、輔導員等多個部門,相關人員利用網絡平臺對學生網絡自主學習實施實時監控,監測和記錄學生網絡自主學習的時間和學習內容,對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情況進行記錄,出具報告并由教師掌握,為教師了解學生英語自主學習情況做出客觀評價。學生之間也可以進行互相監督,通過互查學習結果的方式實現相互監控。同時,還可以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對學生學習結果進行測試,通過建立多維數據庫,豐富多變的題庫和智能化的抽題系統,把學生英語學習的重點引導到掌握語言的實際交流能力上來,測試后對測試結果的分析與挖掘,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檢測自己英語應用水平的機會,便于及時糾正學習中的偏差。
總之,互聯網與英語教育的結合是一個巨大的變革。作為高校英語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互聯網的價值,了解互聯網時代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扮演的角色,從過去的指揮者和掌控者向引導者、設計者的角色過渡,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為增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而努力。
參考文獻:
[1]胡曦.“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英語生態化教學分析[J].英語廣場,2019.08:109-110.
[2]李慧.“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07:159-160.
[3]馬季青.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19.07:09-10.
[4]左佳欣.“互聯網+”時代大學英語教學發展的批判性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06:4+9+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