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感教育在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并且關系著學生們將來的學習、工作與發展。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持續推廣,情感教育也備受學校、老師與家長的重視。本文從情感教育的作用出發,詳細闡述了高中生物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時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并具體探討了教學中有效滲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物;情感教育;問題;策略
一、 對高中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作用
情感教育主要是針對學生的道德、審美以及理智方面的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學習態度,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與綜合素質的提高都極為重要。除此以外,由于高中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此時的他們情感豐富、活潑熱烈,時時刻刻充滿著青春的氣息。但是,由于高中生的年齡因素導致他們的心智發育還沒有完全成熟,所以他們的情感并不穩定,經常會表現出一些波動。此時,他們需要得到教師合理的引導,才能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總的來說,情感教育可以有效地幫助教師運用科學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逐漸穩定自己的個性與品格,并朝著健康和諧的方向進步,在學習中,情感教育可以讓學生樹立濃厚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敢于直面困難,不斷挑戰自我;在生活中,情感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心態,有利于學生養成一種正向的審美價值觀,促使學生更加熱愛生活、親近自然。
二、 高中生物滲透情感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 部分教師對情感教育不重視
通過各種資料以及實地的調查,筆者發現,當前大部分教師并不重視情感教育,甚至完全忽視了情感教育在教學中的滲透。在平時的教學中,仍舊是以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為主,即使在新教育理念的形勢下,教師們也只是盡可能多地擴展學生的能力素養,并沒有在情感教育的實施上花費多少精力。而高中生物課,作為一門重要的高考科目,受到了廣大師生越來越高的關注,同時,在課程難度方面也比初中階段有了很大的提升,給學生們帶來了許多學習阻礙。因此,教師的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慎重了,教學氣氛也變得比較枯燥、乏味了,進而使許多學生漸漸地失去了學習興趣,不愿意將精力投入到學習之中。面對這種情形,教師們必須加強對情感教育的重視,充分地將情感教育融入平時的生物教學過程中,有效地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認識,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學習生物課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擺正心態,最終通過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來提升其學習效果,促使生物教學有序開展。
(二) 教師的情感滲透不足
很多教師認為,對學生的情感滲透就是思想教育,而且僅僅是在于學習方面的思想教育,因此,絕大部分教師在進行情感滲透時都局限于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開展教育工作,卻忽視了其他方面的教育,比如說學生的道德感、審美感和理智感,導致具體的情感滲透比較片面,不能有效執行,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另外,教師在進行情感教育的時候,通常不能將自己的情感融入進去,這便使得教師開展工作的時候缺乏真摯的情感,無法引起學生的共鳴。總之,教師不能切實地、認真地開展情感教育工作,必然會使教學過程缺乏感染力,進而導致他們的教學表現不能很好地吸引學生,更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對生物課的情感素養。
(三) 學生的觀念有所偏離
當前社會的發展是多元化的,各種新事物、新觀念、新思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了出來,它們互相滲透、互相影響,不斷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環境,進而導致了廣大學生所面臨的學習環境也變得越來越復雜,更使得學生的情感認知與主流觀念出現了一定的偏差。其中復雜的社會環境、緊張的家庭因素以及教師的不當對待都會對學生正確價值觀、世界觀與人生觀的形成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在這種復雜的教育環境中,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就顯得更加重要、更加急迫了,而教師的任務也變得日益艱巨了,不但要全面消除學生錯誤的觀念,也要努力做到“破而后立”,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觀念,從而使廣大學生不忘初心,保證我國的教育事業穩步發展。
三、 高中生物滲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提及高中生物,很多人就會覺得這就是一門實驗、研究、理論學習的課程,里面的知識是抽象性的、實用性的,不是文學之類充滿情感的課程,因此不需要注入情感教育。事實并非如此,任何一門課程都需要情感教育,都是有感情色彩的,對于缺乏情感滲透的理工類科目,情感教育更是非常欠缺和需要的。那么如何在高生物教學中進行有效的情感教育呢?
