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歡峰 仲淙舜 李冀寧 劉洪林 楊喆 董海濤 程雷
摘 ?要:農業生產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是極為嚴重的。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性對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產量、提高農業經濟效益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該文基于對農業氣象服務的主要內容、我國農業氣象服務的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的論述,對農業氣象服務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希望能夠對提高我國農業氣象服務的水準提供積極的參考意義,助力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農業氣象服務 ?現狀 ?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S16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8(c)-0052-02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以極快的速度向前發展,新技術不斷涌現,新設備層出不窮,為農業氣象服務提供了足夠的技術支持。但從整體上看,我國農業氣象服務的發展仍舊是相對落后的。集中表現為新的技術手段應用不充分,相關人才較少,服務范圍有限,從而難以對農業生產提供精確的氣象預測。這導致了我國農業依舊主要靠天吃飯,對自然災害的抵御能力極其有限。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難以測算。我國作為人口大國,對農產品的需求是極大的。因而我國急需進一步提升農業氣象觀測的準確性,從而為農業生產提供便利,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 ?農業氣象服務的主要內容
檢查和預測農業生態環境的發展、預報相關自然災害、把控農業生產活動這3點構成了農業氣象服務的主要內容。充分發揮氣象服務的作用,有利于廣大農民提前制定自然災害的應對措施,將自然災害給農業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提高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促進農產品穩產增產。因而,增強農業氣象服務的精準度,一方面,能夠極大地提高我國農業的現代化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促進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降低農業生產對自然環境的損害。對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2 ?我國農業氣象服務現狀分析
近10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及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農業氣象服務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在新設備和新技術的引領下,氣象預測工作的準確性有了很大提升。相關技術如RS、GIS等廣泛應用于氣象監測,為農業氣象服務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手段支撐,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推動我國現代化農業向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然而,我們也應注意到農業氣象服務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妥善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氣象預測服務對于農業生產的意義。
2.1 范圍有限,形式單一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氣象預測的準確性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仍然難以滿足廣大農民的要求,農民對氣象預測的信任度有待加強,削弱了氣象預測服務于農業的水平。而在服務范圍上,由于氣象部門過于重視糧食生產,其主要是在經濟作物、林業以及農產品加工業幾方面上服務;同時,各地區氣象部門并不直接參與熟悉農業生產,提供的氣象預報仍停留在基礎數據層面,對于農業生產對策以及防范了措施制定的參考意見不清晰,可操作性不佳。
2.2 氣象服務水平較低
氣象監測設備的保養不到位,設備故障無法及時排除,也是預測準確度不足的重要原因。在大多數地區,氣象預測仍舊在較大程度上依賴工作人員的經驗,極易因相關人員的判斷失誤而產生較大誤差。同時,工作人員更新換代速度慢,老職工對新技術的接受能力有限,難以快速并較好地掌握新設備的操作,工作積極性仍有待提升;此外,相關部門交流不足,相關數據無法實現共享,職責界限劃分不清、做了大量的重復工作,降低了資源的利用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農業氣象服務的發展。
3 ?我國農業氣象服務未來發展趨勢
3.1 服務范圍不斷向外拓展
為實現農業氣象服務作用最大化,相關氣象部門應更新服務理念,并積極拓展服務范圍,除了要預測旱澇等自然災害外,還注重維護生態平衡以及預測天氣變化趨勢,以便為農業生產出現的病蟲害等的合理預防、有效控制提供可靠參考。農業氣象服務站還應不斷提高服務質量,盡可能為農業生產創造便利條件,貼近農民耕種的實際需求,促進農業生產向科學化、高產化發展。
3.2 加大宣傳力度
就目前而言,農民對于農業氣象服務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能夠將氣象服務完全應用于農業生產計劃調整的更是鳳毛麟角,導致農業氣象服務無法發揮真正作用。面對氣象服務流行形式的問題,相關主管部門應加大宣傳,開展走進農村活動,為勞動群眾普及氣象服務的現實意義以及重要作用。同時,還應從自身出發,進一步強化氣象服務業務水平,擴大群眾基礎,提高農業氣象服務的可操作性。
3.3 引入先進氣象技術
科學技術的進步是推動農業氣象服務向前發展的重要助力。只有氣象技術越來越發達,獲得的氣象信息越來越準確,氣象服務質量提升才能成為現實。因此,在農業氣象服務過程中,現代化技術的引入顯得尤為必要。氣象預測以及監管部門,要加大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引進先進技術,為農業生產活動的順利開展創造良好的發展空間。
3.4 加強部門間的溝通協作
農業氣象服務需要跨部門、跨專業進行,而綜合性技術人才則是農業氣象服務發揮價值的基礎保障。因此,為提高人員配置的合理性,氣象主管部門應根據農業生產的實際需要,對各部門的權責進行科學細化處理,確保任何問題都能夠第一時間追責,在提高相關工作執行力的同時,還能夠提高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有效避免因人員操作失誤導致的事故。
3.5 進一步加強農業氣象基礎理論研究
不同于大氣科學等熱門學科,農業氣象一直徘徊在邊緣學科領域。由于相關理論研究基礎不扎實,專業技能水平有待提高,導致我國的農業氣象服務水準與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距離。因此,在未來的科技研究中,應將農、林、水產、畜牧等產品作為重點研究對象,深入分析他們的生產需求。同時,還應進一步研究生物圈與大氣環境二者間的關系,以及他們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對于人類進行生產活動的影響。
3.6 健全氣象監測站網點
為全面預防旱澇、冰雪等自然災害,提高對應的監測、預警功能,首先要加強農村自身對于氣象災害的抵御能力。比如說,在縣級單位甚至更為偏遠的地方設置生態環境局,實時監測氣象情況以及變化趨勢,以提高當地對于惡劣氣象的防御水平,并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真實、可靠的氣候風險預測,以改善人居環境,提高農村生活質量。同時,還應設置緊急預案,提高各級氣象服務站對于突發狀況的反應能力。
4 ?結語
農業氣象服務是農業生產活動開展的重要依據,但是,多數農民并沒有對其重要性給予應有的重視,導致農業氣象服務流于形式化,對于氣象災害的預防與治理意義不大。因此,氣象部門不僅要熟知氣象服務的內容,更要對農業氣象服務的現狀與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同時,要重視人才培養,提高氣象觀測人員的業務能力;完善管理機制,獎懲分明,將責任落實到個人頭上;積極拓展業務范圍,提升氣象觀測質量;清晰農業氣象服務的內容,及時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從而促進工業氣象服務向規范化、標準化發展,加速我國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的轉化進程。
參考文獻
[1] 胡錫英,王占勇.淺析農業氣象服務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J].農業與技術,2015(3):210.
[2] 王晨宇,汪光驊.農業氣象服務現狀與發展趨勢[J].鄉村科技,2018(12):117-118.
[3] 初軍玲,張志萍,宋華麗,等.文登區直通式農業氣象服務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J].中國農業信息,2017(19):50-51.
[4] 陳柏富,童彬,李銳堅.我國當前農業氣象服務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山西農經,2018(6):60.
[4] 李龍生,徐永為,王占勇.我國農業氣象服務的現狀問題及發展趨勢[J].農業與技術,2015,35(1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