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欣
【摘要】針對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分析,本文首先提出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其次提出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旨在通過分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開展的方式,促進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識碼】A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不僅能夠有效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但是從目前小學生語文閱讀情況來看,部分教師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仍然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不僅抑制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還不利于提高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阻礙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并且對學生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就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從而促進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進而為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提供有利條件。
一、核心素養概述
客觀角度來講,核心素養,主要指的就是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形成一種能夠影響自身未來發展以及社會發展的能力。注重培養核心素養,是我國素質教育推行的關鍵,同時也是育人育才的重要途徑。在素質教育中,明確要求將立德樹人作為教學的基礎。而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則需要充分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將核心素養同教學活動進行有效的結合,然后根據學生特點,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為學生后續的學習與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課堂地位有待改善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教師在開展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不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造成了阻礙。同時此種課堂結構,還會抑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小學生提升語文核心素養能力,進而阻礙了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教學方式有待改善
教學方法的采用,能夠對教學質量的高低產生十分關鍵的影響。從目前大部分語文閱讀課堂開展的情況來看,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并沒有注重教學方式的創新改革,僅僅讓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沒有對文章含義以及內容進行分析,導致閱讀課堂成了學生認字、識字的工具,阻礙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教學評價體系有待改善
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教學評價體系在其中占據十分關鍵的地位,對于小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從目前教師的評價方法來看,仍舊以考試來判斷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此種評價方式的應用,并不利于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甚至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并阻礙學生對自己進行全面的了解,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為了能夠有效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小學生的表達能力,教師就需要注重對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從而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一)明確語文閱讀教學目標
教師首先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教材內容,明確合理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學習正確的閱讀方法,從而保障學生能夠充分理解文章的含義,加深學生對文章的印象與理解,進而引導學生更好地成長進步。與此同時,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注重充分滿足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根據小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明確教學目標。另外,教師還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刻的分析歸納,引導學生建立整體學習意識,明確單元的重點以及難點,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學習內容,為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奠定良好基礎。
(二)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活動的開展,學生在其中占據主體地位,為了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首先就需要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注重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課堂閱讀氛圍,讓學生能夠自主參與到閱讀學習中,進而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另外,基于核心素養導向下,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開展,教師還需要注重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中占據主導地位,教師充分發揮引導作用,讓學生能夠融入閱讀學習中。例如在學習《亡羊補牢》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閱讀,然后鼓勵學生發表自己讀后的感受,表達自己的想法,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進而為后續閱讀課堂教學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改善教學方式
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注重對教學方法進行適當的創新,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教師就可以合理應用探究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保障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例如在學習《長城》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結合文章中的內容,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不僅能夠有效加深學生對文章的印象,還能夠幫助學生集中閱讀注意力,從而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進而提升語文核心素養。
(四)注重積累豐富的語言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相對較小,理解能力相對較弱,因此,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挫折心理,進而導致學生失去了閱讀的興趣。所以,教師就需要針對此情況,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重視閱讀教學,積極鼓勵學生進行閱讀,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語言能力,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進而為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奠定基礎,最終促進學生閱讀能力與思維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師可以多鼓勵學生閱讀課外讀物,像與課文配套的《同步閱讀》《木偶奇遇記》等書籍,通過閱讀,積累豐富的語言知識,在長時間的閱讀積累中,強化學生閱讀能力。
(五)注重教學評價的完善
基于核心素養的導向下,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為了能夠注重教學活動的優化,就需要教師提升對教學評價工作的重視程度,從而使得教師能夠及時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進行改善優化,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要對教學評價內容進行適當完善,加強對知識進行考核,從而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進而保障語文教學的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的提高。
四、結語
基于核心素養導向下,為了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就需要教師轉變教學理念,豐富教學方法,采取先進的教學手段,合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從而利于小學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進而保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得到提升,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伏玉芳.新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析[J].學周刊,2018(15).
[2]閆冰,張蕾.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6(35).