(一) 教學環境中的情感滲透
高中學生的思維已經相對比較成熟了,但是還存在不穩定、不理性的因素,在對外界事物深化認識的同時,焦慮感和尊嚴感也隨之上漲,進而對學生平時的學習與生活造成了一些不利影響。在高中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必要的知識,還要教會學生為人處世、正確看待生活的社會經驗,這不光是思政老師和班主任該做的工作,也是每一個任課教師需要做的工作。生物教師也不例外,從而有效地將情感寄托到知識傳授的過程中,實現“以情育情,以境育情”的教學目的。
1. 鼓勵質疑,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在教學中進行情感滲透,是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更好的學習氛圍,確立更完好的心態,從而獲得學習的提升。而鼓勵學生質疑就是一種極佳的情感滲透方式,它可以幫助學生充分調動大腦思考問題,盡情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不斷探索突破,取得有效創新。因此,對于生物課來說,作為一門科學類課程,在學習時需要學生們不斷地研究和提出問題,再進行解決。并且,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去質疑,在質疑中培養探索思維和創新思維,在質疑中破除陳舊觀念,在質疑中將知識大量進行實踐,深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總之,在高中生物課堂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提問和質疑,對于不懂的地方和感覺不妥的地方要及時提出來,和大家一起討論,并最終獲得新的感悟理解。例如,在學習細胞和DNA的時候,有的學生會問道:“是不是只要有了核酸,就可以造出來一個鮮活的生命?”對于這個問題,很多學生肯定會覺得這是無中生有、異想天開,包括一些教師也會認為學生是胡思亂想,想的與學習沒有多少關聯,甚至一些教師對于學生提出來的看似“荒唐”的問題覺得不屑一顧,認為學生是故意搗亂課堂,無事生非。
但其實無論是什么樣的問題,學生提出來就說明他是作了一番功夫去思考了,這種精神是值得贊揚的,而不是嘲笑和奚落。教師要對學生的提問予以鼓勵,肯定學生勤于思考的優點,并引導其他學生進行討論,告訴學生在自然科學的研究發展史中,很多規律與知識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得來的,別人覺得這些問題天真、幼稚,科學家卻能從中發現重要的探究點,并一步步進行驗證,最終發現各種著名的理論,一直流傳下來,受人敬仰。
2. 創設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時,教師需要提高課堂上的工作效率,積極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從而達到對學生的情感培養,改善教學氛圍,構建高效課堂。一方面,良好的課堂氛圍是促進學生學習和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能夠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學習理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良好的課堂氛圍應該是一個充滿了輕松感、愉悅感、活躍感與和諧感的教學環境,在這種氛圍下,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學習興趣將會得到顯著地提升,教師對學生的情感滲透也將獲得前所未有的效果。總之,教學情境的創設對于改善學生學習生物課的心理因素,加強學生學習生物課的原動力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或者體驗式、互動式教學等形式,給學生創設出一個身臨其境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獲得樂趣,得到美好愉悅的情感體驗,最終達到對學生學習潛力的有效釋放。
(二) 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滲透
在教學過程中,想要給學生帶來更好的情感體驗,光是教學環境的情感滲透是不夠的,還需要極具吸引力的教學過程,兩者缺一不可。此外,隨著對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視,生物教材融入了更多生活化、實驗化的內容,這些內容不僅富有實踐性和探究性,還可以很好地提升學生的興趣,而針對當前的教育形勢與教學理念來說,廣大生物教師在教學中必須立足于教材內容,根據教學大綱,將情感教育“潤物細無聲”般的融入教學過程中。
1. 巧用前言
前言是學習生物的第一節課,對高中生物課的學習具有鋪墊作用,里面的內容將生物學進行了詳細、透徹的解析,給學生指明了學習的方向。其中“什么是生命?”一塊的內容更是重點引發學生思考生命價值的內容,因此,巧妙地應用前言,可以給學生絕佳的情感滲透,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獲得更多情感上的思索與理解。
2. 提問引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高中生物的知識比較瑣碎,有些問題也比較抽象復雜,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不少阻礙,而學生在遇到難題時,經常會失去積極性,從而嚴重影響到他們在學習上的探究精神。因此,為了幫助學生重拾信心,給學生更好的思想教育,教師可以將那些復雜抽象的問題轉化為形象化的問題,采取階梯式的提問方式,逐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樹立信心。比如在學習“進化性變化”這一板塊的時候,假如按照書中或者題目的概念文字,學生很難提起解答興致,但如果教師將其巧妙轉變,用社會中一些熱門的事情進行分析的話,效果就會好不少。以流浪貓為例,教師可以講述“貓的馴化過程”“馴化中人工選擇的過程”等等,在探討進化問題的同時,教師還喚醒了學生愛護動物的良知,引導學生關注流浪動物,不隨意圈養寵物,不隨意拋棄寵物,并在一個個問題的思考回答中得到自然選擇與人類選擇的異同點。
3. 注重科學史的滲透講解
新課標下的高中生物教學要求教師們不僅要為學生們傳授課本知識內容,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科學理論知識的掌握、道德品質的提升、精神狀態的培養以及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樹立等方面的全面發展與綜合素質的有效培養。而為了有效地完成新課標教學目標,作為高中生物教師,在講解生物知識的時候,可以將與所學內容相關的研究歷程和發展歷史講述給學生聽,讓學生切身地感悟到每一個發現的艱辛,學習那些偉大的生物學家對科學的探究精神,并將這種精神貫徹到平時的學習中,從而培養學生敢于質疑、勇于探索創新、不畏困難艱辛的寶貴品質。
綜上所述,高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加,思維意識已經逐漸成熟起來,此時正是他們意識形態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作為一門傳統的自然學科,生物課教學不僅要完成對學生課本知識的傳授,更要加強對學生情感教育的滲透,如此,不但能夠進一步促進他們對生物課的學習,更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與科學品質的培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德艷,于長春.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探討[J].現代交際,2013(11):162-163.
[2]孫小靖.情感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滲透[J].理科考試研究(高中版),2015,22(9).
[3]李莉.高中生物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2).
[4]徐慧君.高中生物課堂中情感教育的滲透[J].學周刊,2013(16):113-114.
[5]呂正霞.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J].情感讀本,2016(33).
[6]鄭清麗.高中生物學科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
作者簡介:張小琴,甘肅省定西市,甘肅省隴西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