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校和家庭既是學習共同體、教育共同體,更是命運共同體,家校如果能夠交流溝通,達成共識,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形成教育合力,就能為學生的快樂成長提供健康、和諧的教育環境。在新時期的家校合作中,班主任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是家校關系的協調者,更是家庭教育的指導者。
關鍵詞:家校合作;班主任;角色擔當
中圖分類號:G459?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28-0095-02
引言
班主任是班級學生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其工作職責的特殊性決定了新時期的班主任必須努力扮演多重角色,與時俱進,加強學習,直面困難和挑戰,用信任和智慧架起溝通的橋梁。在班級管理中,學生之間的糾紛時常會發生,尤其在當下,獨生子女居多,在面對學生之間的糾紛時,家長容不得自己的子女吃虧。而班主任的善意調解,有時也會遭到家長的誤解。面對這種情況,作為班主任,我們該如何協調呢?
【案例】
上學期,班上有兩位家長發生了一些糾紛,事情是這樣的:李同學懷疑沈同學拿了他的英語書,看沈同學的書包口開著,就隨意翻動了幾下。但沈同學回家告訴家長,李同學故意翻他的書包。沈同學的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受了欺負,在班級群里破口大罵,李同學的家長覺得因為這點小事被人罵成那樣,心里很不平衡,于是毫不客氣地在班級群里和沈同學的家長對罵起來。
一、擲地有聲,表明態度
班級群一時烏煙瘴氣,因為是在放學后班級群里發生的糾紛,當筆者看到時,兩位家長已經對罵了半小時。令人欣慰的是,很多家長并沒有袖手旁觀,勸架的勸架,發表意見的發表意見。作為班主任,筆者更不能視而不見,可是筆者對事情的來龍去脈又不清楚,難辨對錯,所以筆者認真翻閱了群里的聊天記錄,了解了事情的大概,作出了如下回復。
抱歉,剛剛看到群里的信息,兩位同學之間的矛盾明天我會在班上認真核實清楚,再跟兩位家長溝通,所以請兩位家長務必保持冷靜。另外,就今天群里發生的事,作為班主任我必須表明幾點態度:(1)班級群的建立是為了家校溝通的方便,家長之間有需要溝通的地方,請私下解決,如果需要班主任幫助,我也會不遺余力;(2)我認為班級群應該是一個純凈、溫暖、充滿正能量的地方,這需要群里的每個人來共同構建,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謝謝!
二、弄清原委,分辨對錯
第二天,筆者了解清楚了事情的原委后,先請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在此過程中,李同學和沈同學都在反省自己的言行。之后筆者再總結:(1)翻別人的書包是一件很不禮貌的事,但同學之間要多包容;(2)在學校里發生的不愉快的事要及時與老師溝通解決,而不是回家告訴父母,讓父母幫忙。最后筆者引導李同學向沈同學道歉,也開導沈同學不要做斤斤計較的人。
三、分析內因,將心比心
其實,作為班主任,筆者很清楚沈家長過度敏感的根源,因為沈同學各方面學習能力較弱,尤其是文化課的學習。家長擔心同學們會因此瞧不起自己的孩子,所以才會過度敏感,對沈同學過度保護。
作為母親,將心比心,筆者能體悟到沈家長的這份苦心,所以在電話告知她事情的處理結果時,也不忘開導她,讓她相信老師,相信同學,大家都會愛護沈同學。
另一方面,在電話告知李家長事情的處理結果時,也不忘把沈同學的特殊情況一并告知,希望李家長能將心比心,多多包容沈家長那天過激的言辭,更希望她不要在家長圈里宣揚此事。
很慶幸,筆者對這件事的處理方式得到了兩位家長的認可和支持。
四、反思
