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不同于義務教育階段對英語的教學要求,高中英語教學無論在詞匯量、閱讀強度、聽力水平還是寫作水平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在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對口性、人文素養培養的時代號召性、培養導向三個方面對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對口性;號召性;人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21-0126-01
一、高中與高等教育在英語學科的對口性
以高中人教版英語必修一第二單元“English around the world”為例,教材內容側重于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對英語在世界中的發展進行深入了解,包括世界各國的風土人情、慣用語及英語在各國的演變進程。教師在教學中要敢于突破教材的束縛,站在人文素養培養的宏觀角度上,加深對歷史文化、素材背景的拓展。在高考英語試卷中,英語專家也加重了試卷出題風格的人文素養化,在閱讀理解的材料、聽力材料、完型填空的重要詞匯填空、七選五語法考查及寫作題材的創新上,方方面面連接高中與高等教育,突出人文素養的重要性。這就要求高中英語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既要參考考綱對英語教學的要求,又要順應時代對人才的要求,連接高中與高等教育在英語學科的對口性,拓展學生的英語知識面,豐富他們的詞匯量,延伸課本基礎知識,在宏觀教學的角度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二、時代對高中英語人文素養培養的號召性
人文素養影響學生學術價值觀的確立及發展導向。2016年9月,教育部頒發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明確提出要培養學生六大核心素養——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高中英語人文素養的培養要緊貼教學改革和教育發展的新方向,使中學生可以更好地適應時代要求。高中教師可充分利用大型考試的機會,將考試的形式變得開放,靈活地將各種知識點融入題材中。教師也可利用西方節日——圣誕節、感恩節來幫助中學生從不同渠道去了解英語文化及背景。同時,教育部也聯合各高校,展開了人文素養培養的新篇章。教師在中學要鼓勵中學生積極報名參加新概念作文大賽、全國中學生英語競賽、全國奧林匹克英語競賽、高校英語夏令營等活動,使中學生在競賽與活動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同時也幫助高校更好地選拔全面性、專業性的英語人才。
三、中學英語素養培養導向
現在中學的英語教學大多不是外教授課,英語發音環境相較于以母語為英語的地區較差。但高中教師可以通過組織中學生定期觀看經典美劇來營造英語發音環境,中學生觀看經典美劇時會不自主地模仿地道的英語發音。高中英語教師還可舉辦英語演講比賽、課本劇來培養學生英語口語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另外,高中英語教師可與學校溝通,在校學生社團開設專門的英語文化交流社團,由學校出面,聘請高校英語教授定期來學校向學生講授有關英語的課外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高校及當今時代對人才的需求。高中教師還可以定期舉行英語作文及書寫的評比活動,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語法造句水平及書寫素養。評比出的優秀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協助下分享自己學習英語的經驗,幫助更多的學生在英語素養學習形成方面得到提高。
高中生的英語學習期僅僅三年,而素養卻很難在三年的課堂教學中形成,而讓全部學生都形成良好的英語素養顯然是不可能的,這就需要教師既抓住課堂45分鐘,引導學生更好地利用課余時間來完善自己的基礎,提升英語素養。幫助學生適應選拔性考試的同時,讓學生更快地適應社會競爭中人才戰略的要求。
綜上所述,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任重道遠。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人文素養人才培養的需要;是選拔性考試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要求;是英語學科對口性的要求,也是銜接中學與高等教育的需要。同時,這也能為下一步培養知識、人文素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做好鋪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高研.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調查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4.
[2]姚巧云.高中英語教學中關于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研究[J].英語教師,2015(11):126-127.
作者簡介:盧江雪(1978—),女,浙江平陽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