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芬
摘? 要:翻轉課堂作為近年來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打破傳統課堂的束縛,在教育界掀起教學改革的“熱潮”。《婦產科護理學》是高職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起重要支撐作用。該文以“異位妊娠”教學為例,探討翻轉課堂模式在該門課程中的應用情況,闡述具體的教學設計、教學實施過程和應用心得,以期與同行教師進行交流。
關鍵詞:翻轉課堂? 婦產科護理學?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8(b)-0156-02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2012年在全球范圍掀起教學改革“熱潮”,打破了傳統課堂的束縛。教師在課前給學生提供多種形式的學習資源,學生通過學習平臺對學習資源進行觀看和學習,并完成學習任務,課堂上師生共同完成作業答疑、協作探究和互動交流等活動[1]。《婦產科護理學》是高職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將翻轉課堂應用于《婦產科護理學》教學中,能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專業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異位妊娠”是《婦產科護理學》中的一個教學重難點。該文以該節內容為例,闡述翻轉課程教學模式的教學設計及實施過程。
1? 教學設計
1.1 設計理念
以信息化教學平臺和教學手段為基礎,根據高職護理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標準,采用“線上+線下+課堂”的翻轉課堂模式。學生在課前借助學習任務單和教學視頻等媒體資源進行知識學習,在課堂上討論課前學習過程產生的疑難問題,并進行合作、練習,完成知識內化過程,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教學效率得以提高,保證教學任務的有效完成。
1.2 教學內容
選取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婦產科護理學》學習單元“異位妊娠”。異位妊娠是婦產科常見急腹癥之一。在講授該部分內容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女性生殖系統解剖、正常妊娠、正常分娩及產褥期變化等,具有一定的產科疾病的臨床思維能力,為理解該次課奠定基礎。通過該節內容的學習,使學生理解異位妊娠的兇險性和臨床工作的嚴謹性,加深對產科疾病的印象。
2? 教學流程設計
結合翻轉課堂的內涵、特點、構成要素和產科學基礎的課程特點,借鑒海倫·克朗普頓[2]、鄭瑞強[3]等學者提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筆者設計了《婦產科護理學》“翻轉課堂”的教學流程。
2.1 教學前期準備階段
在進行翻轉課堂教學前,需要對課程進行詳細分析,包括制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框架、教學資源的準備及分配和設計學習任務單等。
2.2 學生課前自學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完成學習任務單中的個人任務和小組學習任務,并完成在線測試,教師通過學習平臺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并根據學生自主學習任務單的完成情況和各小組匯總的問題,了解學生的困惑和所關注問題的焦點。
2.3 課堂教學
教師根據學生課前自學反饋的問題,運用情景、交流和協作等關鍵要素,組織學生探討問題,實現小組協調學習,教師加以指導,確保交流協作順利進行。
2.4 課后鞏固拓展
在課后布置筆記作業,督促學生記錄和整理課前與課堂所學相關知識的重點與難點,并通過課堂答疑總結分析自己之前存在疑問的知識點,實現知識的全面拓展與鞏固。定期整理學生的作業,利用共享平臺、微信朋友圈、微信群、QQ群以及其他社交軟件分享學生作業的反饋內容,使學生們可進一步深化知識。
2.5 教學評價與反思
每次翻轉課堂結束后,教師都應自評自己的教學效果,并不斷改進教學中的薄弱環節,調整教學設計。學生則以過程化的形式進行全面評價,包括課前自主學習的反饋信息、課堂組內組間討論的相關記錄、學習成果展示評價記錄等,這些均可作為學生考核的重要指標,對學生的考核能夠進一步評價自己的教學工作,反思實際工作中的不足,不斷提升婦產科護理學翻轉課堂教學效果。
3? 翻轉課堂在《異位妊娠》教學中的具體實施過程
3.1 課前活動設計
(1)教學前期準備。①確定學習小組。教師在課堂開始之前確定分組情況及組長名單,并告知學生課堂安排計劃。②制作、收集教學短視頻。教師需要提前準備好若干8~10min的“異位妊娠”教學短視頻,課前視頻內容應該包括以下知識點:正常妊娠的位置、異位妊娠的概念、分類、病理、表現、處理及護理措施。③制作“異位妊娠”《學習任務單》。
(2)課前學生自學。通過消息提醒,學生登錄學習平臺,根據教師提供的該節課的教學視頻,進行自主學習,并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單中要求的自學任務(完成“異位妊娠”課前檢測試題,同時要求每名學生提出該節內容的兩個以上相關問題并由組長匯總給教師)。
3.2 課堂教學活動設計
“異位妊娠”課堂教學共計2學時,40人,5人一組,共計8小組。課上學習步驟如下。
(1)多媒體展示教學目標和小組學習情況匯報分工。
(2)小組代表進行學習情況匯報。每組匯報時間為5min,總用時控制在40min。如第一小組匯報情況如下:正常妊娠發生時,卵巢排出的卵子進入輸卵管壺腹部等待,精子進入女性生殖道,通過宮頸口、宮腔、輸卵管,與在此等待的卵子進行結合,形成受精卵,新生命誕生。受精卵在輸卵管內邊發育邊運行,最終來到宮腔,在子宮體部著床。
(3)教師答疑、糾正錯誤。針對學生匯報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學生課下學習存在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時間20min。①匯總學生匯報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部分學生講解儀態欠佳;聲音較小;講解時看著書本讀,而非自己的理解;對正常妊娠著床的位置存在誤解。針對問題,建議部分同學聲音要洪亮,姿態大方,鼓勵同學不要怕說錯。講解時盡量通過自己的理解講出來,不要過分依賴課本,最重要的是課下一定要花時間去學習;學生對于妊娠的部位都知道是在子宮,但是具體在子宮的哪個位置,部分同學仍然搞不清楚,說明對生殖系統解剖章節的掌握情況仍不夠扎實和全面。②多媒體展示學生課下提出的問題匯總。③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按照問題性質不同,采用不同的答疑方式。如啟發式答疑、解釋性答疑、邊示范邊解釋等。④小組合作學習,強化知識內化過程。組織學生再次對教學資源進行合作學習,是否發現新問題,并合作解決問題,強化知識內化過程。教師要進行提疑、答疑的巡回指導并掌控教學秩序。⑤教師進行課堂總結,完成知識的內化過程,了解達標情況。針對教學的重點、難點和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進行總結答疑。例如:異位妊娠發生后,常用的護理評估程序,不同情況下采取的輔助檢查流程匯總圖。總結期間結合隨機提問的形式進行,回答問題時,其他同學不準提示,保證每個小組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并做好記錄,時間約10min。
參考文獻
[1] 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信息化環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19(1):58-64.
[2] 海倫·克朗普頓,朱迪思·鄧克利-比恩,彭一為,等.翻轉高等教育課堂:翻轉課堂框架的設計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7(8):34-37.
[3] 鄭瑞強,盧宇.高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優化設計與實踐反思[J].高校教育管理,2017(1):9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