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蘭
【摘要】語文是一門極具情感的學科。語文的各種藝術表現形式也充分說明了人情感的多樣性。通過語文的藝術表現形式,如詩歌、散文、記敘文等可以幫助人們表達其內心的情感。在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理念,能夠充分激發和觸動學生的內心體驗,同時加強師生之間和諧友好關系的形成,最終實現高質量教學的目標。
【關鍵詞】情感;小學語文;小學生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識碼】A
隨著國家以及人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我國當前的教育形式出現了新的機遇。即情感式教育開始成為教育的主流方向。那么,對情感極其豐富的小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便有了更加深刻的意義。同時,小學語文教學在小學生的情感教育方面起著決定性作用,即小學語文是一項極好的宣傳與實施工具,能夠幫助情感教育得到最大程度的宣傳與發展。與此同時,小學語文教學又能在“情感教育”的推動下不斷實現革新與發展。因此,本文就如何將“情感”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做了以下分析。
一、巧妙引導,激發情感
在進行正式的課堂教學前,教師需要設置巧妙的引導語將學生引導到文章所要表達的氣氛與環境中,這種引導語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情感。當學生情達意切時,教師便可在最短的時間內為學生解讀知識,學生也能用最快的速度理解教師所要表達的意思。這便達到了教與學的協調統一,即教師與學生的協調配合。從某種程度上說,高效教學能夠得以實現的前提條件之一便是教師的情感與學生的情感實現一定的融合。所以,巧妙引導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小學語文教學體現情感的互動,最終實現教育的革新。
例如在講解小學語文課文《落花生》時,教師可以跟學生講述一個與自身相關的故事:“小的時候,我是一個愛吃花生的人,但是花生吃多了是容易脹氣的,父母就不讓我吃那么多,但是作為小孩的我才不管那么多,只要是和媽媽一起買菜看到花生,我就哭著嚷著要吃。我每天醒來就會想到花生,于是就想各種辦法讓家里人買花生給我吃。也許是小時候花生吃得太多了,長大之后我便不愛吃花生了,但是花生似乎成為我某種情感的寄托,每次只要一受委屈便會去買花生來吃。在我的心里,花生已經成為家的象征,而吃花生也變成了體驗家溫馨感與安全感的一種方式。”這個故事講完后,教師可以問學生是否喜歡吃花生,問學生是否有過與花生相關的趣事與樂事。當學生表述完情感后,教師便可以對學生說,我知道一個很有趣的與花生相關的故事,然后再將《落花生》課文講述給學生聽,接著進行后續的課文講解。這種教學方式能很好地激起學生想要了解課文的好奇心。
二、賞析詞句,體味情感
賞析詞句便是分析作者的情感體現,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體會到一詞一句間豐滿的情感以及真情的流露。與此同時,學生也能盡最大可能掌握各種詞語詞組之間的差別,詞與詞組在不同場合、不同形式下的用法以及詞語與詞組的準確意思。不過由于小學生的語文水平普遍還不高,這種賞析詞句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學方式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耐心地傳授了,即小學語文教師要懂得正確引導小學生品味詞句的教學方法。在引導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也需要注意情感的交流。
例如在賞析“春天的小草剛剛發芽,河水剛剛融化,藏了一冬的魚都從水底游上來了”這個句子時,教師可以將這個句子分成三個短句,然后引導學生對這三個短句進行逐步分析。第一個短句,春天的小草剛剛發芽,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工具播放春天的小草發芽的細節視頻,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春意來襲生氣勃勃的景象,讓學生沉浸在春的一片綠意里。第二個短句,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播放河水融化后開始流動的聲音,叮咚,叮咚,幫助學生在主觀層面上感受春天的氣息。第三個短句,藏了一冬的魚都從水底游上來了,教師可以讓學生閉上雙眼,然后播放魚從水里鉆出時撲通撲通的聲音,讓學生在腦海里想象那一番景致。這種循序漸進的引導賞析方式能夠讓學生最大程度上感受到語言藝術之美。
三、真情朗誦,表達情感
朗誦是一種能夠將人的情感發揮到極致的方式,即利用一種外在的方式將作者所表達出來的意境與情感用聲音的方式傳達出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充分理解文章、詩歌或者是詞句所蘊藏的深刻情感,同時也能借助優美的語言來抒發自身飽滿的情感。也就是說,朗誦能夠將學生與文章作者以一種無形的方式聯系在一起。同時,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朗誦無疑是一種幫助學生探究語文內在深刻含義的一種方式。而小學語文教師也能在朗誦的幫助下更快地將知識傳達給學生。
例如在講解小學語文古詩《望洞庭》和《望天門山》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大聲朗誦,同時,讓學生在課前利用各種教輔材料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當時想寫這首詩的目的以及其中蘊含的深刻道理。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多多了解這首詩中常常被人們使用的詩句以及這些詩句表達的意境。如《望天門山》主要寫李白送別友人,“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描繪的是詩人送行友人時周圍風景的壯麗,此時的風景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渲染出詩人悲傷的情緒。同時,后一句“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更是將這種寂寥的氣氛上升到了極點,岸兩邊的青山能夠互相望見以解愁思之苦,但是作者卻只能遠遠望著友人所乘坐的孤單的小舟漸行漸遠。
四、審美教育,延伸情感
生活處處有語文,生活處處也充滿著美的體驗,而語文也是一種美的體現。所以,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關注提升學生審美意識的教學方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也能夠借助美的體驗延伸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能夠具備在生活中發現美的能力。
例如在講解課文《林海》時,教師就需要通過自身的情感表現來逐步引導學生領會這篇課文里所蘊含的美,讓學生感受從字里行間透露出的美妙。因為于大多數小學生的語文水平與情感體驗能力而言,依靠自身的能力來充分體味課文中老舍先生所表達的情感太過困難,所以作為小學語文知識的傳播者,小學語文教師就需要利用自身的熱情來點燃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老舍先生筆下密林深處的靜謐與安寧,從而理解生活中的安靜所帶來的趣味和與眾不同的幸福的感覺。即能夠使學生的精神境界得以提升,生活中并不只有熱鬧才代表歡樂,安靜也是一種快樂。
五、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并延伸學生的情感表達從實質上說是一種培養學生審美體驗的教學方式。從某些層面來講,這種類型的教學方法滿足了我國實施語文教學的目的,同時也提升了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與水平。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重視“情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并將各種情感式的語文教學方法融入真實的課堂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巧妙的引導語,激發小學生的情感;引導小學生賞析詞句,讓其感受作者想表達的情感以及語言所表現出來的美感,促進小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情感表達與交流,最終通過語文與語言的藝術表現形式升華真實的情感體驗與生活。
參考文獻
[1]李桂蘭.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融入[J].城市家教(下半月),2014(6).
[2]梅仕文.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6).
[3]秦文英.淺談小學語文教學的情感教育[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