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愛輝
【摘 要】通過對在校學生進行調查訪談等方式,了解到影響初中學生體育運動參與的主要因素包括學生因素、家庭因素和學校因素三個方面。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提高學生的體育運動參與積極性,也為了更好地開展學校體育工作,提高學生的體質體能,本文提出了相應的干預策略。
【關鍵詞】運動參與;初中學生;干預策略
學生體質健康問題是全世界人民都在關注的重大問題。科技進步,時代前移,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應運而生,吸引著各個群體的人們。出門有汽車,在家也能買到各種所需物品,足不出戶也能活得很瀟灑,所有的一切都能動動手指,一個電話搞定,淘寶、微店等各種購物平臺可以搞定幾乎所有自己想要的東西,美團、口碑外賣等能解決吃飯問題,樸樸、天貓超市等平臺各種零食都能及時送達。自從有了這些,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隨之而來的健康問題也日益突顯。青少年體重超重或肥胖,近視率越來越高,亞健康人群數量急劇增長等。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是一切其他事業的基礎。身體三分治,七分養。好的身體需要合理膳食,充足的睡眠,更需要參與適當的體育運動。初中學生是青少年的主力軍。面對以上問題,《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等一系列文案先后出臺。同時,開展各種學校教育改革,強調全面培養青少年學生,使之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接班人。2002年,《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把“健康第一”定為指導思想。此后的十幾年里,學校體育教育都把學生體質健康問題放在首要位置。全國性的陽光長跑,各大學校大課間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的冰雪情緣”系列微視頻中的“少年強中國強”充分體現了國家領導對青少年的重視。怎樣做到少年強?如何強?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1.影響初中學生體育運動參與的因素
1.1學生因素
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態度決定了他們參與體育運動的行為。另外,學生的生活方式和興趣愛好也對其是否參與體育運動有一定的影響。大體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重文化,輕體育型“文弱書生”。這一類學生把文化課看得太重,認為文化成績高于一切,從而忽視了自己的身體健康,忽視了體育運動的重要。初中階段,學習任務逐漸增加。對于還不成熟的初中學生來說,繁重的學習壓力往往已經壓得他們闖不過氣來,根本無暇顧及其他。做不完的作業、這樣那樣的補習班占據了他們的大部分時間,體育運動參與幾乎是零。第二種是不學無術的“自由人”。這一類學生,不在乎學習成績的好壞,得過且過。他們的生活往往是沒有規律的,想玩就玩,想睡就睡,對體育運動的喜好不定,有的酷愛運動,有的從不參與。第三種是全能型的“學霸”。這類學生能夠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時間,他們能夠理智地思考和分析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嚴格要求自己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由于他們有認真的態度,堅持不懈的努力的決心和毅力,所以能夠做到文化學習優秀,體育參與積極,成了學習和身體的主導者。
1.2家庭因素
家庭環境、經濟情況、家長對體育運動的重視程度以及家長的生活方式都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初中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生活在什么樣的家庭環境中,多半形成什么樣的生活習慣。經濟和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再也不需要擔心孩子吃不飽、穿不暖,更多的是營養過剩、超重和肥胖等問題。家長對孩子的期盼,不再只是優秀的學習成績,更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越來越多的家長愿意投資時間和金錢讓孩子參加體育運動、進行體育鍛煉。生活在這樣的家庭里的孩子,對于體育運動的參與積極性往往高于沒有參與體育鍛煉的家庭里的孩子。
1.3學校因素
學校是初中學生的主要生活場所之一。學校教育的好壞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生活行為習慣。學校體育則是影響學生體育運動參與度的重要影響因素。學校對體育的重視程度主要體現在體育師資的配備,體育教學方法,體育運動場地、設施,學校體育的教學理念方面。體育教師的配備是判斷學校體育教育的首要標準。自古以來,教師除了傳授學生知識之外,還扮演著榜樣的角色。體育教師是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引導者,是體育知識的教授者,體育教師應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體育教學,讓學生形成熱愛體育運動,愿意參與體育運動的行為習慣。另外,一個重視體育教育的學校領導定舍得投資足夠的體育經費進行體育場館設施的建設,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運動場所。運動場地和設施的多少,從側面反應了學校體育活動的開展情況。初中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和被帶動感,漂亮的運動場地,運動器械能夠吸引他們主動參與體育活動。
2.初中學生體育運動參與的干預策略
合理引導學生參與體育運動,鍛煉身體,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接班人,是家庭和學校共同的責任和義務。面對以上諸多的影響初中學生體育運動參與的因素,通過文獻調查和訪談等方法,本人總結了以下干預策略。
2.1改變學生主觀觀念,樹立完整的體育運動理念
初中學生是體育運動參與的主體,因此,學生的主觀主動性是影響學生的體育參與行為的主要決定因素。家長和教師都應該教育學生重視體育運動,做到學習和運動的協調發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改變學生的主觀觀念,只有增強學生參與運動的興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思想問題。如何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和積極性,是所有家長和學校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長者的諄諄善誘,體育教學方法的新穎有趣,都能促進學生增強運動的興趣。改變學生主觀觀念需要一個長期的、持續性的過程,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變被動運動為主動參與,形成體育運動的良好習慣,樹立完整的體育運動理念。
2.2加強家校合作,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運動觀
初中階段是人生觀和價值觀等重要思想形成的主要階段。幾年來,學生的體質問題受到全球學校和家長的關注。打破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脫節的想象,加強家校聯合教育迫在眉睫。學校可以多進行家訪,組織家長學習體育運動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促進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學生,不只是其他文化學科的合作,更應該關注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成長。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同氣連枝,通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結合,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運動觀,使學生能明確體育運動的重要性,從主觀上認同體育運動,進而積極參與體育運動。
2.3強化學校體育改革,給學生提供更好的體育運動條件
學校教育是初中學生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的主要方式。學校體育教育的職責是教授學生體育文化知識和傳授體育運動技能。近年來,中學體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學校體育地位得到不斷提升,但學校體育運動場地設施不達標、“放養式”體育課仍然存在。沒有運動場地,教師無法進行很好的教學;教師不教,學生失去了學習的機會。因此,學校應重視學校體育,投資足夠多的體育經費進行體育場地設施改建,配備足夠的體育教師,將學校體育改革進行到底,徹底改變學校體育落后的現象,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參與體育運動的必要條件。
3.結語
在這個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人們物質水平不斷提升的時代,學生體質健康問題備受全世界人民的關注。初中學生是青少年的主力軍,“少年強,則中國強”。筆者從學生因素,家庭因素和學校因素三個方面分析了影響初中學生體育運動參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應的干預策略:改變學生主觀觀念,樹立完整的體育運動理念;加強家校合作,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運動觀;強化學校體育改革,給學生提供更好的體育運動條件。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進行有效干預,能夠提高初中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田翠蘭.中美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標準對比及實證研究[D].山西:中北大學,2017.6
[2]張宗國.影響《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結果的主客觀因素分析[J].體育科學,2009,9(29):86-91
[3]王學文,王瑞江.學校體育背景下的中學生體質健康促進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7(12):105-106
[4]王濤.關于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中存在問題的思考[J].運動人體科學,2017(7):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