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文化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生活、生產中凝聚的智慧結晶,其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思想道德觀念,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注重傳統文化的滲透,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還能進一步弘揚、發展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本文就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價值、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面臨的問題、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進行全面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傳統文化;滲透
一、 前言
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雙重特色,其不僅能培養學生掌握相應的語文基礎知識,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情懷,有助于學生綜合發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可以讓學生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時還能在很大程度上培養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助于學生健康價值觀的形成。因此,在實踐教學中,初中語文教師需要靈活地應用各種教學方法,科學地將傳統文化滲透在語文課堂上,以此滿足學生綜合發展需求。
二、 ?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價值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注重傳統文化的滲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在實踐中,將傳統文化滲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價值主要表現在:
1.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初中語文課堂上滲透傳統文化時,要求教師采取生動、新穎的教學模式,學生在新教學模式下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上,學生會將語文知識學習與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結合在一起,這樣學生就會在學習語文知識時,保持更好的態度,有效提高了語文教學效果。
2. 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將優秀的傳統文化滲透在課堂教學中,能讓學生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感知。新時期下,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世界各國文化交流越來越深入,這也使得我國社會文化呈現多元化的狀態,很多初中生對國外文化有深入了解,但是對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卻不太了解。在初中語文課堂上滲透優秀傳統文化,還能讓學生從多個角度了解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提高了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提高了學生的愛國情懷,實現了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傳承、發展。
3.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在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將其滲透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從而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并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精神、思想,促進了學生健康世界價值觀的形成。
三、 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面臨的問題
從當前初中語文教學實際看,還存在一些問題,其主要表現在:
1. 教師對傳統文化教育認識不深刻,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與教師本身的引導有極大關聯,如果教師本身的傳統文化基礎比較弱,在課堂教學中就很難科學的設計教學方案,不利于傳統文化的滲透。從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現狀看,為了更好地應對中考,教師在課堂上過于看重基礎知識的傳授,對傳統文化的不太看重,加上教師本身的傳統文化基礎比較差,很難高質量將傳統文化滲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
2. 傳統文化滲透流于形式,新時期下,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初中語文教學也較之以往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也逐漸深入,但是從當前初中語文教學實際看,在傳統文化滲透上,大多流于形式,教師忽視了學生的具體情況,很多文化教育活動都是為了完成學校的素質教育任務,加上初中生面臨著中考的壓力,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參與到文化活動中,影響到傳統文化的全面滲透。
四、 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一) 強化讀書交流,提高學生學習傳統文化興趣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為了更好地滲透傳統文化,教師就需要激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初中語文教師要多引導學生閱讀一些與傳統文化相關的經典讀物,并開展多樣化的閱讀活動,如演講比賽、班級青春讀書角等,結合學科優勢,推進經典閱讀活動,讓學生可以深入感受到傳統文化對自身的影響。如在學習完《論語》的相關內容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班級中開展一場“《論語》閱讀交流會”,教師引導學生對關于論語的資料進行整理,如《論語詮解》《于丹論語心得》等,并將其提供給學生,讓學生分組對各種資料進行分析,在學生分析結束后,教師讓各組學生派出代表對自己組的觀點進行分析。經過這樣的活動設置,學生就會在查閱、分析各種資料中,對《論語》中蘊含的傳統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讀書交流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并且能為學生構建一個閱讀傳統作品、接觸傳統文化的平臺,有助于學生自主發展、個性發展。在實際中,為了更好地發揮出讀書交流會的效果,加深學生對傳統優秀文化的感知,初中語文教師還需要在課上制定一些專項活動,如在每次的語文早讀課上,安排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進行“5分鐘經典背誦”,讓學生課下自己背誦的經典作品,包括文學作品、古詩詞、節日習俗等,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能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傳統文化。另外,初中語文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經典作品閱讀競賽活動,對表現良好的學生進行獎勵,以此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二) 挖掘教材內涵,培養學生傳統文化學習情感
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中都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精神,因此,在實際中,初中語文教師還應該注重對教材進行深入挖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傳統文化,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情感。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這一單元的文章都是以“愛”為主題,體現出了對普通人、弱者的關愛,其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愛”的博大。但是從中學生實際看,他們很難理解本單元中涉及的傳統文化精神,如真、善、美,造成這種現象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社會文化環境的改變、學生思想觀念的不健全,加上應試教育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感受到課文中的美,讓學生接受美的熏陶,提升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教師就需要注重對教材進行深入的挖掘。
例如在《信客》中,有很多學生無法理解課文結尾,也不能從中感受到老信客的品質,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獨立探究,針對獨立思考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進行解決。學生經過分析,加上教師的指引,就會明白老信客可敬、可悲的一生,他因為一時的錯誤斷送了自己一生,而課文中對年輕信客的文字描寫,可以更加形象地突出老信客的高貴品質,深度挖掘老信客生命中的真善美,可以帶給學生心靈上的洗禮,讓學生感受到人間“美”的內涵。當今社會呈現多元文化的狀態,很多中學生缺乏堅定的信仰,所以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借助教材中的平凡事跡,對學生進行指引,讓學生感受到平凡中的美,在學生心里樹立“真善美”的正確信念,讓學生可以做到正直、誠實、坦率、自尊、自重,為學生的良好發展奠定基礎。
(三) 豐富教育活動,拓展學生傳統文化學習途徑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接觸、感悟傳統文化,教師還需要注重開展豐富多樣的教育活動,全面拓展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途徑,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首先,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讀物,如《古文觀止》《史記》等,為了保證學生課外閱讀效率,教師要為學生布置相應的作業,如背誦一段《史記》內容、寫一篇讀后感等,通過課外閱讀活動,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與其進行交流,并指引學生從多個角度對讀物中涉及的中國傳統文化進行解讀,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性,充實學生課外生活。
對于初中語文學習,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其學習活動不能局限在課堂上,需要在不斷的閱讀、寫作中提升,因此,教師還可以指引學生在寫作中感悟傳統文化。在日常寫作教學中,教師經常會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奇聞趣事,以此調動學生的觀察能力,并積累寫作素材。在實際中,初中語文教師還可以從傳統文化出發,在特定節日,如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中,組織學生開展相對應的節日活動,如端午詩賽、中秋品讀、重陽背誦等,在活動結束后,讓學生寫一篇活動報道,將活動目的、過程、結果等寫出來,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我國傳統節日的認知,同時還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促進了學生寫作能力與人文素養的雙重提升。
五、 總結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優秀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因此,在實踐教學中,初中語文教師必須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念,采取現代化、科學化的教學手段,合理地將優秀文化滲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一方面促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良好開展,另一方面也實現優秀文化的良好傳承,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有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胡凌.初中語文優秀傳統文化與寫作教學研究[J].東西南北(教育),2017(6):268.
[2]張雙敏.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J].學周刊,2017(8):53-54.
[3]襲祥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傳統文化的滲透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16):151.
[4]李雪峰.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研究[J].課外語文(下),2017(5):169.
[5]權麗.傳統文化教育在初中語文中的滲透研究[J].學周刊,2017(8):76-77.
[6]國鴿.解析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新課程(中),2018(2):118.
[7]楊盛榮.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18(14):163.
[8]王虹.淺談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漢字文化,2018(15):71.
作者簡介:季佳麗,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永興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