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利
【摘 要】“講多少遍了,不要插嘴!”“你上課在聽什么?”“別人說話時要認真聽!”……當老師氣得滿臉通紅、怒氣沖沖,學生會暫時安靜,三分鐘后依舊“屢教不改”繼續他們的“討論”,課堂上又是一片“嗡嗡”的聲音。以上這些其實是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經常會聽到的語言,看到的情景,也是在課堂教學中備受困擾的一個難題。俗語說:“注意是心靈的天窗。”只有打開注意力這扇窗,智慧的陽光才能撒滿心田。注意力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學生的長遠發展。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注意力的培養,訓練學生良好的注意品質。
【關鍵詞】小學數學;提高注意力;培養方法
一、課前精心備課,設計趣味教學活動
小學生由于年齡的特點,對什么事物都感到好奇,加之自身約束力較差,如果教師在教學時采取按部就班的方式,他們的聽課注意力就會下降。因此,教師應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出發,結合教學目標的要求設計趣味性強的教學活動,給學生提供更多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例如,在探究三角形特點時,教師備課中增強實踐活動。利用小棒及圖釘,讓小學生自己動手拼接各種三角形,引導其在比較中了解三角形穩定性的特點。又如,在認識鐘表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認識表盤刻度,探究時、分、秒的關系等。以此集中學生注意力。
二、課堂教學中提高注意力的策略
每節課的時間為40分鐘,小學生注意力最多達到20分鐘左右,而數學知識又是比較抽象、枯燥、不容易理解的,所以在學習中,學生經常出現好動、聽講不認真等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我的方法是:
1.課堂導入多樣化
眾所周知,小學生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學習是很正常的,教師要通過教學方式的改變來盡可能維持學生學習的注意力。目前數學課堂教學仍采取傳統“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一節課教師口若懸河的講解,而學生的心思早已飛到九霄云外,這樣的教學模式根本無法達到長時間集中學生注意力聽講的目的,更別說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應注重課堂導入的多樣化,讓學生沉浸在一個又一個“驚喜”中,這樣其注意力自然而言會集中在課堂學習上。
一般來說,課堂導入的方法多種多樣,如故事法、幽默法、動手實踐法等,這些已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得到認可。以動手實踐法為例,比如在學習“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時,教師首先復習舊知,體會用公式計算圖形面積的便捷性,回顧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喚醒學生相關的活動經驗,為后面推導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教學做好準備。同時,用學生熟悉的紅領巾引入新課,體會數學問題源自生活,激發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引導學生以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所積累的活動經驗為基礎,通過動手實踐和探索,將三角形轉化為已會計算面積的圖形:可以引導學生只用一個三角形進行割補轉化,或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進行拼擺轉化(分層處理),同時指導學生在其中一個三角形上標明底和高,再動手拼擺和探索,發展空間觀念,滲透轉化思想,培養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從而突破三角形面積推導的難點。如此的教學方式沒有枯燥乏味的氛圍,知識點的強行灌輸,學生學習是積極投入的,其全部注意力探求未知的數學知識。
2.幽默的語言
在課堂中盡可能使語言生動鮮明,邏輯條理清楚,做到內容有所取舍并精益求精。舉一些恰當有趣的例子,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可擴大學生知識面、增添學習興趣,使學生自覺將注意集中到授課內容上。其次是使用肢體語言,根據內容起伏變化,不平平淡淡、直敘其意。可適當做一些“動作”有意識、主動地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3.直觀教學手段
在課堂中,只要能用上教具或多媒體的,我從不馬虎,盡可能滿足課堂需要。例如學習圓柱和圓錐時,認識其形成比較抽象,于是自制教具,課堂中讓學生動手摸一摸、看一看,并讓學生在旋轉中體驗圓柱是通過長方形旋轉而成的,圓錐是由三角形旋轉而成的等,這不僅能激發學習興趣,還能有效維持課堂教學紀律,提高教學效果。
4.評價
適當地評價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學生注意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師千萬不要吝嗇贊揚,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滿足感。如經常說:“你聽課最認真,這么一點小小的區別都被你找出來了,你可真了不起!”“你聽出了他的不足,真幫了他的大忙。”“大家看,這位同學不僅聽懂了別人的發言,還加進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個眼神,一句贊揚,一個微笑,不花時間,不費力氣,卻能收到明顯的教育效果,真誠的鼓勵話語會激起學生注意聽講的熱情。
在評價時盡量采用評比、鼓勵性的語言。例如:“比比誰是最文明的聽眾”“比比誰的耳朵最靈”“你看這位同學的眼睛一直看著老師,他聽講多認真啊。”“這位同學能認真聽別人發言,并能指出不足,我們應向他學習”“這位同學善于動腦,“誰能像他一樣。”“這位同學的發言真是精彩極了,比老師的想法還要多、還要好!”當學生克服了學習上的困難時,老師及時評價:“你勇于向困難挑戰,是個勇敢的孩子。”針對合作學習的學生,老師隨機評價“你們小組可真棒,想的辦法最多。”這些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營造了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使課堂呈現出活潑、熱烈的氣氛,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
總之,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只要能把學生的“學”放在首位,以學生為本,在教學活動中,多思考,多實踐,才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真正能向40分鐘要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文昌.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注意力[J].新課程,2014年03期
【重要榮譽】
本文收錄到教育理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