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速度越來越快,廣大師生和社會各界對于初中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越來越重視。語文作為一門語言類基礎學科,在生活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因此,在教學活動中老師也應該盡可能地引入生活元素進行知識講解,因為,生活與學生自身息息相關,同時,生活還可以給語文教學源源不斷地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就從生活角度開展語文教學的具體措施進行講解。
關鍵詞:初中教學;生活角度;語文教學
在學生的整個求學過程中,語文作為基礎學科始終貫徹其中,尤其是在學生各項思維都剛開始發展的初中階段,為了更好地提高他們語文學習的質量和效率,增強他們的語文知識運用能力、提高其語文學習水平,首先就需要老師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調動其課堂參與性和學習積極性。在語文教學中引入生活元素,可以讓語文知識與學生的生活聯系更緊密,便于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對此,老師應該在教學實踐中對生活化語文教學方式進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一、 營建生活化教學氛圍
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融入生活化元素,可以讓課堂教學更具生動性、趣味性,同時,可以加強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在課堂上的互動性,打破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改變單純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創設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在教學實踐中,老師可以為學生營造在實際生活中常常見到的情境,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以便于他們更好地集中課堂注意力,激發其對語文知識的探究興趣,進而可以讓他們更積極、主動地投入課堂學習中,并且,生活化教學方式在語文課堂上的應用,有助于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體現,增強課堂的整體教學效果。
想要在初中語文課堂上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的途徑非常多,如現代信息技術、角色扮演等。例如,老師在為學生開展《濟南的冬天》類似文章的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來為學生展示相關的視頻和圖片,如此,就可以讓他們對文章中所描寫的景物有一個更加深刻、生動的印象。在加深其文章理解和認知的同時,給他們的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這時候,再配上符合視頻情境的音樂,就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形象地感受到濟南冬天的美景和魅力,讓他們產生身臨其境之感。當然角色扮演也是生活化教學方式得以充分體現的有效途徑,例如,老師在為學生講解《蚊子和獅子》這類文章的時候,就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改變成臺詞文本,然后由同學來進行角色扮演,這樣既能夠加深他們對文章的記憶和理解,同時還可以將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發揮出來,增強語文課堂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教學氛圍。除此之外,老師還應該在課后進行相關問題的設置,讓學生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內涵,引導他們針對課后問題展開自由討論,實現生活化教學。
二、 利用生活化情境導入教學內容
將學生的實際生活情境引入課堂教學中,以此來導入新的教學內容。將教學內容和學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進行有效結合,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對于提高其課堂參與性和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老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經歷和課文內容為其創設相應的生活情境,以達到快速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的目的。例如,老師在為學生開展《背影》的相關文章教學時,可以將學生在生活中為親朋送行的經歷引入課堂教學中,然后再結合課文內容,讓他們講述一下自己的親身經歷、當時的情景以及讓他們最感動的一個畫面,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表達自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之后,可以導入新課程,如:“下面我們來走入文章,看看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筆下所描寫的父親到車站為他送行的畫面,大家學習后可以和自己的經歷做一下對比。”利用現實的生活情境導入新的教學內容,可以有效拉近內容和學生的距離,讓他們對新的教學內容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增強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同時,能夠讓他們的課堂注意力更加集中,隨著老師的引導,發散自己的學習思維,為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 布置生活化的課后作業
傳統的語文教學多為學生布置書面練習的課后作業,雖然這種作業形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但是過多的書面作業會導致他們失去語文學習的興趣,限制了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發展。生活化的課后作業需要老師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挖掘,然后引導學生將所學內容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這樣的實踐練習可以加深他們對所學內容的感悟和體驗,將語文知識應用到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過程中,讓初中語文教學真正實現學以致用。
但是,老師要注意的是,生活化課后作業的布置應該建立在書面練習的基礎上,不能拋開書面練習僅僅布置實踐作業,而是應該將生活化課后作業和書面練習進行有效結合,讓兩種練習方式能夠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這樣才能切實有效地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實現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目。同時,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老師應該時刻注意將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引入課堂上,并且要讓話題與教學內容有很高的契合度,如此,才能夠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通過語文知識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就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其語文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
四、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更好地落實素質教育理念,需要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而初中階段也正是學生各項思維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此時,將生活化教學模式引入語文教學中,將課文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可以讓課堂氛圍更活躍,教學內容更具生活性與趣味性,提高他們的課堂參與性。同時,將實際生活引入課程中,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印象和理解,不僅給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又為他們的全面發展提供一個優秀的平臺,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樂中陽.淺談如何從生活角度進行初中語文教學[J].中學語文,2016(30):21-22.
[2]王讓珠.生活化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學語文,2016(12):17-18.
[3]董亞梅.初中語文如何實現生活化教學[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14):106.
[4]楊訪芳.生活化教育理念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與應用[J].新課程(中),2016(3):76.
作者簡介:陳燕嬌,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尤溪一中文公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