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中考形式不斷變化,2020年依據各學科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確定初中英語學業水平內容,提高命題質量,減少單純記憶、機械訓練性質的內容,增強與學生生活、社會實際的聯系,注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過去的教學方式無法讓初中英語教學有效地進行,不僅如此,其還會阻礙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學生的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自然難以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教師首先要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建立出趣味性課堂,將開放性思維貫徹在英語教學革新中,這樣可以有效提升教學的質量與效率。本文基于開放性思維,對初中英語教學改革模式展開分析,并提出有效策略。
【關鍵詞】開放性思維;初中英語教學;改革模式
【作者簡介】王燕,山東省青島第五十三中學。
引言
現如今,全球化的發展越發深入,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英語是當今世界運用最為廣泛的語言,必須對英語教學加強重視。過去的英語教學當中,不少教師只是一味地進行知識講解,讓學生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學生的學習比較被動,學習效率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無法有效提升。在新時代下,結合開放性思維而展開英語教學方式革新,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不僅如此,他們的英語學習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也會得到大幅度提升。
一、傳統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1.缺乏英語語言氛圍。很多初中學生在學習生活當中都是以漢語進行交流,英語則是一門單純的課程,并不會應用在實際的溝通當中。學生除了課堂聽講,完成作業,并不會在課后進行實踐練習。所以,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環境,在英語課堂教學當中,因為各個學生的基礎存在差異性,部分教師通過漢語進行講課,學生也因此無法充分接觸到英語語言的氛圍,這也是不少學生英語口語能力、聽力較差的原因,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自然無法有效的學習英語。
2.師生比例不合理。通常來說,一個初中班級大約是45人,多的話會達到60人左右。不過,英語教師卻只有一位,這也導致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無法照顧到全部的學生,那些坐在后面的學生,視聽方面會受到阻礙,他們無法進行有效的課堂學習,導致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大大下降,長期下來會嚴重打擊他們的學習熱情,教師的教學也會受到不利影響。
3. 教師知識結構單一。一直以來,中學教師實行分科招聘和培養模式,強調術業有專攻,即英語教師大多來自英語專業畢業生,其知識結構局限于英語語言,而不涉及其他學科,而教材或者教學內容涉獵廣泛,跨越諸多學科,如地理、社會學等。教師單一的知識結構,已不能滿足新形勢下教學改革的需要。
二、開放性思維對初中英語教學改革的意義
在新時代,英語的使用頻率明顯增多,若是不能及時展開英語教學方式的完善,便難以培養出大量的高素質英語全能人才。將開放性思維充分運用在英語教學中,能夠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英語教學的效率也會得到大幅度提升。運用開放性思維,根本上是立足于全方面角度,發掘學生的潛能,充分尊重客觀因素,促使學生形成多樣化的思維。除此之外,結合開放性思維展開英語教學,也能夠讓學生具備更強的創新意識與能力。所以,教師需要有效地將其應用在初中英語教學改革當中,積極的嘗試,推動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如何根據開放性思維建立有效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
1.建立互動型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當中,需要充分進行互動教學,具體來說,需要根據課堂教學內容,讓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充分溝通,必須完全走出過去單向知識灌輸的模式。教師要全面及時的展開觀察,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根據需要加強課堂的交流互動。
2.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當中,教師需要結合課內外知識,充分拓展英語教學內容,并結合開放性的思維,讓課堂變得更加開放,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展開自主的學習。換句話來說,在英語教學當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也符合開放性思維的特點,能夠讓英語知識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融為一體,使得學生有話可說,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同時在用英語進行表達的過程中充分鍛煉學生的想象力,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建立生動高效的課堂。
3.運用情境化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當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況,針對性地建立生動的教學情景,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鞏固他們的知識體系,讓課堂學習變得更加高效。應用情景化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還能不斷對課內知識拓展延伸。
四、總結
綜上所述,要想根據開放性思維對英語教學模式進行革新,教師需要積極的轉變自己的角色,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是學生學習地引導著、組織者和合作者,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課堂也并非是教師的一言堂,而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大舞臺。教師要積極轉化為綜合型教師,主動打破學科禁錮,拓展知識結構,在引導、促進學生學習中發揮更大作用。要想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教師需要充分體現出學生的自主學習地位,教師要明確自身的教學引導者身份,并積極適應這種新的身份,不可停留在傳統的教師角色當中。所以,教師一定要充分展現出新型教育的開放性,建立新的師生關系,以此有效的保障教學效果的提升。不僅如此,教師也可以化身為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和學生一起展開練習,還可以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讓他們明確地意識到自身在課堂學習中的主人翁身份,培養他們的開放性思維。
參考文獻:
[1]林碧周.基于開放性思維的初中英語教學改革模式探討[J].學周刊,2019(2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