上述案例其實是學生之間小小的糾紛,退一步,海闊天空,就不會如此麻煩。當一方家長胡攪蠻纏時,班主任不能置之不理,而是要學會巧妙介入,全程跟進;還要學會換位思考,巧妙地把事實還原,在讓家長放心的同時,也要讓家長認識到今后要全面了解情況,不能盲目下結論。耐心傾聽、多方了解,巧妙化解、智慧引領,筆者主要從以下三方面進行。
1.做好家校關系的協調者
新時期的班主任,身兼數職,責任重大,在帶班時,首先要廣開渠道,了解班級情況。生活中有很多因為學生之間的小矛盾導致家長之間的“大矛盾”的事件。作為班主任,我們要做好協調工作,廣開渠道,讓家長全面了解班級情況;廣開言路,了解家長的實際困難,因勢利導;胸懷寬廣,從班級發展大局出發處理“矛盾”。例如,上述案例,如果任憑雙方家長互相扯皮,事情就會越來越糟糕,小糾紛就會升級成大矛盾,家長還會指責班主任教師不作為。其次,班主任要有責任和擔當的意識,要讓家長對班主任產生充分的信任感。在建班初期,筆者采取多種方式,實現信息分享,在了解學生的同時也了解家長,如布置學生寫作文《我的家》,尊重每位學生;通過問卷了解信息,充分發揮博客、微信、QQ等現代工具即時交流的作用,讓家長了解班級的建設風格。每接一個班筆者都會給學生寫一封信,表達筆者帶班的思想以及筆者對他們的期望,未曾謀面,先聞其聲,拉近了筆者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迎接家長接待日,精心布置教室,主動讓家長了解教師;組建得力家委會,確立教育目標;借力家長會,凝聚人心。“功夫在詩外”,情感疏通是有效溝通的起點和基礎。因為有了平時情感的滲透,遇到家長心有怨言時,班主任的主動調節,還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2.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導者
作為新時期的班主任,我們要根據家長需求邀請專家就家教理論、家教方法、孩子成長規律和需求等對家長進行培訓;還可以邀請具有成功育子經驗或有失敗教訓的家長在學校或班級的家長培訓中進行分享;也可讓家委會成員邀約,征集具有共同需求或共同困惑的部分家長,以問題為導向,以分享為宗旨,圍繞家庭教育過程中某一個或多個主題,進行座談、交流分享等,在交流中學習、借鑒其他家長的做法,或從家長分享的教訓中感悟、反思自己的言行。由于家長從事工作的時間各不相同,學生的情況也千差萬別,所以集中培訓的時間效果也有限,更多的知識需要家長自主學習。班主任可定期給家長下發紙質或網絡家教學習資料,推薦閱讀書籍,開展讀書活動,推薦學習網站等,讓家長根據自己孩子實際情況展開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培訓、提升家長共育能力最根本、也最具持續性的方式。上述案例中之所以火藥味很濃,是因為家長平時缺少溝通,相互之間存在戒備之心。
3.做好家庭教育的引領者
班主任要善于通過實際目標,引導家長深度參與,共同促進學生的發展。例如,筆者針對學生培養目標,根據五年級學生有獨立自主的意識,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自我評價意識逐步得到發展這些特點,結合學生的需求,擬定一些主題,如“成長無煩惱”“制作科學實驗”“學習某種技能”等一些主題活動,然后在家長群里征集,讓有特長的家長報名,家長形成共識:共享教育資源,讓每一個孩子得到真正的發展。家長真正參與進來,他們就不是旁觀者,而是和班主任一樣,都是教育者,遇到問題就能換位思考,相互包容。
結? 語
新時期下我們要學會做一名有領導力的班主任,一方面能夠勝任自己的工作,同時又善于引領帶動家長,引導家長更好地承擔起責任,形成教育合力,這樣家校合作才能成為教師的“助力”,而非“額外負擔”。
[參考文獻]
齊學紅.班主任專業基本功[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謝佩君(1976.4—),女,江蘇常州人,小中高,常州市懷德苑小學學生成長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